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用部落的熱情融化南臺灣──100年史前館扶植樂舞團隊在臺南、高雄都會的演出

博物館頻道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交流活動紀實

博物館頻道

  文物的身分登記──談檢視登錄與清潔加固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6期 2011.12.1
 

用部落的熱情融化南臺灣──100年史前館扶植樂舞團隊在臺南、高雄都會的演出

文/林建成‧圖/侯方達

前言

熱情的觀眾滿座,迎接來自部落的精采表演。

  100年11月4-6日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策劃的部落樂舞團隊,首度帶給南臺灣臺南、高雄都會區民眾最純粹質樸的部落歌聲與舞姿,部落用真摰的情感帶動精彩歌舞表演,讓舞台上下融化成一片,熱情的高雄民眾甚至高呼、相約明年再見。

從部落樂舞傳承走向都會

  自93年起,史前館推動「臺灣原住民族樂舞傳承教育計畫」,透過各社區協會、文化成長班和熱心部落文化團體、個人的協助,以部落為主體推動傳統樂舞工作,採取從部落紮根,共計扶植了包括阿美、卑南、排灣、魯凱、雅美(達悟)、布農、太魯閣族等部落進行傳統樂舞傳承工作,並且藉由博物館提供資源與舞臺,讓各民族樂舞能根植於部落生活,並逐漸累積經驗成為樂舞團隊經營基礎。

  部落樂舞傳承教育計畫的執行,持續以設計、開辦樂舞研習營,並以實地參訪等學習課程,部落樂舞團隊由傳統樂舞,嘗試邁向創新歌舞劇等項目,讓樂舞表演各具內涵與提升層次。卑南族Pinaski(下賓朗)及東魯凱族Taromak(東興)部落是其中較為突出的兩部落樂舞團隊,無論傳統歌謠、舞曲或創新舞劇均十分擅長。

  97年起史前館策劃一系列的部落樂舞交流活動,帶領團隊走訪國內北、中、南各原住民族部落,以樂舞為媒介,進行深度的部落文化交流與觀摩。累積相當豐富而成熟的舞台演出經驗,再進一步將觸角延伸到都會區,希望藉由不同場域更高層次的挑戰與學習打開視野,提升樂舞演出實力,100年訂名為「舞動南臺灣-祭儀與文化展演」的表演活動於焉產生。

臺南都會場──從4歲到7、80歲都可以上場表演

4歲小孩與67歲mumu搶眼演出。

  臺南市是臺灣的文化古都,史前館扶植的部落樂舞團隊在市區內處處古蹟建築,富有人文藝術內涵的區域上表演,特別有不同的心境;Pinaski及Taromak部落來自東臺灣,土地上也蘊含了豐富的史前遺址和全臺最多的原住民族群文化,兩相比較不遑相讓,樂舞團隊成員心中充滿了自信。

  當Taromak部落青年以臀鈴繞場報訊開場,少女演唱祭祀之歌,祈求演出活動順利,歌聲舞步讓民眾沉入遙遠的部落文化記憶之中。Pinaski部落隨後登場以結合傳統與現代的合唱曲,配合舞步,緩緩地又將大眾拉回到現實,不自覺的心靈悠然歷經了古老歷史空間。

達魯瑪克部落鼻笛吹奏與傳統舞(吹奏者Gilra.Gilrao)。

  舞台上Pinaski部落樂舞團隊老少成員皆有,幾乎從4歲到7、80歲都可以上場表演,尤其是4歲的范露丹、67歲的孫優女mumu最為搶眼,坐在台下的觀眾私下談論:剛剛在洗手間碰到那位小朋友,問她幾歲,她說4歲;小小年紀就勇敢上台,真想看看她會不會跟得上其他族人。小露丹沒有讓觀眾失望,舞步準確,雖然有些時候不免與大哥哥、姊姊圈手舞蹈時,小小身子要被騰空拉起,反倒因為如此現場觀眾看了發出內心的微笑。

  主持人潘王文賓、林瑛特別在表演結束訪問小露丹,強調部落的樂舞推動著重傳承與教育,與一般觀光或商業演出性質不同,4歲的范露丹全場參與表演就是最好的傳承例子。

高雄都會場──舞台上下的熱情融化

  高雄市是一個多元民族匯聚的都市,為南部縣市的工業城,許多臺東原住民鄉親也都來此工作築夢;高雄市原民會為了營造這場晚會,朝「高雄市原住民日」的目標努力,連結了當地原住民社團及旅高的臺東縣原住民團體,在舞台周圍設置攤位,提供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好讓民眾體驗原住民文化的魅力。

  舞台上熱身彩排才剛開始,高雄市文化中心廣場上的市民就在觀眾席上等候,不少在當地休閒活動的民眾紛紛詢問:「表演幾點開始?」讓部落團隊的成員們受寵若驚。

  民眾的熱情不僅如此,不畏1、2小時守候,節目一開始現場始終保持熱烘烘的溫度。高雄市原民會主秘藍旻瑩特地出席致詞,他表示史前館以部落為基礎,傳承原住民樂舞是一個特殊且成功的例子,非常歡迎明年或未來館方繼續將優質的原住民展演活動帶到高雄市來。

洪水之戰展現卑南族部落男子會所精神。
洪水之戰中雙方敵對的情節。
洪水吞沒戰爭的族人。

  Pinaski及Taromak部落樂舞團隊沒讓高雄民眾失望,在台上盡情演出,時而魯凱族童謠、鼻笛演奏,穿插著卑南族歲時祭、卑南族歌謠,Pinaski舞者更毫不畏懼地貼近群眾,在台下觀眾面前表演「大洪水」歌舞劇;無論動態、靜態,傳統、創新的樂舞節目,讓觀眾目不暇給,掌聲、歡呼聲不斷。

  整場表演,Pinaski及Taromak部落樂舞表演與民眾互動高潮迭起,Taromak部落青年的勇士舞出現,現場瘋狂拍手叫好,青年們愈發有勁在舞台上使出渾身解數,激烈的舞步滿場飛舞,數度幾乎跌出舞台。

  當「我們是同胞」的伴奏樂聲響起,特別設計「與君同樂」時間,Pinaski及Taromak部落成員下場邀請觀眾一起加入舞圈,大家手牽手一起學習簡單舞步共舞;小舞者則與湧上舞台年齡相近的小朋友們高興地攜手唱跳,舞台上下民眾已經完全融化在部落的歡樂情境裡,忘記了晚會即將告一段落。

結語

小舞者與小觀眾共舞。

  舞動南臺灣──臺南、高雄都會的演出,不但為部落樂舞團隊開創了新的視野,史前館也達到了成功的宣傳;特別感謝Pinaski及Taromak部落的隨團老師、家長們一路辛苦地指導、帶領部落大小孩子,沒有他們熱心參與,無法有這麼美好的收穫。

  謝謝臺南生活美學館、高雄市原民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協助,另外本館公共服務組同仁的任勞任怨,才能使活動順利圓滿完成。同時也對參與交流演出的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原住民舞蹈與文化研究社、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古藝舞蹈團、高雄市布農族文化關懷協會等單位特別致上謝忱。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