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文化公園植栽規劃之淺釋
 

東排灣族傳統住屋與植物的關係(上)
台灣考古相關網站簡介
史前館電子報第70期 2005.11.01 
   

 

東排灣族傳統住屋與植物的關係(上)
文/鄭漢文 圖/鄭漢文.廖聖福.林佳靜


完成後的排灣族家屋

  「在以前,如果能蓋一間家屋,那是一輩子的光彩,是件了不起的事啊!」--賴房(註1)

  排灣族分佈南台灣的廣闊區域,建材的使用受到地域性的影響而有所差異。基本上,可分為兩種基本的型態:一是以石板建造而成,不論牆砌、庭院、屋頂全部以石材表現。大門開在正面偏右或偏左的一邊。入口極小,須低頭始能進入,但入內則豁然開朗。北、中排灣屬之。一是以木板或石板為牆面,屋頂則全部覆蓋茅草。南排灣、東排灣族屬之。東排灣族除了木板牆面以外也用了茅草或東部特有的卵石為牆面或牆基底座。

  東排灣族的分布從北太麻里溪一路南下至安朔溪,並以中央山脈稜線為自然的屏障。部落間的傳統領域各以河流、山脈或陡峭的地形為界,居住型態少則20多戶,多則上百戶的集居型態。東排灣族的傳統建築依起居生活的重要性可分成家屋、工寮(tapau)、獵寮及其它公建築空間如瞭望台及進出部落邊界的地方等。家屋是主要的居住空間,工寮則是山田經營時,用於存放耕作用具、休息炊事及遮風避雨的場所;獵寮則是獵戶為捕抓野生動物,深入山林臨時搭建的簡易建築,用以短暫露宿或燻烤捕獲的獵物之場所。

  排灣族的"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單位,而家屋與家名是家的物質基礎與象徵。頭目階級的家屋,尤其是輝煌家系的代表,常在簷樑、門扉、屋柱上均有雕刻,主題以人像、人頭、百步蛇紋等最為常見。屋內柱子經常雕刻男女祖先像,可以細數頭目家歷代祖先的尊貴與光榮。

  當部落宅地或耕地不足或遇有糾紛時,頭目或頭目家族的人,會帶著自己的部眾尋找新的居住地,基地的選擇多半以靈狗的行為作為選址的暗示。最典型的一如高士佛,Kuskus就是「狗耙地」之意 (註2)。頭目選定位址,即在位址上插上一枝新砍的枝條,或以手杖插上。由村民負責頭目家屋的興建,之後各家屋陸續興建時,則都順著地勢,並以太陽起來的方向做為家屋的座向。

  家屋的創建,代表著一個排灣族人聚居生活的部落的形態,逐漸在曠野山林中形成、興旺的開始。家屋的內部以地板為界,地板上面是活人生活的空間,也就是家庭成員生活的地方;地板以下是墳墓,為埋葬死人的地方,也就是家族成員安息的地方。

空間的選擇

  家屋經常是一個族群最具體、最固執、最具支配性的特性之一。到過峇里島的人,不禁會訝異於導遊所說的:「任何建築物都不能超過椰子樹的高度」。自1976年的法規規定以來,迄今一直被遵行;即便各國財團隨著觀光的需求湧入,仍然不能打破這個規範。不禁我們要問,到底是什麼力量能讓這個規定成形與運行?

  其實這也無需訝異,在排灣族的傳統建築裡,不只有著「山頂上不能蓋房子」的禁忌,也從沒有一棟建築物高過一棵樹;其不但如此,甚而順著斜坡下挖,挖出來的土方做為舖平前庭之用,挖出來的石頭做為堆砌住屋的短牆或牆垣。

