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史與近代原住民族群的關係
-以巴蘭遺址材料所作的初步觀察 (一)
文‧圖/傅君
摘要
巴蘭遺址的考古發現,讓人直接聯想到有關台灣史前史與近代原住民人群與社會的關連性。巴蘭遺址的物質遺留如石板房屋的型制、室內葬葬穴、埋葬行為、及陪葬品等,讓人直覺地認為巴蘭遺址的住民與近代排灣群
有直接的關係,遺址的時間可能標示著一個該群由史前史轉化進入歷史時期的時間階段。本文以遺址出土的材料來討論目前台灣考古學與人類學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包括:研究者如何界定一個社群?這個社群如何發展、變遷?研究者能用什麼方法瞭解這個發展與變遷的過程?其社會文化理論以及方法論的基礎何在?本文的目的,在於對這些問題作方法論上的討論,而較不著重對巴蘭遺址材料本身作解釋。
一、巴蘭遺址的考古資料
民國92、93年間,筆者以及本館同仁李坤修先生受台東縣政府委託,針對本縣卑南鄉縣定三級古蹟巴蘭遺址作為期兩年的發掘研究。研究期間,在已發掘大約844平方公尺的區域內,研究人員發現一個聚落。聚落建立在海拔約600公尺、大約由西北向東南方傾斜的山坡面上。在發掘範圍內,研究者見到3至4條橫截此自然坡面的等高線,而發現的7座房屋遺跡也就大致座落在這些等高線位置上的平台上。
圖1:巴蘭遺址探坑及出土結構圖
|
在這7座房屋結構內部,研究者見到的內部結構包括:墓葬、火塘、屋柱、四面圍牆(殘存遺跡)、以及一些其他不明為何的結構區間。房屋的構材主要包括片狀黑色粘板岩的屋頂、牆面、墓葬側板、室內的地板面、火塘結構、柱狀粘板岩的構材等,以及灰色塊狀的片岩所構成牆面磚料。
發掘所見到的房屋遺跡,顯示原來的建築有四面圍牆,由板岩及片岩堆砌而成。其中,後牆為板岩及片岩砌成,呈圓弧形。在後牆的前方有板岩石柱遺構,疑為屋柱。而在後牆頂端,有片狀板岩的殘留,斜向向石柱的方向延伸。由此推測舊社房屋的屋頂由板岩片構成,斜向延伸,架在由石柱支撐的橫向樑上。在房屋中,後牆牆沿位置常見到二至三個不等的火塘位置。在房屋的內部,也見到位於地板面以下的墓葬葬穴。葬穴常見於房屋縱向的中間位置,通常一屋有兩座,左右各一。在7座房屋的遺跡中,我們見到這些的房屋大約呈長方形,縱深約有6公尺,寬約10公尺。
圖2:編號4墓葬葬穴遺物分佈側面圖 |
遺址出土的墓葬結構共有14座。這些墓葬出現葬房屋結構的內部,多數房屋各有兩座。墓葬有四周側板,以板岩石板構成,其中,除了四座墓穴為淺坑近乎長方體的結構,其餘10座墓穴略呈正方形,穴深自板岩側板最高點向下約一公尺左右(但以超過1公尺者為主)。墓壙內皆有人骨、陶珠、鐵環及碎片等遺物出現(例見圖2)。
此外,各墓側板的周圍存在人造結構,由塊狀片岩以及土壤構成,推測其作用一方面作為板岩側板的支撐,一方面也是房屋內部地面板岩舖面的基礎。
B1墓穴結構,由東往西看 |
在巴蘭遺址出土的物質文化遺留包括:陶容器碎片(絕大多數為碎片,截至目前為止,研究者尚未能拼湊出一個完整的器型),這些陶容器碎片,經李坤修先生就摻合料質地、陶色、型制等方面分析,以及台大陳文山先生就主要類型所作的岩象分析指出:從遺址出土的陶容器碎片來看,這些碎片(陶把、口緣等)的型制特徵,大約和同時間階段、或早於巴蘭遺址時間的花東縱谷史前文化遺址所出土的陶器有一些類緣關係;以其材料的質地來看,巴蘭遺址出土的陶容器碎片,其材料來源一類來自巴蘭附近山區,其摻和料質地以片岩岩屑、變質砂岩岩屑為主;第二類型材料來自海岸山脈利吉層地質,即摻合安山岩砂的陶,這類陶的材料來自海岸山脈的利吉層,分佈於卑南大溪溪口以北、郡界以南的範圍(註3)。
遺址的其他物質遺留包括鐵器碎片(環狀、尖形、刀形等)、石器(砥石、石斧、石錛、尖利型等,板岩石器多數出土石器皆作工粗糙,顯現金屬器時代特徵)、玻璃珠等。在生態遺留方面,研究發現包括熊、雲豹(疑似)、山羌、山羊、山豬等台灣山區的中大型哺乳類動物所遺留的骨骸,這些骨骸出土的位置大多數在火塘的位置。另外,由出土的碳14分析資料顯示,巴蘭遺址的時間大約在距今600年至1000年之間。
以上,簡單介紹了巴蘭遺址的考古資料。由巴蘭遺址出土的現象及物質遺留,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近代台灣的排灣族群。也由於巴蘭遺址的時間階段,和有被文字記載的該群群的歷史時期十分接近,也因此,我們很容易會聯想到巴蘭遺址的住民和近代排灣群間的關係。就目前所知,由於在現有荷蘭及日人遺留之歷史文獻中未見巴蘭的資料。因此,考古遺留便成為討論巴蘭遺址社會或討論其與近代原住民社會的關係時,唯一可以徵引的實證資料。
-
本文改寫自「2005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書面報告2006/3/4-5,台東。
