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漫談考古與盜墓(上)

話題.話語

  從「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談現代人的資訊素養

博物館頻道

 

了嘎.里外木雕個展:一種和木相處的生活創作態度

博物館頻道

 

小策展人失眠日記─大學醫院界的醫龍與我的1895,在壽豐 (5)酒釀

搶鮮報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153期 2009.4.15
 

漫談考古與盜墓(上)

文‧圖/黃國恩


考古拍照記錄:雖然考古與盜墓都有機會與死人如此親近,但兩者目的截然不同

考古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在挖土,不過有一種發現的趣味

  走最近一兩年以來,以盜墓為題材的小說流行一時,像是「鬼吹燈」及「盜墓筆記」等,這些盜墓小說使用了大量盜墓的術語,也加了一些有關考古的人事物,在真真假假交錯之間,考古與盜墓的關係在小說的催化下,留給大家很大的想像空間。

淺談盜墓

  照字面上來說,盜是偷的意思,墓則是指墓葬,是人類進行埋葬行為後,死者的埋藏地點。一座墓葬,除了有死者、殉葬的人或動物之外,還包含了葬具及陪葬品,有規模的墓葬還會有墓室等更大的結構體。盜墓是指破壞墓葬以盜取陪葬品的行為,這其中包含了破壞及盜取兩件事。

  以中國古代的例子來看,有的是只搞破壞,不以盜取為目的的,例如,伍子胥為了洩恨,挖出楚平王的屍骨「鞭屍三百」,另一個是大家熟知的田單復國故事,田單為激勵齊兵鬥志,誘使圍城燕兵挖掘城外齊人祖先墓地。除此之外,大多數的盜墓還是以取得珍貴的陪葬品為目的。照理說盜墓這種不光彩的事應該要偷偷摸摸做才是,但是其實歷代很多名人都搞過盜墓,這些人為了取得寶物,自恃權力,明目張膽的幹,而且幹起來一點都不手軟,例如,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盜掘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族墓;曹操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董卓、呂布挖掘漢王室陵墓,盜取漢武帝劉徹茂陵的陪葬品;五代後梁節度使溫韜盜掘唐王朝的皇陵;北宋降金的臣子劉豫盜掘北宋皇陵,元代僧人楊輦真珈盜掘南宋六帝皇陵,軍閥孫殿英盜掘慈禧太后及乾隆的陵墓等。身處亂世之中,這些亂臣賊子的荒唐行徑根本不是「偷」,而是「搶」了。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盜墓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裡,就已將「掘塚」(也就是盜墓)列入其中,可見在當時「掘塚」是營生方式之一。歷朝歷代對掘墳盜墓行為,皆視為大逆不道,要處酷刑的。但是只要厚葬的風俗持續不墜,以盜墓為業的就不乏其人,甚至代代相傳,即使到了現代,盜墓的情形也未曾稍歇,如果有什麼改變,大概就是盜墓的技巧比以前更精良了,各項裝備也不輸給考古學家。所以,說句玩笑話,同樣以古代墓葬為對象,考古學起跑的時間比盜墓者晚了數千年。雖然考古學通常掛著國家的招牌,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雙拳難敵四手,經常是「盜墓打頭陣,考古來收場」,考古越做越悲情。還好,台灣的考古學家用不著和盜墓者玩策略遊戲,倒是常常要面對施工單位的挖土機。

  和中國比起來,台灣很少有盜墓的新聞,一方面因為台灣歷史短,沒什麼王侯貴族的墓地,史前的墓葬也少有精美的陪葬品,另一方面,台灣文化資產保護的教育及法令已行之有年,盜墓是搞不起來的。台灣唯一一次的盜墓盛況是民國69年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被台東新站工程破壞的卑南遺址引起了一陣盜墓熱潮。就在台大考古隊進駐之前,原本荒涼的遺址,到了夜間,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連攤販都聞風而至,宛若夜市。當盜墓者挖到文物時,古物商就在現場現金買賣,後來乾脆當發現石棺時,就喊價包下整個石棺內文物。這種奇景不只是空前,應該也是絕後了。

考古發掘算不算盜墓?

  這是很多小老百姓會問的問題,只因兩者在心態上及動作上相似度太高,不得不令人起疑,連盜墓小說都不忘把考古抓來跑龍套,好萊塢的尋寶電影也少不了考古學家的身影,瓜田李下的嫌疑讓考古屢屢蒙上不白之冤。

  每個人都喜歡珍貴的東西,如果這件東西是一千年前的古人留下來的,而你是這一千年來第一個看到摸到這個東西的人,那種感覺又特別不一樣了。我覺得盜墓者也會有這種「我找到了」的喜悅,除了文物本身的價值令人興奮之外,尋寶過程的緊張刺激及成就感也會令人上癮。我相信一個熱愛考古的考古學家也一定會有這種「發現」的熱情,雖然看起來和盜墓者的心態相似,但其實是很不一樣的。

  考古學是一件學術性的工作,見獵心喜當然會有,但考古學家心目中的獵物是不同於盜墓者的。除遺物本身之外,考古學家更重視遺物所在的各種資訊,並仔細地記錄。一個被破壞的墓葬,即使陪葬品一件都沒丟,考古學家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可供復原研究的資訊已被破壞,研究的難度增加,更少的證據就無法有更多的推測。簡單的說,陪葬品不是考古學家的終極獵物,而是研究上的證據之一,這點是和盜墓者迥然不同的。

…本文待續

參考資料

陳光祖“盜墓與考古”,《中國時報》2004.12.26 
劉軍“歷史與空間.盜墓者的前世今生”,《香港文匯報》2008.09.30
王子今“盜墓現象的歷史文化考察”,《光明日報》2000年04月14日
作者不明“卑南文物歸鄉路:歷史篇三:考古老兵吳敦善盼親手接回文物”,中央社2005.03.18
倪方六 盜墓史記,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
http://www.douban.com/group/archaeology/ 考古愛好者小組
http://bbs.pkuarch.org/index.php 博雅論壇>公眾考古區>考古普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毓蓓│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