一個以「臺東本位」為出發點的展覽—史前館「百年觀點-史料中的臺灣‧原住民及臺東」特展系列之二
高巍和將軍生平事略
藍色魔術: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藍靛製作
珍惜部落遺存的歷史文物
史前館電子報第112期 2007.08.01 
   

藍色魔術: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藍靛製作
 文 / 方鈞瑋 圖 / 方紹能

  藍靛做為染料的歷史相當悠久,考古資料顯示,西元前2400年古埃及第5王朝時代就曾以藍靛來染色。在中國,藍染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詩經》〈小雅?採綠〉有一段話:「終朝采綠,不滿一匊,…終朝采藍,不滿一襜…。」可知,當時人們已普遍掌握種藍、製藍、染藍的技術,並納入年中的例行工作。荀子《勸學篇》中「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句話,更細膩刻畫出藍染操作的原理。在台灣,藍草的種植與藍靛的生產始於荷據時期,並伴隨臺灣早期歷史一同發展。


女孩從小就必須跟隨著母親學習泡藍製靛的方法。


加入石灰進行打靛。

藍靛製作完成後,還必須經過還原技術,才具有染著力。

由於藍染必須經過多次複染與氧化過程,才能達到較深的色度與較佳的色彩堅牢度。複染的過程中,自然會在染布上形成多層次的色彩變化。

  在中國川、滇、黔、桂地區,世居著苗、瑤、侗、彝、白、布依、水族等數十個少數民族,這些族群擁有悠久的染織歷史,《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對「武陵蠻」有這樣一段記載:「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可知當時西南少數民族已懂得利用天然草木為原料進行染色,其服飾的型制與顏色,常被用來做為族群的象徵,被命名為青苗、黑苗、紅苗、藍靛瑤…等。
19世紀後期,西方工業界發明了化學染料,曾為染料大宗的天然藍靛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中國西南地區由於地處邊陲,至今仍保存著傳統製靛與藍染工藝,使得這項珍貴的人類智慧得以流傳至今。

一、藍草的種類

  藍靛的生產與使用,雖有地區性的差異,但基本上包含選種、栽培成株到製靛、發酵還原與染色等環環相扣的步驟。所謂選種,就是挑選藍草的品種。雖然具有藍色素的植物種類眾多,但並非每一種都可用來製靛,有些植物本身的靛青素(indigotin)含量太少,不具經濟效益。

  目前,中國西南地區用來製靛的藍草有馬藍、木藍、蓼藍與菘藍四種,其中以馬藍、木藍與蓼藍居多(這三者又以馬藍的使用為大宗),菘藍較少見。藍草通常是種在家中菜園或附近山坡上,土壤越肥沃,藍草就長得越高、越茂盛,同一塊地最多只能連續種植藍草三年,否則會耗盡地力。

二、製靛的方法

  藍草的染色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為「生葉染法」,即直接以生草的汁液染色,此法因染液濃度低、易氧化、無法長期保存,僅有少數地區使用;其二為「色素萃取法」(俗稱製靛),此法不僅可減少染液中的雜質,提高染液濃度,也利於保存和運輸,使用最為廣泛。

  色素萃取法中的「浸泡沈澱法」是人類萃取藍草色素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也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製作藍靛的主要方法,其製靛主要有三項步驟:「泡藍」、「打靛」和「沈澱」。首先,將採來的藍草先用清水洗淨,一束束平均放入木桶或陶缸中,注入清水,直到蓋過藍草為止。有時會在藍草上疊幾塊石頭,使其能充分浸入水中。泡藍使藍草內的水溶性靛藍素(indican)游離於水中,水的顏色會逐漸從透明變成藍綠色。泡藍所需的時間依當時的氣候而定,通常需浸泡數天至一星期。打靛前,先檢查藍草的狀況,若葉子已變褐、變軟,表示「色素」已經出來了;若葉片還呈青綠色且脆脆的,表示泡藍的時間還不夠。打靛前,先將撈除泡爛的藍草枝葉,並用網篩撈淨沈於底部的殘渣,以免影響藍靛的品質。接著,取適量的石灰加水調和,慢慢倒入桶內,並持木瓢掏水攪拌,水色會從綠色轉變為深青色,泡沫會從黃白色轉變為深青色或紫味藍色。經過一、兩個小時的掏水攪拌,石灰即與靛藍色素充分結合。打靛使水溶性靛藍素與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作用變成不溶性的靛藍素(indigo),並與石灰的鈣離子結合逐漸沈澱,木桶上方的水會越來越清澈。靜置一段時間,待藍靛沈澱後,用杓子除去上層的水,這些水之後還可以用來調染液。接著,將藍靛換到另一個小桶反覆進行沈澱。

