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轉彎人生」到「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策展緣起與理念

典藏

  典藏文物介紹:新石器時代中期富山遺址的繩紋陶缽

回想‧迴響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遇見了不一樣的史前館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61期 2017.12.15

從「轉彎人生」到「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策展緣起與理念

文‧圖/盧梅芬

南王民生康樂隊卑南族男女青年赴金門演唱〈美麗的稻穗〉。圖片來源:陸賢文先生

  2003年,筆者與本館研究人員林頌恩以及時任本館教育人員林娜鈴女士共同策畫「回憶父親的歌:陳實、高一生與陸森寶的音樂故事」特展。此特展是與原住民合作策劃執行的小型特展,詮釋的角度主要是以展題所指之三位後人——陳明仁、高英傑與陸賢文的角度,敘說父親的音樂故事。

  開展後,有一位外國人士徐睿楷(Eric Scheihagen)先生主動聯繫我,詢問此特展的相關史料;在討論的過程中,反而是徐睿楷讓我認識更多的原住民歌謠史,我也更加敬重這位原住民唱片的重要收藏家。

  徐睿楷有著熱情、甚至瘋狂的考據癖,對原住民歌曲、黑膠唱片與卡帶的年代與起源,特別有考證的興趣與研究態度。在聽他滔滔不絕地講述這些歷史與故事時,我發現他的收藏品年代與數量似乎足以撐起一個特展,故提案何不策劃一個特展,讓更多民眾透過歌謠與唱片,認識原住民的歷史以及歷史經驗中的心情故事。

  2008年,我們提出了「轉彎人生: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特展」計畫書,同年本館展示審議委員會通過此特展計畫。當時此特展主標使用「轉彎人生」一詞,是因為原住民現代歌謠反映了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變遷,使用「轉彎」而非「轉折」一詞,則是希望呈現原住民初使用一個陌生的語言——中文,所產生新的表達方式以及幽默的力量。當時策展理念的主要文案如下:

從站在母文化的沃土上,汲取現代音樂的養分;
從不敢承認自己的人生低谷,彎回找自己;
從「流浪到臺北」,彎回原鄉;
從第一個國語(日語)、第二個國語(華語),彎回母語。
走過殖民時期的人生低潮、走過離鄉背井的苦悶;
不管哪個年代,都有人從深刻體驗中,
譜出、唱就一首首反映與見證時代之歌。

  不過,此特展計畫在經費不足的因素下而未能實踐;直到今年(2017),在文化部及本館經費支持,以及本館策展檔期等雙重因素下,此特展再度得以成形。從2008年至今,快十年了,重新提出此特展計畫,隨著社會情勢的轉變以及自身對原住民文化再現(展示文本)的研究進展,策展理念有了部分的調整。

  2015年,當時的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發表〈原住民族政策九大主張〉;第1項就是「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實現轉型正義」,其中一段論述為:

惟有正視歷史傷痛,才能讓原住民族被壓抑的歷史觀點,有機會成為臺灣人民不分族群共享的歷史記憶,然後帶來真正的和解與轉型正義(蔡英文,2015)。

  前引「不分族群共享的歷史記憶」,涉及了當前國際原住民展示趨勢所著重歷史接觸,即「接觸地帶」(contact zone)理論所強調我群與他者的「同時在場」(copresence),以解構他者被固定在與支配社會分隔、互不相關的社會空間;而在殖民接觸中,不平等與壓迫居多(Clifford, 1997: 192、213-214;盧梅芬,2015:10-11)。

  在此次展示文本的構思中,我們保留了「轉彎人生」的概念;但為了同時強調前引總統蔡英文所強調「共享的歷史記憶」,特展名稱更改為「音樂的慰藉」以及「共享記憶」等具有共通人性之意涵的標題;希望藉由一些具有「共享記憶」的歌曲,突破我群與他者的二分;透過展示與聽歌,讓公民的歷史認識,更有機會投入到對話關係中。所以,此次策展理念論述新增了:

你一定沒有在博物館
聽過 原住民唱歌的心情
聽見 自己記憶深處的回音


胡德夫與「為山地而歌」演唱會。
圖片來源:王智章先生

  臺灣俗諺云:「欲知世情的代誌,著愛聽人唸歌詩。」透過歌謠,傾聽與體會原住民唱歌的心情、時代難題與歷史變遷,也聽見自己記憶深處的回音。原住民現代歌謠不僅流傳於原住民社群內,甚至是不分族群的共享記憶與慰藉;例如,原住民歌曲大量被錄製成唱片後,影響了歌曲在不同族群之間的傳播,有少數歌曲流行到主流音樂界,例如被填上國語歌詞、被改編為愛國歌曲的〈臺灣好〉,以及阿美族歌手盧靜子唱紅的代表作〈馬蘭姑娘〉。


美黛演唱〈臺灣好〉。1964。《合眾中國歌曲會 第15集》(黑膠)。臺北:合眾。Eric Vinson Scheihagen(徐睿楷)先生提供

  另外,許多歌曲傳達愛情、青春與思念等,傳達共通人性,具有跨越語言與族群隔閡的感染力。例如,1949年高一生創作了〈長春花〉,因為深情;1958年陸森寶創作了〈美麗的稻穗〉,因為思念;1970年代胡德夫唱自己的歌,因為想要做自己;1970至1980年代,從原鄉到林班、從林班到都市,流浪,是為了尋找可能的幸福。總的來說,此特展希望透過這些共通人性之歌,讓所謂的我群更能「感知」(同理)他者的歷史經驗(甚至傷痛),而不僅是「知道」;透過情感經驗帶來關懷,進而引起反身性的歷史意識(Bonnell & Simon, 2007: 65;盧梅芬,2015:13)。

特展名稱: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
特展展期:2018/2/9-2019/3/8
特展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徐睿楷(Eric Scheihagen)簡介

美國德州大學政治系畢業。現職:高蓋茨律師事務所、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個人專長和研究領域:臺灣流行音樂史(包括華語、福佬語、客語、原住民族語的創作歌謠)與西洋流行音樂史等。廣泛收集臺灣流行音樂(華語、福佬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唱片、CD與相關資料。特別收藏臺灣原住民創作歌謠黑膠唱片、錄音帶與CD,並為原住民創作歌謠做相當齊全的資料整理。

參考資料

Bonnell, J. and Simon, R. I., 2007. Difficult exhibitions and intimate encounters.Museum and Society, 5 (2): 65–85.

Clifford, J., 1997. Museum as Contact Zones. In: Clifford, J.,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pp.118-219.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蔡英文,2015。2016總統大選蔡英文原住民族政策主張,點亮臺灣 蔡英文 陳建仁網頁(8月1日)。http://iing.tw/posts/46(瀏覽日期:2016/05/10)。

盧梅芬,2015。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3):5-35。

(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