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年預約豐饒
臺灣可能發現恐龍嗎
這樣的祝福,很好(naguwaq)─以纖維創作來義鄉巡迴展於南和部落為例,談以博物館化操作建構原鄉認同的可能性
史前館電子報第100期 2007.02.01 
   

臺灣可能發現恐龍嗎?
  文 / 蕭承龍

  台灣可能發現恐龍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恐龍存活的時間與空間。

  (一) 時間:最古老的恐龍化石,可以追溯到二億二千萬年前的三疊紀,經過侏儸紀、白堊紀,恐龍家族發展出不同的科屬種,自成族譜,各有天命。然而,有著「中生代之王」封號的恐龍,即使曾經不可一世,到了距今六千五百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也步下了歷史的舞台。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存活的時間是三疊紀、侏儸紀及白堊紀,也就是整個中生代。

  (二) 空間:有關恐龍的記述,最早可追溯到一六七七年英國博物家普洛特所著「牛津郡自然史」,他在書中敘述他鑑定的一塊巨大的骨骼化石,一開始他以為是象骨或傳說中的巨人骨骸,直到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才有人臆測,這「可能是恐龍化石」。於是恐龍的化石逐漸從歐洲延伸到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亞洲、澳洲乃至南極洲均陸續有發現。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恐龍的分布是一種世界性的。

  我們由恐龍存活的時間與空間,可以知道牠是一種泛世界性的分佈,所以只要台灣有中生代地層的存在,應該就有可能發現恐龍的化石。

  接下來讓我們來探討地層是怎麼形成的呢?因風化分解或侵蝕作用而破碎的岩層,受到河川、海流、風、冰川等的搬運,在各堆積區沉積成為各種不同的未凝固疊積物,經過成岩作用就形成了地層。地質學家就利用包含在沉積地層內的化石,把這當作地球年代的標記。因此,包含同一種類的古生物的地層,被看做是同齡的地層。這是所謂的化石群依序出現原則。這個化石依序出現原則,隱含了一種認識:過去生存的生物和今日的生物形式不同,各類生物的壽命受時間的限制,而且在各類生物之間,有某種時間上的連續性。

  再來我們來看看台灣的地層:台灣島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折衝帶上,島上除中央山脈東斜面為古生代及中生代之變質岩系所覆蓋外,其餘的佔全島七分之六的面積為新生代地層所分佈;台灣中央山脈地層之研究經地質學者之努力早經指出在變質岩及亞變質岩區中存在有地殼活動的紀錄,透過所謂〝M〞礫岩、〝E〞礫岩及〝N〞礫岩之辨認,而有南澳、太平、埔里及蓬萊運動之創名(張麗旭,1955)關於這些礫岩之地質意義,由於變質區構造複雜及化石紀錄不完整而有所爭議。


圖一,台灣白堊紀的貝類化石(Matsumoto等,1965)

圖二,台灣白堊紀的菊石化石(Matsumoto,1979)

圖三, 台灣白堊紀的鈣質超微化石(黃廷章,1978)

圖四, 台灣白堊紀的孢粉化石(蕭承龍,1990)

  台灣西部的第三紀沉積盆地的基盤岩層,由北至南有很大的起伏變化,形成數個明顯的隆起及凹陷,由北至南Bosum etc.(1970)將它們分別命名為觀音陸棚、新竹盆地、苗栗隆起、台中盆地、北港陸棚及台灣盆地,其中北港陸棚後人又稱為北港基盤高區或陸台(Platform)。北港高區的走向大至為東西向,很可能是福建─嶺南古陸塊的一部份,組成岩層多屬白堊紀。北港高區在盆地的演化中,顯然是較為穩定的構造,因為上伏的第三紀地層都很薄,與南、北盆地的急遽增厚成截然對比(Big. 1978)。

  台灣地區的先中新世不整合至少有三個,即先白堊紀不整合、白堊紀─古第三紀(或中新世)不整合、以及始新世─漸新世(或中新世)不整合。在大部份的探井均呈複合性,其所跨越的年代有在八千萬年以上者。先白堊紀地層僅在少數探井中鑽遇,是以沉積岩為主並已受低度變質作用。台灣白堊紀地層除了中央山脈東面古生代、中生代之變質岩外,於台灣西部平原及麓山帶並未出露,而於井下則分佈廣泛,其分佈大致集中於北港及台灣海域,其分佈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帶狀區域,其岩性大致亦以沉積岩為主,但含多量的變質岩碎屑,局部有接觸變質現象。

  台灣白堊紀的化石記錄:民國四十六年雲林北港二號及北港三號井更分別於1,578及2,017公尺以下鑽遇老的沉積岩地層,Matsumoto等1965年根據其中的貝類化石計有十四種(圖一),判定屬於白堊紀早期的阿普第(Aptian)期。林朝棨1961年根據在北港二號井之1,961.8公尺發現的菊石化石,懷疑可能老到侏儸紀,並於1973年命名此化石為Holophylloceras taiwanum Lin et Huang。Matsumoto於1979年對該化石的再研究,認為此菊石化石年代為白堊紀早期的阿普第(Aptian)─阿爾必(Albian)期,並將此化石訂正為Holophylloceras caucasicum taiwanum Lin et Huang(圖二)。黃廷章於1978年對鈣質超微化石(圖三)的研究亦確認了前者的看法;同時他亦在梅林一號井及後壁一號井發現阿普第期的化石。

  蕭承龍於1990年在台灣地區十個位置地下探井確定存在白堊紀早期地層,並於其中發現孢粉化石(圖四)五十八屬一百三十五種,其中蕨類孢子計有四十五屬九十九種、裸子植物花粉計有十一屬二十六種、被子植物花粉計有二屬十種。由早期白堊紀之孢粉化石群聚,顯示裸子植物花粉為其中顯著的一個組成份子;蕨類孢子種類多趨異性極大亦為其中顯著的植物群;而被子植物花粉僅有單溝及三鉤的原始型花粉。於台灣白堊紀阿普第期的最初期,便有被子植物的三溝花粉出現,較歐美其他地區明顯要早,顯示台灣應為被子植物重要發源地之一。於台灣白堊紀阿普第期─阿爾必期,整個地區之古地理而言,當時之古海岸線可能在屏東、台南近海,向東北延伸到雲林、北港附近,然後向北延伸到台北、基隆外海附近,顯示大陸地塊延伸到台灣之西側,而台灣部份地區尚未形成。於台灣早期白堊紀,由其孢粉組成反映當時的氣候為熱帶到亞熱帶之氣候,其植物社會為由濱海一帶的內環粉屬為主之灌叢林,逐漸往內陸衍替為以桫欏科樹蕨植物為主,裸子植物內環粉屬為輔的灌叢疏林,於林內或林間局部生長著草本的蕨類植物。
由台灣的化石記錄可以確定有白堊紀的地層存在,筆者認為不久的將來侏儸紀的地層也會被証實存在。

  結論:恐龍是一種泛世界性的分佈,由化石記錄台灣確實有中生代地層的存在,應該有可能發現恐龍的化石。可能發現恐龍的地點在那裡?可能位於台灣中央山脈東斜面的中生代之變質岩系中,亦可能位於中央山脈西面地下1600公尺或更深的沉積岩地層中。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