家屋的結構與用材


立中柱

簷板

椽與桁

  家屋的類型不僅與社會制度有關,也指涉了當時盛行的生產方式,不同時間與地方的歷史和文化差異,而其存在的真正形式,顯然會隨著地區、氣候、文化和材料而變化。

  傳統的東排灣族家屋構造區分為主屋與前庭兩部分。主屋為矩形縱深式平面,以掘穴砌邊牆的方式構築側壁及後壁,前壁則以木板組立而成。基地不論開挖山壁成畚箕形或立於平坦地,皆沿開挖面或基地邊界每隔一定的距離豎立厚木板為柱,柱間則穿以竹條或木板以為壁體,而前壁亦以木板組立,使屋身之構造成柱樑系統。屋頂為雙坡式茅葺,其樑皆直接跨於板柱之上,椽板之上屋頂敷面材料則為茅葺,茅草壓竹固定,其前後坡之比約為三比一。

  家屋室內分前後兩室,前室是寢室,後室是烹飪及家具收藏處。室內設有爐灶。地板的石板下挖豎穴,四周舖有石板,家族內的死者全以蹲踞姿勢埋在裡面。單入口,穀倉位於最內側,其前緣為主柱,主柱承接之主樑落於穀倉前緣,且為全屋最高點,寢床大抵位於兩側而成連床或統舖。建材則以板岩、變質砂岩與木材建造的不對稱山牆式建築。變質砂岩主要用於堆砌厚約60cm的畚箕形家屋基礎,板岩則做為地板、墓穴、靈龕、寢台、內部隔間及建築上的細節;木材則用作樑桁、門、窗、木柱及簷板雕刻等。

  樑、柱是家屋的主要結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柱子就是中柱(tsukes),中柱是掛山羌、山羊角的地方,是神聖的柱子,不可以隨意加以綁、釘。另外兩根用於支撐第一橫樑的兩根矩形的柱子,稱之為pelem,亦即具有靈力的柱子。除了石牆內四排的柱子之外,石牆外側亦需要短柱斜撐室內的柱子,並形成雙坡式側牆的支架。


楓香

櫸木

八丈芒

烏心石

   柱子的選擇,多半以耐腐、堅韌質地密緻的樹材加以削製成板形或圓柱形,並用火燻烤表面使之炭化後,再行埋入土中30-60cm 。適合做為家屋柱子用材,包括台灣櫸、錐果櫟、相思樹、烏心石,另外較為粗大的土蜜樹、小葉桑、羅氏鹽膚木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橫樑是橫跨柱列空間,並做為搭建屋頂桁架的主要結構,其選材則以樹幹通直,且比重輕的樹材為宜。宗柱上的橫樑稱之為kuvlunga sialangan。Kavulungan也就是最大的意思,百步蛇、北大武山,長嗣則稱之為tjavulungan。在東排灣族的傳統領域裡,則以普遍分布的楓香、台灣榿木、山黃麻、白榕的支柱根或晚期栽植的杉木為主。在所有橫樑當中,除了主樑之外,簷板則兼具門面雕刻及與前排柱子搭接做為住屋主結構的功能。因傳統上頭目、貴族常以人頭、百步蛇及陶甕為主要圖紋,常民有重要貢獻者雖可雕刻,但以一般生活素材為主,簷板因此也象徵者家屋成員及其社會位階,同時也演化出簷板不能用籐加以綑綁的禁忌。

  樑柱的主結構成形之後,則以約每半公尺的間距,以長枝竹(navunavuk)三支一組的方式橫綁於樑上做為椽架(tekong);之後再以八丈芒莖(viyak)三支一組的方式構成桁架,橫綁於椽架上,至此家屋整體的骨架終告完成;接著先進行側牆、屋頂的茅草披覆,並將茅草綁在八丈芒上,並以較粗大的竹子壓覆屋頂茅草並加以綑綁固定,家屋的外觀也就完成。


傳統展示屋柱子及空間配置平面圖

註1.北里村長老,男性,年齡70歲,具傳統住屋興建與社群生活之相關具體經驗。

註2.早年的大鼓社(今遷到土阪),相傳頭目的手杖至今已長成數人合抱的大樹。

(本文作者為台東縣金峰鄉新興國小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