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嘎.里外木雕個展:一種
和 木 相 處 的生活創作態度
文‧圖/鄭桂英
了嘎.里外的椅子 |
作品保有木材的質地 |
「我是,用心對待木頭的人!」
-Lekal Diway(了嘎.里外)
走進了嘎.里外位於花蓮豐濱鄉面向太平洋的咖啡屋兼show room,那座平房的四面牆混雜了水泥、海岸線的石頭和漂流木、竹子、拆自老房子的橫樑,造型充滿現代感,媒材(建材)的選擇和組合流暢又衝突,灰冷色調和簡約的線條切割,如果說它是一座房子,倒更像是了嘎自2005年發展至今的大型創作,而且仍在進行中。
「這些東西可以展覽嗎?」從事木雕十年的了嘎,對於籌備第一次個展始終懷著忐忑的心情。談起關於作品創作背後的意思,近不惑之年的了嘎總是笑得靦腆,娓娓道來他內心的想法。儘管歷經十年的思索已逐漸走出一個自由的創作風格,並獨具個人的審美情感,但他仍然懷疑這些彷彿如內心對話的作品,是否真能呈現在大眾的眼前。即使再多的語言也無從表達了嘎的想法,唯有透過作品直接呈現期待觀者產生共鳴。
都市討海人
成長在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了嘎自小喜歡球類運動和潛水,青少年時離鄉背井遠赴台中求學,中輟後到台北,經歷著一段以勞動力討生活的漫長日子,冷凍食品公司送貨員、貨車司機、板模工人等,然而,「在台北工作不容易領到錢……」。1999年,仍以「吳進福」為名的了嘎回到部落,參與鄉公所擴大就業工作,同時,與幾位豐濱鄉的青年於拉黑子.達立夫工作室學習木雕,這期間不僅是技術面的磨練及藝術領域的涉足,也啟發了對傳統文化的接觸和觀察。四年的學習過程,一夥人跟著拉黑子創作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公共藝術作品「起跳的頓力─舞者」。
在藝術創作中慢活
和木頭相處十年,觀察了嘎在藝術的表現上,他的轉變是平緩而內歛的。90年代末約至2004年,了嘎像是說故事的人,創作題材圍繞在部落傳說或生活,風格趨於寫實。2005年後說故事的角色輕了,手法更為寫意。一件《揹薯條的阿公》題材詼諧而線條純熟(此作典藏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隨後幾件同期的作品兼備個人背景的文化涵養和現代藝術的簡約。近幾年,他的雕刻少了具像表現或故事性的內容,捨棄了「有臉的作品」。他似乎更準確地抓住了木頭的個性,適切展現出質感和形體的表現,並從純藝術走出發展出生活美學的實用工藝。
了嘎作品風格從實體中尋找創作靈感轉變至更為注重線條和實用價值性,這樣的轉變過程取決於面對木頭的心態,也誠如他所言「對木頭的第一眼感覺」。2006年溫暖的初春,了嘎等5位不同族群的創作者(初光復、阿旦、依本、方福明等)受邀到布農部落現地創作。園區鍊鋸聲此起彼落,相較於其它幾位藝術家的創作速度,了嘎像「怕木頭痛」,解剖似地再三觀看,嗅著手心裡的木屑思考再動刀。非量產型的了嘎做作品時是不構圖的,而是依木料的特性和外型走,在盡量保持原木的特質之上加以適度地切割或挖空,平滑的表面卻特意鑿出細緻的刻痕,這些對木碩的敏銳觀察和細膩的局部質感呈現,形成他創作的獨特之處。創作於2008年的作品「木頭的聲音」,倒三角形半圓弧的木料中間鑿了圓孔,正面局部留下木頭的粗糙,反面卻處理得如嬰兒肌膚般極為細緻,作者僅留下了兩三條深色的裂紋,對於質感和紋理的表現有他個人的準則。
了嘎.里外的作品-阿多多 |
繼續實踐
藝術家精神層面獲得滿足的同時,能否獲得收藏家青睞,仍是支持生活及創作上很大的考量,「壓力大來自於現實」。因為這樣的壓力曾經想放棄木雕創作的路,「但是,捨不得」。看著木頭經過自己用心對待後的改變,足以讓他在這樣艱困的創作過程中得到快樂。
本次於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個展,作為了嘎創作生涯的第一個十年,對其創作的回顧和收整。雖然,十年的創作過程走來吃力而孤獨,但幸好得到妻子一路相挺,經營咖啡屋希望讓了嘎在穩定的生活裡專事創作,未來,期許如他所說的,他不僅對家庭用心,也同樣「用心地對待木頭」。
展覽日期:4月1日~5月30日
展示地點: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史室
自然樸實的木雕作品愛好者也可洽詢博物館商店
(本文作者為了嘎.里外木雕個展策展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