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一)
  從成長班合作教學切入,擴大創造性參與的可能
博物館頻道(二)
  以部落關係發展「家」的愛與歸屬─記2006電光部落暑期文化成長
博物館頻道(三)
 

動手織就這一件新希望工程─記2006卡地布部落暑期文化成長班

搶鮮報
   
  編輯語
 

史前館嘗試以「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進一步希望將推廣教育向外延伸到部落地區。消息披露後,接獲平日較無其他管道可取得補助之自發性組織、青年團體,例如在地學童照護成長班等申請,與館方進行合作辦理纖維創作教學,適時鼓勵、提供學童更多學習與傳續的可能,本期即以此製作專輯,彙整相關成果,提供大眾完整訊息。

「從成長班合作教學切入,擴大創造性參與的可能」是策劃關山鎮電光部落以及台東市知本部落分別提出以織布體驗、植物染及藤編、藍染為體驗教作的點狀教學的實驗計畫過程。

「以部落關係發展「家」的愛與歸屬─記2006電光部落暑期文化成長班 」記錄暑假期間,將每天呆在網咖裡打電動、到處亂跑,或是整天面對著電視的孩子們,帶入與史前館合作開辦的染織教學另一處天地,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部落以及學習阿美族的技藝。

「動手織就這一件新希望工程─記2006卡地布部落暑期文化成長班 」一文則是談及藉由與史前館合作的機緣,讓他們感覺到原來館方也很重視部落孩子的物質文化教學層面。對有心及熱情投入部落文化工作的在學青年來說,得到的不只有部落的認同,而是還有外界的重視與支持。

 
  史前館之美
 

 

遠從南投埔里地區特地到史前館來參觀的高玉英、高玉美姊妹,很高興母親洪春菊所留下來的織品,能夠在館內「豐美的織紋-台灣、東南亞南島民族染織特展」中展出,她們說母親當年擁有一身織藝,對織布的熱愛與投入,兒女們都認為太辛勞,現在終於體認到她的堅持有了回饋,有機會讓大眾欣賞到她的作品,母親應該會很安慰。

  博物館花絮
 


怎麼會是蹲在地上拉弓射箭?它要射什麼?事實上這是傳統阿美族人的智慧,以木頭、藤等為材料,設計陷阱機用來捕捉獵物,無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阿美族人擅長利用植物來表現,這些資訊從10月13日起,於史前館展出的「阿美族的植物世界」特展中皆可以一窺堂奧。

 
 

 
史前館電子報第93期 2006.10.15 
 

從成長班合作教學切入,擴大創造性參與的可能

 文 / 林頌恩‧圖/ 知本部落、電光部落提供


小朋友參觀纖維創作展場

  史前館透過「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展出纖維創作培訓班講師與學員的成果作品。展出期間,也希望藉由各項推廣教育活動與巡迴展,引發更多人喜歡、重視纖維與自己及社群的關係,在學習與傳續上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環。

  在教育活動上,史前館嘗試以展覽成果,進一步與臺東在地學童照護成長班等團體辦理合作教學,希望引發推廣教育的可能。臺東有為數不少照護在地學童成長的團體,如協會、青年會、學生會、教會等正式或非正式人民團體,長期以來於暑期或課餘夜間假日,或以課程、傳統技藝、文化教育等方式,守護並陪伴青少年度過成長的歲月。這項教學計畫一開始便將合作對象設定在這些較無其他管道可取得官方補助或企業贊助之自發性組織/青年團體,就是希望能夠鼓勵這些團體提供在地學童更多學習與傳續的可能。

詳全文▲TOP

 
 

以部落關係發展「家」的愛與歸屬
 ─記2006電光部落暑期文化成長
 文/ 周政治、林亞倫


學習竹炮製作

  今年暑假我人在部落幫忙做「尋找pakarongay」的工作(註),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學到了很多,我覺得其實做這種工作讓我找到了一個新的「家」,也幫部落的小孩找到一個溫暖的「家」,我所謂的「家」是指可以給予溫暖、關愛、鼓勵等。那種感覺是一些部落小孩子很難得到的,在這個「家」我的角色就是大哥哥,教導他們、訓練他們,在這兩個月給他們的關懷,讓他們已經了解什麼是愛與歸屬。

