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美國費斯‧南達科塔(Faith south
Dakota)地區所發現的一隻命名為「蘇」的雷克斯暴龍化石,2004年於亞洲地區展開一連串的巡迴展覽(圖一),6,700萬年前流浪在北美地區的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是最後一隻居住於地球上最龐大的肉食性恐龍。這隻由蘇‧韓德森
(Sue Hendrickson)發現而命名為「蘇」的雷克斯暴龍,在美國法院的判決中,認定「蘇」為發現該處地上經營者所擁有。於是,該擁有者於1997年8月4日,在紐約蘇士比會場舉行拍賣。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基於「蘇」可提供許多對古生物的研究與教育考量,該館花費840萬美元買下了蘇,在歷經30,000小時整理「蘇」超過250根的骨頭與牙齒,且當這些骨骼整理完成後,菲爾德博物館另以非常精確的方式複製了「蘇」,提供全世界有機會可觀賞與研究「蘇」。
在「蘇」化石被發現之前,只有少量不盡完整的雷克斯暴龍化石出土。因此「蘇」的出現提供了許多暴龍對於生物演化的細節與行為研究材料,因此「蘇」被公認研究資料最豐富的一隻。
目前正於新加坡科學中心所展示的「蘇」化石,吸引新加坡該地學童對恐龍的高度興趣,許多的互動裝置,讓小朋友深刻瞭解到恐龍巨大身驅的成長,以及肢體運作的方式,尤其在經過古生物學者對暴龍「蘇」的研究中,提出了許多影響後來動物演化的發現。
在暴龍「蘇」化石中,科學家研究由暴龍演化為鳥類的一些重要發現,在「蘇」頭部發現大約六吋長,所謂「鐙骨」(stapes)的細小耳骨(圖二),鐙骨如同鉛筆般細小,是將聲音震動經由耳鼓膜至內耳。然而這樣嬌脆的耳骨在其他恐龍化石中未曾發現,因此也提供了科學家了解耳骨在恐龍與鳥類聽覺間的進化。科學家為了證實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陸續在「蘇」化石中找到證據,在「蘇」的骨骼化石還保留了第一分叉的叉骨(wishbone),這項骨骼解開了獸腳類的肉食恐龍(屬侏羅紀與白堊紀,前肢短小)演化至恐龍的子孫-鳥類的一項證明。此外,在恐龍身上的軟組織一般都沒有被保存下來,但在「蘇」身上所保留下來的骨頭顯露了胳膊與腿肌肉的證據,也提供科學家將似鳥的肢臂,從屁股到腳去重建比以前更精確的外觀圖。
此外,與鳥類演化不同的發現,也在「蘇」的骨骼找到包含一對位於第一環頸上的脊椎骨與後頭蓋骨,也稱為寰椎骨(proatlas
bones),這在一般雷克斯暴龍化石當中是很少發現,在鳥類也沒有這樣的骨骼。然而這類骨骼出現在雷克斯恐龍及古代的黑瑞龍上,幫助科學家挑出獸腳類肉食肉食恐龍至鳥類間解剖學上的轉化與演變過程。
「蘇」這樣完整的恐龍化石,提供科學家首次利用高解析度斷層掃描(CT),去建立雷克斯暴龍骨骼的內部細部立體圖,呈現出尾巴巨大肉瘤似骨蔓生溶合在「蘇」的脊椎骨,提供了恐龍化石明顯解剖學上罕見的細節特色,其中對於恐龍運動時的研究,利用「蘇」完整腳骨的分析,得到在暴龍「蘇」疾行的速度可能達到每小時15里的最高速。雖然對於現代人一般認為雷克斯暴龍速度相當慢,但比較同時代的恐龍來說,她的行速已相當敏捷,尤其在最近自然期刊的研究中,科學家認定一般雷克斯暴龍在快速成長期,大約在14-18歲間,科學家藉由「蘇」的骨骼與其它暴龍的化石,並由急速成長的高峰期判定雷克斯暴龍每日增加2.1公斤,進入大約5000公斤的巨獸(圖三)。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型陸棲肉食性動物,她的行動速度已經相當敏捷了。雷克斯暴龍雖然急速成長,但英年早逝的它大約在28歲時死亡,相對比較現在陸地動物來說,比非洲象來的短很多。
雷克斯暴龍「蘇」的發現,讓我們瞭解生物演化中的一些證據,在芸芸眾生的演化以及地球環境變遷之中,當時的一方霸主,也受到環境遽變下消失,生物演化的奧妙,仍值得我們繼續探討。這項由菲爾德博物館所提供的恐龍展將於近期巡迴臺灣進行展出。
(資料來源參考美國菲爾德(Field)博物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