  苗族習慣以「母」、「公」做為判定藍靛製作的優劣。他們說,好的靛,顏色是母的;製作不好的靛,顏色是公的。母靛,打靛時泡沫遠看像藍色,近看則折射出如虹彩般的七彩光芒。如果是公靛,泡沫會藍中泛綠,也沒有七彩光芒。此外,好靛聞起來帶股清香,摸起來滑膩細緻;差的靛不只容易走味,不能久放,且因含有雜質,染布時會沾在布面上,影響品質(江碧貞,1997:128-129)。

  在中國西南另有一種以大塘製靛的方式,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藍靛產量高、品質穩定且經濟效益高,主要做為販售的商品。近年來,由於面臨化學染料的衝擊與年輕人改變服裝穿著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境內以大塘生產的方式已少,僅有貴州黔東南州凱里市萬潮鎮的新莊村與大山村仍保存以大塘製靛的方式,然規模已較罕見。

三、藍靛的使用

  花費許多時間與心力所製成的藍靛並不能直接加水就拿來染色,必須先利用鹼性溶液使色素溶解,再加入營養劑或還原劑使其還原成隱色性染液,此時的還原染液稱為靛白素(white indigo),被染物染色後接觸到空氣,又會氧化成不溶性的靛藍素,才具有染著力。因此,還原技術(又稱養藍或建藍)的掌握,成為藍染過程中的關鍵所在。

   藍靛的還原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為傳統的自然發酵法,二為近代發明的化學還原法。自然發酵法是人類使用數千年的傳統方法,貴州苗族稱為「開染缸」。根據陳景林的研究(2003:90),苗族一般以木製染桶製作染液。他們用清水過灰而取得含鹼的灰汁,調入適當的藍靛,並餵以適當的白酒或酒糟等培養劑,再用棍棒拌均勻後封口數日,待其發酵至染液變濁黃後才能染色。此種發酵還原的操作方式在中國西南各地都有些許的差異,以黃平地區的苗族為例,首先他們會準備一個木桶或陶缸(大小依染物的多寡而定),在木桶上放置一個中間有孔的小盆,盆底鋪上些許稻草,上裝滿草灰,將熱水緩慢倒入盆內,灰汁沿著小孔滴入木桶,直至七、八分滿為止。接著,婦女將一種名為「野牡丹」的植物搗爛後,加入一撮石灰與藍靛,和成一團,倒入裝滿灰汁的木桶裡,用力攪拌後,靜置於屋內陰涼處。接下來的六、七天內,每天晚上還必須倒酒入桶內,並且在旁邊說點好話。這段時間內,婦女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桶內舀起一碗染液,輕輕搖晃,若藍絲沿著碗邊形成一圈圈,代表染液是活的,可用來染布,否則就必須重做。黔東南的苗族相信,有一種精靈掌管藍的製作,製靛或染布時忌諱在旁邊喧嘩、吵鬧。有時,他們也會在染桶旁貼上白色人形剪紙,或掛上一串紅辣椒,以避邪祟(江碧貞,1997)。

  染液製成後,即可用來染布。由於藍染必須經過多次複染與氧化過程,才能達到較深的色度與較佳的色彩堅牢度,在複染的過程中,染布上自然形成多層次的色彩變化。同時,有些地區會在藍靛染色完成後再複染其他顏色,產生不同的色澤變化,或是以蠟染、紮染與型染等技法,在布面上產生色彩與圖紋的變化,增加趣味性。
(本文作者為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參考書目

江碧貞
1997 〈藍色世界〉《世界地理雜誌》183:112-131。
陳景林
2003 〈點蠟成紋,染靛生花:貴州蠟染概說〉《蠟染》漢聲雜誌第130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