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腳樹─卑南文化公園原生植物 |
山芙蓉─卑南文化公園原生植物 |
杜虹花─卑南文化公園原生植物 |
文殊蘭─界標植物
|
卑南文化公園的植栽為史前自然環境展示的重要一環,所選樹種需為台灣原生植物,並以台灣東南部地區之特有或具重要生態意義的植物為主。史前館於籌備成立之初,即委託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研究所的李瑞宗博士進行卑南山附近的原生植物調查研究,並設置原生植物苗圃,實際栽培公園備用植物,以期盡可能恢復卑南遺址的自然植被。調查結果,自卑南山頂而下,至卑南文化公園的河階地,西側山稜的森林植被,為黃連木─台灣海桐群叢。地被植物以台灣蘆竹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海棗的生育,數量約為10~20株左右,應為昔日海崖植被之殘餘。東側山稜之森林植被,為黃連木─刺裸實群叢。地被植物亦以台灣蘆竹為主,較為特殊的植物是台灣刺楠、刺裸實、糙葉樹、魯花樹,明顯地含有海濱植物成分之特性。而山谷的森林植被,種類繁多,覆蓋度大,以榕─楠種類為優勢植物,可為幹花榕─葉楠群叢。地被植物以觀音座蓮、山棕、玲樹藤表現出亞熱帶鬱閉河谷森林之面貌,此區同時可為植物演替達到近極盛相之代表。(李瑞宗,1993)
植物與文化的關係,文化是一個民族或一群人為適應環境而產生的固定因應方式,一方面是適應環境而產生的結果,另一方面卻也成為適應環境的一種手段(劉益昌,1992)。如為了禦寒而穿衣,為避風雨而建造房屋,為延續生命而採集、生產食物,也為了達成上述這些行為而製造工具,而不同的自然環境也會孕育出不同生活方式與思想體系的民族。近年來民族生態學愈受重視,有更多的學者加入研究的行列。所謂民族生態學(ethnoecology)的定義是當地居民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所有研究,包含一些子科學如民族植物學(ethnobotany)、民族昆蟲學(ethnoentomology)、民族動物學(ethnozoology)(Martin,1995。轉引自劉炯錫,2000)。史前卑南文化與現今台灣原住民的直接關係,尚待更多的考古資料研究,但基本上卑南文化與原住民間應有深厚的關係這點是獲得大多數學者的肯定。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極深,也累積了諸多應用自然的生活智慧。因此卑南文化公園的植栽將藉由台灣原住民民族植物的研究與栽培,重現原始部落的生態智慧,並提供學校環境教育之場所。
卑南文化公園植栽規劃的目標為呈現兼具自然與文化的生態公園,同時為考量遺址地下遺物分佈之疏密,採用草坪、疏林、密林方式,同時順應公園沖積扇之地形依植物自然分佈情形進行分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