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地雷達簡介
瓜地馬拉國立考古暨人類學博物館簡介
在柏林,誤闖大麻館
珍惜我們土地的名稱
史前館電子報第110期 2007.07.01 
   

在柏林,誤闖大麻館

 文‧圖 / 林頌恩


柏林大麻館,外頭有著葉狀館徽

清幽的環境,非常簡單的展場

展示區一角

讓人佩服的展版說明,直接影印剪貼

麻繩的繩結記事陳列

用白紙剪出的箭頭號誌與數字號碼

室內的植物生長區,可觀察生態

實在看不懂但是很有震撼效果的現場裝置

圖亞麻籽甜食

賣店裡各式跟大麻有關的食品、飲料

  持著官方對博物館愛好者的德政─博物館樂遊卡(museum schaulust),一般成人只要花上15歐元就能在買卡蓋印起這三天內暢遊卡上所有列名的柏林公立博物館。相對於一次進館多為6歐元的單館入場費用,這樣的設想可說德政不為過。然而看多了企業用銀子砸出來的私人館,或是樂遊卡上頭美輪美奐的公立館,總覺得這些條件對於我所關注的部落或社區型態文物館而言很欠缺,因此我很想看到的是,有沒有那種沒什麼錢也能做出來的小館,可以帶回去跟部落分享的?卡片上有一家看起來一點都不有名的knoblauch館很吸引我,這個字義在德文意指大蒜,天哪~~大蒜也可以做主題博物館?於是我非常興奮的想去一探究竟,然而就在找路的過程中,竟然意外栽進了聽都沒聽過的大麻館。

  話說往大蒜館途中的一排建築,竟然有一間在屋外大辣辣寫著Museum這個字,還吊著一塊不知道是什麼植物的葉子招牌偏偏那個單字認不得。此處雖然不在我預想的行程,但是衝著你敢說你是博物館那我就敢進去看的心態,還是把門推開進了去,乖乖在服務台繳了3歐元,經過一小間又一小間的穿堂空間,開始了不知道在看什麼的邊看邊猜終於猜對了的拼圖遊戲。然而我越看,感動越湧現,因為我終於得以再次去除被光鮮亮麗展場堆砌起來的表相,而能看到一個展之所以是展那生猛有力的本質。

  這個館以它原有的建築格局限制,分隔成一個個具有脈絡、圖文、物件與裝置的小展場。主題先從麻與人們的關係、歷史談起,有關麻的各式功能、用途與使用方式等等,兼具植物教學與人類歷史文化的知識性與趣味性。例如人們使用麻繩編結的各種形式、用哪些工具取纖維梳麻做成麻繩球或混和成泥草磚蓋房子、如何取麻籽做各式料理,也展示各式麻製品與麻織品及其混紡比例。此外還有一間小小的室內溫室,可以真正看得到植物的生長與構造,這大概會是對小學生來說感到非常興奮的地方。

  照理說,一般人聽到大麻,第一個反應就跟毒品畫上等號給予負面的標籤。這個展館,就是要從各方面來呈現麻的多元化與存在性。因此展的前端先從亞麻、黃麻這類普通人聽過但還不怎麼熟悉的麻親麻戚說起,之後也從化學、醫學的角度介紹大麻,讓人驚訝原來那麼多藥品都跟大麻有關。同時也介紹在歐洲以外地區的人們例如印度、各洲原住民部落等地,在他們的文化如何應用大麻等等,觸及了大麻廣為人們運用的無國界普同性。

  當然還有所謂較具爭議色彩的主題區塊,例如大麻煙草、政治抗爭等。這裡展出許多喜歡吸嚼大麻菸草的名人圖像與他們的創作,頗有同好俱樂部粉絲擁護者共聚一堂的感覺,當然各式煙斗、煙管等小巧珍奇的實物也是琳瑯滿目。還有一間展示室也介紹了長期以來大麻與革命份子、無政府主義、嬉皮、社會運動這個部分的密切連結性,同時也有議題性的裝置作品,讓人能夠感受出大麻這特別的植物所連結出來背後奇特的脈絡,是怎樣吸引著一群具有同樣想法的非主流人士在串聯奔走。

  我的感想是,這樣的展覽理念很像青少年性教育,當我們越讓這個主題神秘而不去說清楚,就很容易讓人在接觸的過程中產生錯誤的認知。與其如此倒不如把它的各面向不管是正面負面都攤出來說個清楚,當人們有了更多的資訊與認知,就擁有更多拿捏的分寸。我想這館意旨不在鼓勵人們吸毒,而是希望一般大眾不要因為對大麻的錯誤資訊就直接否定它的存在,同時也否定這群社會運動者的努力。那麼不如乾脆提供一個空間讓大家認識大麻,也讓這個館成為這群運動份子一個聚集與運作的實體空間。