-
近代台灣原住民族群作系統性的分類的工作始於日本殖民帝國領台時,所謂的「排灣群」包括現稱的排灣、魯凱、及卑南三族,是由日人森丑之助提出,詳見傅君2001:37
。
-
參考文獻
巴伐伐龍‧撒古流(Sakuliu Pavavalung)
n.d. 排灣族石板屋,空間配置。(未發表手稿)
陳瑪玲
2004 Saqacengalj聚落模式與形貌:一個舊社的考古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63: 50-91。
傅君
2001 台東縣史,排灣與魯凱族篇。台東縣政府。
蔣斌
1999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黃應貴編,時間、歷史、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381-421。
蔣斌、李靜怡
1995 「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67-212.
劉益昌
1995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 台灣風物 45(3):75-98。
劉益昌、吳佰祿等
2000 台灣原住民舊社遺址調查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Barth, F.
1987 Cosmologies in the Making : A
Generative Approach to Cultural Variation
in Inner New
Guinea.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2 Towards Greater Naturalism in
Conceptualizing Societies. In A. Kuper.
ed.,
Conceptualizing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2000 Boundaries and Connections. In
A. P. Cohen ed. Signifying Identitie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Boundaries
and Contested Values. Routledge Press.
p. 17-34.
Dobre, M. and J. E. Robb eds
2000 Agency in Archaeology. Routledge.
Kristiansen, K &
T. B. Larsson
2005 The Rise of Bronze Age Society.
Travels, Transmiss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rtner, S.B.
1984 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 1984,
pp. 126-165.
Strathern, M.
1992 Parts and Wholes: Refiguring
Relationships in a Post-plural World.
In A. Kuper ed. Conceptualizing
Society. Routledge Press. p. 75-104.
1996 Concept of Society is Theoretically
Obsolete. (M. Strathern and others.)
in T. Ingold ed. Key Debates in Anthropology.
p. 57-9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1996 Time, Culture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Reconfiguring the Social, Reconfiguring
the Material. In M. B. Schiffer ed.
Social Theory in Archaeology.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pp. 143-155.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