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作屬於當代人群與土地的展覽:七步走•找東C─2020年東區原民館聯合策
文‧圖/方鈞瑋
2020年1月,當東區七個原民館舍正式對外宣告聯合策展將成為年度重要工作項目後,不斷有人問起:什麼是聯合策展?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在策略上,我先從聯合策展「不是」什麼談起。這「不是」一個游牧式的巡迴展,也「不是」匯集東區七館資源共同策畫的一個大型展覽。
這「是」七館各自依據所在區域的族群文化特色與在地議題作為展覽主題,再以一個共同的策展主題將七館展覽串連起來的展覽。這是原住民族地方文物(化)館成立以來,首次以聯合卻又保有各館獨特性,呈現區域性族群文化的一項新嘗試。聯合策展同時呈現東區七館的共同性與獨特性,在策展的過程中,聯合策展的主題持續與各館展覽提案相互激盪,發展出各館的展覽內容。
事實上,聯合策展之所以成為可能,與辦理協助地方政府輔導原民館舍營運活化工作的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原文發中心」)於2018年起推動的「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跨域輔導與改善計畫」密切相關。
新觀念帶出新作法:2018年的轉捩點
對原民館的發展而言,2018年絕對是重要的一年。在諸多主客觀條件改變下,以委託民間團隊進行原民館舍輔導活化的第一個10年,於2017年結束階段性任務。面對此一新局,原文發中心規劃將前一階段的「大館帶小館」轉型為「分區輔導」。將全國29個原住民族地方文物(化)館分為北、中、南、東四區,每區與區域內一座大型國立博物館合作,由該館推派一位分區輔導委員就館舍營運提供建議,再由原文發中心參酌各分區輔導委員建議及館舍需要,輔導各原住民地方文物(化)館研擬相關改善措施。在人力資源方面,除了已有的策展規劃解說員,原文發中心於2018年成功獲得公益彩券回饋金,得以進用新一批「研究及文物保存維護專業人力」派駐各館,這為長久以來大多僅一人一館的原民館在人力上提供最實質的幫助。
21世紀的原民館對當代臺灣社會扮演什麼角色?具有什麼價值?又如何回應當代議題。這是2018年我擔任東區輔導委員後不斷問自己的問題,這也成為聯展過程中不斷詢問東區原民館策展人的問題。若說原民館是為了保存原住民文化,或說這是一個收藏與保存文物的地方,都不足以說明原民館的當代價值。我認為,原民館不只是為了保存與記錄過去而存在,也為了當代社群而存在。如果原民館真正能夠為社群服務,自然能贏得社群支持,並發揮社會價值。正是這樣的思考一路引導東區聯合策展的執行。
七步走•找東C
在今日,策展已成為原民館員的日常,一年三檔展覽成為評鑑原民館活化的重要指標。換句話說,策展對原民館員而言,已不是件新鮮事。然而,正是這種理所當然的策展慣性,致使我們不再思考「為什麼要策展」這個問題。
在聯合策展歷次的工作坊或策展會議中,夥伴們不斷互相提醒:為什麼要辦這個展覽?展覽是為了誰?是長官、KPI、館員、還是觀眾?當觀眾成為展覽核心時,我們進一步問:誰是展覽的目標觀眾?這個展覽預計帶給目標觀眾什麼?什麼是目標觀眾關心的議題?這些問題引領各館策展人走向一個以觀眾為核心、從內容出發、具有社會相關性的展覽。
在策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回答「為什麼」的當下,慣性的思考與行事方式才可能產生鬆動,新的想法與觀點才可能慢慢長出來。
2020年3月31日於吉安館舉辦的策展工作坊中,施承毅老師引導大家從觀眾的角度來思考籌劃的展覽,此圖為萬榮館的觀眾分析。 |
「七步走•找東C」是東區策展團隊歷經數次共同討論後決定的聯展主題,這項主題串連起七館的展覽,並且帶出聯合策展的過程、策略、方法、動力與指向的未來。「七步走」從字面上意指聯合策展是東區七館一起完成的工作,更進一步帶出「共作」(collaboration)是聯合策展的主要策略,也回應原住民社會傳統「換工」的作法,這正是東區原民館舍連結的力量。
經由這次的聯合策展,我們發現,所謂「共作」價值之所在,不僅僅是團隊合作或分工,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透過所有人的參與,讓不同角度的想法與觀點得以交會,從而創造更多層次的論述。「找東C」中的C最初的想法源於展覽中的C位(主位、中間位置),意指各館的展覽主題是地方社群、策展人與原民館所屬地方政府最關注的社會議題,C同時也引申出curator(策展人)、collaboration(共作)、creation(創作)與culture(文化)等意涵,說明了聯合策展中館員的身份、策略、觀點與處理的主題。
