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用部落的熱情融化南臺灣──100年史前館扶植樂舞團隊在臺南、高雄都會的演出

博物館頻道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交流活動紀實

博物館頻道

  文物的身分登記──談檢視登錄與清潔加固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6期 2011.12.1

文物的身分登記──談檢視登錄與清潔加固

文‧圖/吳怡萍

  參觀博物館是一種既有趣又心動的經驗。位於臺南科學園區內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佇立在千年遺址上。基於此地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地理位置,在當初建設科學園區時,發掘了大量史前人類遺物。這些文物的出土,觸發設立分館的動機,也是其豐富藏品之來源。瞧瞧展示櫃上的陶甕、骨飾甚至是史前人骨,這些文物究竟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進入博物館,成為「掛有名牌」的藏品呢?

嚴謹的序曲:文物提領與資訊核對

  目前南科出土遺物多歸於善化庫房或荷園內,每每要啟動整飭作業時,需先從這兩處取得選定的文物,再運回工作室,著手進行檢視登錄與清潔,讓它們能在受控管的環境之下,降低受到汙染或侵蝕的機率。

經由夾鏈袋包裝之文物,需經初步清潔,才能啟動後續工作。

  取得的文物,在出土時即裝入夾鏈袋中或收納盒內,由第一線人員寫上文物資訊,包含名稱、材質類別、文化屬性、坑位、層位、探方、出土日期等,以供日後收藏與研究。雖然當時已先經過簡單整理,然而從挖掘到進行文物整飭,時光流逝,文物表面早已蒙上塵灰,為了避免污染整飭工作的環境,需經簡單初步清潔後,換置於乾淨格籃,隨後開始清點、進行造冊工作。

  清點造冊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所領回文物的項目、類別及數件,方便移交程序的運作與未來檢視登錄的執行。在此階段,團隊會先初步輸入文物的基本資訊,簡單拍攝文物照片,並製作成清冊以便點交與保險。由於每期所需領取文物數量逾1000多件,在核對與確認上,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也是一門功夫。隨著南科考古工作日益龐大,人力與工作趨於繁瑣,往往在人事異動與歲月更迭下,產生交接之落差,遂成為提點工作困頓的因子。

繁複的主調:檢視登錄的進行

原先名稱長短不一的舊編號,為文物的暫時編號,方便整飭工作中運作。

  文物整飭大抵可分為檢視登錄、清潔、攝相與包裝。檢視登錄為最優先的步驟,每個文物在進入博物館前,皆須為它填上基本資料,進行「身體檢查」,仔細判斷、查看文物型制、材質、特徵、紋路還有其劣化狀況等相關資訊,並編設新碼,可謂既繁瑣又縝密。

各式各樣的標籤是整飭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幫手,使執行團隊能一眼辨認文物的相關資訊。

  當造冊完畢後,檢視登錄隨即開始進行。由於出土文物來源廣泛、種類繁多,原先附於資訊袋上的編碼除了一般流水號外,也會有以坑層位的代號作為編號,呈現複雜多元的樣貌。因此,先訂定「臨時文物編碼」,並以圓形帶數字之不同色籤標示於文物旁,以利辨識與尋找;並依遺址的不同,藉由不同顏色標籤以辨識。作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例如資訊不足、無編碼、研究報告與實物不符等情形,這時候便利貼和各種形狀、色彩的標籤,就成為不可或缺的小幫手;團隊也會根據不同狀況,製作出「教戰守策」,以供未來運作。

  文物整飭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門需要具備「嚴謹思考邏輯」的學問,倘若一出錯,牽一髮則動全身,後續就得耗費時間與人力於無止盡的修正上。

詳實的紀錄:後設資料的設定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物後設欄位表格的建立,是攸關未來入庫典藏後的管理、搜尋與研究工作。針對南科出土文物現有的種類與特性,加以參酌現有研究報告,並多次與館方商討後,量身打造適合的後設資料欄位,以便做正確與適恰的填寫。
  在後設欄位中,除了文物基本資訊是必備外,「劣化狀況」也是重點之一。文物往往因其先天與後天環境的影響,形成不同的物理性與化學性保存狀況與留存時限。人們該如何「對症下藥」,或因其狀況施予精確的管理與維護技術,正確地辨識文物的劣化狀況,則是文物保存與維護步驟的第一步。

  本案執行期間,我們就各式文物材質與類型,逐步建置各類文物劣化資訊,不但有助於人員進行文物檢視登錄的正確性,亦有益於南科文物未來管理與維護的規劃與決策。

  以石質而言,種類繁多、材質複雜,不同類型石質文物受地下埋藏環境的污染,非可溶性鹽浸蝕的結晶作用會發生粉化、變色、生黴、起殼、酥腐破裂、蝕孔等破壞。假使先天已不良,後天環境又失調,無法具體落實博物館的典藏庫標準,即使有典藏式包裝防震、防潮的保護,也無法阻擋劣化的蔓延。

文物的清潔與加固
照片
劣化狀況
結晶岩生成
酥腐、粉化
氧化性漬斑

乾淨的容貌:文物的清潔與加固

檢視登錄完成後,對於文物採取物理性清潔。

  完成後設資料欄位填寫後,檢視登錄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便著手進行文物的清潔。基於現有南科整飭環境與設施,並不適合進行文物化學性清潔技術,因此進行物理性清潔(乾式)技術為主要的策略。

  在文物保存科學領域中,文物物理性清潔的技法與設備種類繁多,團隊堅守「非介入性」的原則,意指所採取之清潔材料、工具與技法,不可侵入或是改變文物原有的結構與材質。

  目前現有出土文物表面酥腐或脆弱,故多以除塵(dusting)、挑除(picking)、刮除(scraping)、磨除(abrading)為主要技法,以清除文物表面附著物。清除目的是使其避免衍生成物理性或化學性劣化的導因,有助於延長文物的留存期限、降低文物典藏環境的汙染,並揭示文物真實的面貌。同時文物清潔之後,若發現可保留之資訊與遺留,則會入盒隨同典藏,作為後續研究使用。

  此次在南科文物整飭流程,也包括必要性之文物加固技術。當文物呈現分離、鬆脫剝離,或是人為不當的黏合等,使得文物處於非正常性機械狀態,不利於典藏存放,甚至人為拿取時,則必須施予必要性之加固技術,促使其到達一定的穩固狀況,才能有助於更進一步的維護。

視文物的狀況,採取必要性之文物加固技術。

  同時,在工作過程中發現,部份出土遺物曾經斷裂,以膠帶加以黏補。然而,殘膠不但具有破壞性化學成分,更會黏附毀壞文物表面,不利於典藏保存與拿取。因此團隊於作業時,以符合文物保存修復技術,剔除先前老化的黏著劑,或是去除人為膠帶,利用文物保存用黏著劑PVA (Polvinyl Aceate Glue)再度進行加固黏合,使得文物處於完善的機械狀態,便於典藏存放與拿取,終止有害膠帶的破壞。

  面對每期逾千件的文物整理,檢視登錄與清潔更是不能馬虎。經過完整的填寫與徹底的檢查後,才能找出最適合該文物的典藏式包裝,減緩其劣化作用、延續保存時效。文物整飭的迷人之處,除了透過近距離了解文物的歷史脈絡外,更在於運用科學性的技術,探討文物的狀況、反應,並從中得到一套具有智慧化的保存方式,讓人類文明的精華得以保留。

(本文作者為南科出土文物入庫前置整飭工作委外廠商,開物國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文化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