  然而更讓人有所感受的,是它的展示手法。這裡的一切都不是花錢堆砌出來的,事實上也沒能耐外包給廠商大手筆做展,完全是手工打造,典型的沒有錢但是很有心。從頭到尾沒有一張專業輸出的圖文看板吊置,相關文字說明、標題等都是打字列印再裁剪貼到板上再用塑膠片裱起來;沒有真實的相片,沒關係,書上影印下來的圖照貼,一樣達到說明與展示功效;沒有標示物件號碼以對應說明的壓克力或金屬製數字碼,一樣用打字方式剪成小塊數字方格擺在旁邊,就連箭頭說明也都可以用白紙剪出來。

  只要是做為一個展示與展場的元素,這裡都已具備,讓人無法挑剔它不是一個展,或者否定它不夠格稱為博物館。因為它就是一個靠自己力量活得人窮志氣高的小型博物館,財力或物力的不足也無法減損它身為博物館的意識與地位。比起許多要靠錢砸製豢養才能苟延殘喘的大型博物館,大麻館就像個沒鞋穿但是光著腳也要盡力飛奔的博物館,讓人對它的氣度與意志感到敬佩。

  返折轉進另一個空間,是這館的小賣店,到底大麻館裡頭能賣些什麼啊。剛從地下室劇場兼吧台空間上來顧店的年輕人,招呼我嚐嚐糖炒亞麻籽,吃起來就像甜甜的碎堅果,原來這樣的產品也能開發。然而這店裡能賣的東西可多了,光是食物方面,就有亞麻油、大麻茶包,就連義大利通心麵也有麻粉成分,看起來簡直就像樂活族綠色消費的有機食品。此外還有各式飲品哩,讓人不禁想嚐嚐這會是什麼味道(不過我猜這些食品不太可能是博物館開發的,而是把有關麻產品的通路彙整在這裡,形成主題產品的窗口)。其他方面也有相關書籍、海報、飾品,當然諸如切格瓦拉等革命偶像的臉譜與標語等標示這館精神重心的貨品也是不可少的。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館到底是如何營運,倒是我關心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小館能單靠門票與賣店營收存活,即連大館也是如此,那麼大麻館要如何在眾館林立的柏林殺出自己的生路呢?年輕人告訴我,這裡是由民運團體所經營,在只有理念沒有財力的情況下固然很辛苦,可是倒也集結了許多致力於這理念的夥伴們雖苦猶樂地一起努力,此外跟其他友善團體的連結也很重要。身為私立小館,儘管宣傳方面比較吃虧,但是他們也跟其他私立館聯合辦活動,或是搭配柏林一年一度聯合各博物館的活動例如「長夜」(Lange Nacht)等節日進行夜間開放,借力使力順勢吸引更多遊客。平常他們也跟學校導覽結合,以此進行戶外教學,引導學童更認識麻的多面向。地下室的吧台則提供另一個營收來源,特別是有節目演出的時候。他們覺得以劇場方式透過演出與故事來向人們介紹他們的理念,是個能讓人更深刻經驗與感受這個館存在宗旨的方式。「不然呢,人們往往是進了館就出了館,不會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當我們可以給他們很深刻的感受,來過的人就可以更了解我們在做什麼。」他這麼說。

  年輕人的話,讓我的心回到了東海岸與花東縱谷。許多部落或社區型態的小館,包括一般的原住民文物館也是,往往僅具備展示空間的陳列物品,還沒有辦法思考到,如何透過這類物件與圖文,去述說一個具有脈絡的故事,讓來到這個館的人認識部落的多樣性與想法。特別是在操作上要怎樣才有辦法觸發人們對你這部落所致力堅持保存的文化或議題等等產生感動,好讓他們把這印象留住而能成為你部落在外界走動與宣傳的一個個活口碑,諸如此類的想法都還很欠缺。

  經營一個館,不只是維持它最低度的開放或是有人來才帶一圈的導覽,還要去思考怎樣把館的理念、地方的想法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去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去跟其他團體、資源等做串聯性的連結,才有辦法讓這個館的存在在操作上成為部落社群對外呈現與接待的窗口。如果不去思考這個部分,那麼展場的文物就永遠只會是擺在那裡的死東西而已,沒辦法成為更進一步得以觸發他人的媒介。

  大麻館的例子,不僅讓我看到了沒錢也能做館宣達理念的意志力,也看到了主題小館如何以小搏大好好發揮特色的可能性。真的很高興這誤闖桃花源的經驗,讓我對於如何以展館促進分享、溝通的能動性又具有另一層深刻體會的經驗值。於是我買了一盒在台灣稀少看到的大麻茶做個紀念,算是另一種實質的小小支持,也算是以身體五官經驗去連結這博物館的特殊後續體驗吧。

後記:
當我終於找到knoblauch館的時候,才發覺這館跟大蒜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為了紀念一位姓氏為克諾布勞(發音等同於德文大蒜)的中產階級世家名人館。這種打擊就像去吃烤香腸卻沒有配到大蒜一樣,讓人更加想念大麻館的勁辣餘味。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