2020年5月25日於海端館的策展工作坊中,各館先就自己規劃的展覽提出5個關鍵字,貼在白報紙上,大家在一起進行釐清與彙整,找出七館的策展主概念。 |
從土地長出來的展覽
七步走•找東C:2020年東區原民館聯合策展主視覺(壽豐館Falahan Mayaw曾以文設計)。
|
「東區七館」,這四個字清楚指出七個原民館位處於國家力量定義下的行政區域。然而,「東區」除了是國家的行政區劃或是客觀的地理界線,在聯合策展中又具有什麼意涵?透過聯合策展我們發現,東區不只是一個客觀的地理區域,這裡是我們述說故事的主體,是展覽素材、主題與靈感的來源,也是提供展覽養分的泉源。臺灣東部的區域性脈絡、特色在這些年輕的原民館策展人眼中,具體呈現為一個個不同的展覽。
在每一館的展覽中,各自提出對區域、族群、歷史與文化不同角度的提問與觀看。在花蓮館「聽•歌的表情」特展中,挑戰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歌舞兩極化的刻板印象,亦即觀光娛樂與原始古老。觀光娛樂的角度認為原住民歌舞都是迎合觀眾口味的創新,已經毫無傳統可言;原始古老的觀點則認為原住民歌舞從過去到現在一成不變、原汁原味。相較於此,這個特展試圖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帶領觀眾認識原住民歌謠,從純粹的聽音樂,體會歌曲跨文化的特質,進而帶出當代原住民歌謠展現的生命力。
身處於太魯閣族主要分布地的萬榮館,藉由「歌,住著誰的青春」特展,以每個時代一首首青春的歌勾勒東部太魯閣族人百年來的記憶故事。相較過去常用殖民壓迫、打壓與教化等角度來詮釋歌的歷史,在這個展覽中,我們反而看到每一個時代的交疊與每一首青春之歌的持續傳唱。這些「外來」的成分經由太魯閣族人的轉譯,成為現代太魯閣音樂的內涵與文化厚度。
在成功館「Mayaw的口袋歌單」特展中,以5首阿美族歌曲呈現一位成功遊子Mayaw在家鄉與都市移動的心情感受,進一步探討當離鄉與返鄉已經成為當代大多數原住民青年共同的生命經驗時,應該如何理解「家鄉」的意涵。
在吉安館的「鳥人傳奇」特展中,娓娓道來的不只是南勢阿美族捕鳥祭的緣由與發展,更呈現當地阿美族人從過去到現在不斷面對的重要議題,包括生計方式改變、傳統領域限縮、土地流失、都市化與狩獵等。
在壽豐館「Tulik織美」特展中,以阿美族人利用各種材質製作的編器作為展覽主題,試圖帶領觀眾思考,這些以往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器物,為何今日竟如此逐漸退出族人的日常生活?進而反思編織工藝技術與知識,應該用怎樣的身份重新回到當代?展覽中試圖從地方知識、文化價值與創作的角度,帶領觀眾細細體會這種人與材料的共同創造與解離。
在海端館的「烈日疊影」特展中,一批捐贈老照片將一段即將被遺忘之屬於海端鄉的歷史重新帶回當代,面對這批「歷史見證」,展覽中呈現的不只是大歷史與小歷史的對話,更是館員與地方社群對這段「兩個太陽疊影下」地方歷史的當代詮釋與重新銜接。
在奇美館「Siket回路:馬立雲部落主題展」中,呈現作為撒奇萊雅族分布最南的馬立雲部落如何在每一個新時代與外部社會互相協商、建構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為撒奇萊雅族人的身份認同可能曾經幽微地存在,但卻不曾消失。
走一條新的路徑
生活在這個島嶼上的我們,經歷著相同的歷史過程,然而卻有極為不同之回應歷史的經驗與領悟。這是我們共有的資產,也是這一資產持續以多元文化與價值出現的成因。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事實,以及共享的歷史經驗對這一群新生代原住民策展人而言相當重要,他們在各自的展覽中,練習以新的角度詮釋自己族群的歷史與文化。
然而,這並不容易,身為原民館策展人,現在面臨的挑戰已不再是「獲得」話語權與詮釋權,而是在策展過程中如何透過無數次的質問與反思,「解放」族群歷史與文化的話語權,進而構築起從在地社群出發的文化路徑。「在自己的土地上,用自己的話,說人群的故事」,這是東區聯合策展最希望達成的目標,而我們也正努力走在這個路徑上。
我們是東區原民七館的策展人。 |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跨域輔導與改善計畫東區輔導委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