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用部落的熱情融化南臺灣──100年史前館扶植樂舞團隊在臺南、高雄都會的演出

博物館頻道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交流活動紀實

博物館頻道

  文物的身分登記──談檢視登錄與清潔加固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6期 2011.12.1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交流活動紀實

文‧圖/Kuli‧Kilang

「兩岸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於南投暨南大學。

  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受到國際社會極其重視,且維護非物質文化的觀念與時俱進,於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旨在追求文化多樣性並持續對人類創造力的尊重,並於2006年生效。嚴格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不屬於「世界遺產」的一類。事實上,「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世界遺產」兩者分別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兩項不同計畫,無論其談論保護的對象、種類、體系、公約與審查機制等都差異甚大,必須分開討論,避免混淆使用。

  文化遺產並非資產。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文 (與法文原文意思相同) 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即是著重「傳承」及「血脈」(heritage),而不是資產 (property)。以前在臺灣曾經稱之為「無形文化資產」或「無形文化財」,也有些學者認為,如果解釋為「非物質文化承繼」,或許會更準確。從這方面去理解,也許能導正部分人士只懂得將文化當成「資產」,無商品利潤的就沒有價值的錯誤觀念。

  大陸目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發展與成就也備受矚目,值得我方學習與借鏡。因此,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為了促進兩岸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交流,特別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合作,提出「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交流」活動,其間於美麗的日月潭旁舉辦學術研討會,同時在史前館舉辦學術論壇。為了達成交流的目的,該活動還選擇了幾個保護與傳承民族技藝的地方進行現場觀摩。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於史前館。

  為了能對兩岸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深的認識,在暨南大學人文學院會議室,透過學術研討會,促進兩岸學術文化交流,邀請大陸知名研究學者訪臺,與國內學者專家進行意見交流。研討會討論的議題包括了民族節俗的文化推廣、蘆笙技藝傳承與保護、祭儀與文化觀光、民族起源神話的對比探討、民族祭典與部落的發展、舞龍燈文化的起源與發展、祭典文化的深度性質探討、民族戲曲的保存發揚與突破、詩歌的文化創意產業等等。也藉此交流機會,討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保護措施,並對文化的創意加值作進一步探討,以為珍貴的民族文化創造出新的光輝與契機。

  此外,史前館配合教育部建國百年學術詮釋歷史計畫,結合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推廣到海峽對岸,特別安排在本館舉辦學術論壇。藉此活動,成功地將臺灣非遺研究的成果,以及保護與傳承項目之發展得以具體呈現,也讓許多臺灣鄉親朋友瞭解百年來我國的發展及成就。此外,臺灣學者專家透過多樣化呈現整體國家發展貢獻,也希望能夠透過此次兩岸學術論壇,更讓大陸與會學者專家瞭解臺灣在非遺項目的研究成果與發展,讓世界看見臺灣。此次學術論壇主要讓兩岸學術專家在議題上有所對話,更重要的是能透過對話的過程,討論如何有效保護與傳承相關的非遺項目。

   這是第一次舉辦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論壇,此次論壇由本館張善楠館長親自主持,論壇採用相近主題的對話方式進行,包括〈太魯閣族正名運動對族群非物質文化的影響〉與〈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和諧文化的傳承〉進行對話討論;〈排灣族的藝術〉與〈侗族蘆笙技藝傳承〉,以及〈臺灣原住民族的竹藝世界〉進行對話討論;第二場論壇則由海南島與本館研究樹皮布及樂舞研究的同仁進行對話討論。藉由參與論壇與國內學術界進行交流與對話,開啟兩岸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合作契機。

參訪屏東排灣族家屋內的琉璃工作坊的技藝保護與傳承。

  在論壇中,加入與談的政大民族博物館館長張駿逸教授提到,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全世界的普同現象,主要是必須透過本民族的自覺意識;同時還需要能夠與時代共舞,也就是說,文化是個有機體,會茁壯也會成長,不好好培育它就會走向滅絕。所以要如何提供它必須的養份,可能與時代共舞是主要的因素。人類學上也有所討論,就是如何共舞,共舞到什麼程度,才不至於變成一個完全新的東西。如果能以「今日的創新,就是明日的傳承」此一理念,不至於完全變新,而是以逐漸讓各個文化人能夠接受與承認的角度去思考,這就可以說是文化與時代共舞的新契機。再者就要思考如何將民族文化特徵提煉出來,並能逐步結合文化創意的概念,如此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就能不斷地精進,通往正面的發展。

  在學術交流期間,還安排大陸與會學者參訪臺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現況與保存、文化與相關創意機構,就兩岸之間對於少數民族與在地之相關議題進行交流,並對兩岸近年來對於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相關政策與文化創意成果進行實質討論。許多部落工藝家也都表示歡迎,也希望還有機會能夠進一步學習與交流。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