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巴蘭遺址的考古發現

國內第一個通過ISO認證的國立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從迷你「Takuban」製作回憶卑南族少年會所的訓練
史前館電子報第75期 2006.01.15 
   

 

從迷你「Takuban」製作回憶卑南族少年會所的訓練
文/林建成‧攝影/林建成、林娜鈴


憑著少年時深刻的印象,林仁誠細心地以工作刀削平竹管、竹片,慢慢地架起了建築結構。


塔古邦的製作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內部樓層、竹梯及設施一一設置完備。

完成的迷你塔古邦模型。

  Takuban(塔古邦)-少年會所是卑南族南王部落傳統的公共建築,每一位少年成長階段都有在此接受嚴格訓練的共同記憶,在這個「大家庭」的團體生活,也是學習當一名卑南族人應有的各項技能與基礎知識的地方。

  為著製作卑南族建築塔古邦,好讓年輕人有機會認識到傳統少年會所的教育方式,73歲的林仁誠連續幾天騎著車子在台東郊外找材料,好不容易於紅葉山區找到所需要的竹子、茅草,他下了很多工夫,憑著少年時期留下的深刻印象,細心地以工作刀削平竹管、竹片,慢慢地架起了建築結構,再將內部的樓層、竹梯及設施一一設置,每天工作數小時,終於搭蓋了一棟迷你的塔古邦模型。

  林仁誠表示,塔古邦與卑南族少年成長訓練相當密切,他回憶自己在14與17歲時曾經兩度在南王部落裡參與蓋塔古邦少年會所,那時候部落分為南北兩區域,彼此競爭,長輩會帶著少年們到山上找材料,大家分工合作蓋會所,大約一星期就可以興建完成。

  除了日治晚期因為戰爭關係停止猴祭等祭儀外,南王部落對少年的訓練一直維續不墜,林仁誠說,每年夏季的海祭過後到猴祭期間,少年們每天放學就進入塔古邦,學習各項規矩,例如「膽識」、「禮儀」、「服從」、「技藝」等,塔古邦就像是另一個家,由同級年齡稍大的「馬拉導灣」擔任「班長」負責訓練,每天會安排不同的工作,或替部落、族人服務並嚴格加以考核,少年的行為皆列入觀察,例如在路上碰到老人家要迅速讓開,自己站到路旁並打招呼,如果有重物必須主動幫忙,凡是表現不好的少年,晚上則會被「馬拉導灣」處罰打屁股。

  至於少年的技藝訓練,「馬拉導灣」會指導製作猴祭專用竹杖等手工藝,平時也利用夜晚講述鬼故事,然後在凌晨時分要求少年們經過墳場,進行膽識教育,另外也強調像摔角等技能,尤其是南北部落相遇時,經常會互相比劃一番,輸的一方無可避免要接受打屁股的懲法。

  林仁誠回憶起少年時期在塔古邦內的訓練情形表示,塔古邦內各項規定十分嚴格,頭目或長老有專用的指導位置,少年們都不敢逾越,「學三年,叫三年」,大家幾乎皆在被打屁股的陰影下度過,只要一表現不好,立刻就受罰。猴祭期間,在塔古邦內年齡層晉級也要接受打屁股洗禮,他記得最高曾被竹杖連打了三十次。「雖然如此,少年們都認為是應該的,每個人都在學習服從,因此以前很少聽到卑南族青年人做壞事」。

  在塔古邦受訓還必須遵守不准抽煙、喝酒和與女孩子交往的禁忌,生活像是一般軍事管理,通過訓練期後晉升為「米亞布旦」,再接受狩獵技能考驗,升上「萬沙浪」級,就表示已經成年,自然除去相關禁制,得以交女朋友、結婚生子。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