  這個暑假我發現,在部落的小孩很多因家人疏於照顧而因此叛逆,而常常在部落閒晃,開了成長班後我發現小孩子不再是如此,反而互相邀三五好友一起到成長班來,漸漸的大家對成長班建立了信任與歸屬感。

  詳全文▲TOP

 

 

動手織就這一件新希望工程
 ─記2006卡地布部落暑期文化成長班

 文 / 高智偉、高雅玟


小朋友來到史前館準備參觀特展

  呼!結束了今年的暑期文化成長班了,有些感想及建言。我是今年暑期文化成長班籌備及活動總召的其中一位,從開始的籌備到活動開始前,中間花了很多時間去構思今年課程的安排。今年文化成長班是我的第二次,從去年由學習者的角色到成為今年的活動總負責人,因為一句話的承諾與那份熱誠,使得我在課程上的安排想盡辦法,希望讓今年參加的學員能夠學到更多不一樣而又覺得不枯燥乏味的內容!

詳全文 ▲TOP

 
 

《最新活動訊息

教育活動:

  》本館

  • 10/15(日)14:00~16:00,圖手"印"像筆記本
  • 10/22(日)14:00~16:00,小小漂流木的創意-鑰匙圈。
  • 10/29(日)14:00~16:00,原住民珠繡頭帶。

特展:

  • 「原住民科學教育特展-阿美族的植物世界」,95年10月13日~96年2月16日,本特展由台東大學主辦,本館協辦,從原住民文化中找尋、印證現代科學的道理和知識,從科學的觀點來詮釋原住民文化。特展中以阿美族的植物世界為起點,從傳統建築、樹皮衣、竹砲、陷阱與童玩等。
  • 「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95年7月8日至10月29日 09:00~17:00。本館近年結合纖維創作培訓班研習,講師與學員以作品推出成果展覽。作品多以黃藤、樹皮布、葛藤及羊毛氈四項傳統自然材質為展現題材,融入參展者的當代創意,呈現纖維創作具有新鮮感的氛圍。
  • 「豐美的織紋─台灣、東南亞南島民族染織」特展,95年7月22日至96年2月 09:00~17:00。染織與族群生活、文化傳承意涵息息相關,本項特展藉由臺灣與東南亞地區南島民族的相關染織品,探索兩地族群之間織紋呈現的多元美感與差異。
  • 「狗的前世今生」狗年特展,95年1月30日開展,本館二樓迴廊。
    「狗」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動物,遠在12,000年前就已發生了。人類為了狩獵及居住安全守衛,而開始豢養某些具有家犬特質的動物,從東亞地區的灰狼(Grey Wolf )開始,將大野狼馴養為家犬。隨著人類祖先的傳播,馴養行為逐漸傳到了全亞洲、歐洲與美洲。而家犬的祖先隨著人類的腳步,做出許多調整與犧牲。成功的生存策略,使牠們適應現代文明生活而不致絕種,牠們是所有野生動物裡最大的贏家。

詳細內容公佈於本館特展網站

表演:

  • 「深情布拉姆斯三重奏」,95年10月21日(六) 19:30,本場音樂會為講演式音樂會,也就是音樂會中解說與演奏並行。從布拉姆斯之生平與音符中,找出愛情的元素,並進入150年前布拉姆斯的音樂戀情。運用多媒體展現作曲家的相關史料,帶領觀眾進入他的音樂思維,從他的音樂語言中透視其音樂內涵。
  • 史前館玻璃屋餐廳「午餐的約會」,於每週六、日下午12:30 為來館遊客營造一個悠閒且充滿曼妙音樂的感性時光。
  • 史前館「南島樂舞SHOW」演出時間為每週六、日上午10:00及下午3:00,地點於山之廣場或玻璃屋餐廳。

‧‧‧‧‧‧‧‧‧‧‧‧‧‧‧‧‧‧‧‧‧‧‧‧‧‧‧‧‧‧

2006年社教機構終身學習節 ─ 「臺灣好Young 享看 享知 享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文化,Young內涵」系列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時間
「踏上百年前的足跡」專題演講--
八通關越嶺古道的考古遺跡
95/10/21 (六) 10:00~12:00
老瓶與新酒:
青年與博物館討論會
未定
傳統,創新的基石-
原住民高中職學生祖先文物之旅
9月21日-10月28日

時時刻刻為您服務,24小時不打烊。電子化政府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浦忠成│主編:林建成│執行編輯:林娜鈴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