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考古遺址的背景與文化內涵
 

簡述南科考古遺址的後續發掘工作
博物館邁入社區的一大步-記史前館與正興文化館的結盟
 
 
 
 
史前館電子報第67期 2005.09.15 
   

 

南科考古遺址的背景與文化內涵
文/李德仁輯‧圖/南科考古隊


南科遺址分布圖

前言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考古始自民國85年,園區內共發現有25處考古遺址,配合開發而進行發掘的地點共有15處之多。涵蓋的年代相當久遠,出土遺物相當豐富;為讓國人了解與認識該批文物的文化內涵,體認維護珍貴文化資產的重要性,南科考古隊於是在考古辦公室旁闢建了南科文物陳列室,以圖片、遺物的展示為主,輔以文字說明,並提供導覽解說,方便國人到南科參訪。

南科考古遺址的時空背景

  臺南科學工業園區座落於臺南縣新市鄉、善化鎮及安定鄉之間,開發面積約有一千公頃;由於地屬嘉南平原南側、曾文溪及鹽水溪兩溪流間,受河流洪泛影響,堆積迅速,以致遺址深埋地下,不易發現,考古工作自民國85年開始,因調查、或因工程監測、或因主動鑽探,考古遺址即不斷被發現。至今園區內共發現有25處考古遺址,配合開發而進行發掘的地點共有15處之多。依據定年資料,南科及其鄰近考古遺址所涵蓋的年代,最早可上溯至距今 4800 年左右,至晚則可晚到距今約200年左右;在這長達4500年左右的時間範疇中,不同時期的考古遺址所顯現出來的文化內涵遺留都各具其時代特色,大致上可概分為6期考古文化,各期又可作若干細分:


南關里遺址出土全犬遺骸

右先方遺址出土甕棺葬具

三抱竹遺址出土墓葬群

一、大坌坑文化

  出自園區東北角之南關里和南關里東兩處遺址。皆為定居性的聚落,面積可達3~5公頃。當時已有農業,除栽培稻米、小米等穀物外,也開始養狗,並廣泛利用海洋資源,魚、貝等海洋性生態遺物相當豐富多樣。大量使用產於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製作石器,充份顯示當時優異的海洋技術、知識及性格。陶器質地以紅褐色泥質陶、暗紅褐色夾砂陶為主,器型有罐、瓶、豆及蓋等,器表上常施加劃紋、繩紋、彩繪以及貝印紋等。另外也見有豐富之貝器,包括貝刀及各類飾品。使用木棺作為葬具,葬姿主要採頭向南之仰身直肢,墓葬中男女成年都見有拔牙;而由出土的穿孔人牙及有箭鏃殘留的遺骸來看,當時已有馘首爭鬥等行為。

二、牛稠子文化

  依據遺物特徵和測定年代,園區內屬於牛稠子文化的遺址,可分為兩期:

1. 鎖港期(距今4200~3800年前)
以澎湖鎖港遺址為代表,園區現僅於南科一路、二路間之南科南路161KV
管線工程覆土中有零星發現。出土的器物主要以以紅褐色中或粗砂陶為主;器表由粗繩紋轉變為細繩紋是本期最大的特色,但彩繪、折肩器型持續存在。比較其它遺址可知,當時臺灣西南部聚落數量已增多,並開始出現地區性的差異,包括有恆春半島的墾丁相、鳳山丘陵以泥質紅陶為代表的鳳鼻頭相,以及以嘉南平原及澎湖群島為主要分布範圍之鎖港相。

2. 牛稠子期(距今3800~3300年前)  
年代較鎖港期稍晚,園區僅見於右先方遺址,同樣有稻米、小米和豆類等農作物,貝類等海洋性生態遺物似已趨減少。右先方是園區石器出土數量最多的遺址,不僅見有大量的橄欖石玄武岩及板岩質地的石器,也出土了為數不少的磨棒等製作工具以及大量的廢料。石器應是在當地製作或加工,製作技術也更加純熟,器表多通體加磨且器身更趨細薄。在陶器方面,以夾雜高密度中粗砂的紅褐色陶為,另見部份泥質紅陶,及極少量的灰黑陶。器型有罐、瓶、甕、缽、豆等;器表主要為素面,施加繩紋的比例低,但器表常塗上黑色彩。在埋葬行為上,已開始使用大甕埋葬嬰兒遺骸,多採橫置、甕口朝南;主流葬式與前期相同,採頭向南之仰身直肢葬,未見葬具。成年遺骸見有拔牙的證據,而玉環取代了貝器成為主要的裝飾品,同時也出現灰黑色泥質陶環,但未發現作為陪葬。

三、大湖文化

  大湖文化以灰黑陶的出現為其特色。年代晚於牛稠子文化。依其時間先後,可以再細分為大湖期、烏山頭期及魚寮期。

1.大湖期(距今3300~2800年前)
發現於園區右先方南二遺址以及道爺南遺址東側下層。石器數量大減,橄欖石玄武岩石器逐漸趨少,在陶器方面,灰黑陶的比例逐漸增加,主要器形有罐和帶沿盆等。本期陶器最大的特色即是在口緣以及頸折下方會施加各式篦劃紋;但素面紅陶仍佔有相當的比例,同樣器表也見有施加黑彩。埋葬行為上,同樣見有甕棺,但罐體轉成直立狀,壙穴不深,葬式主要為仰身直肢葬,頭向多朝北而與先前頭向朝南的情形有所不同;偶見有礫石覆蓋臉部之儀式行為,部份墓葬見有陪葬陶容器。

2.烏山頭期(距今2800~2000年前)
園區共發現有三抱竹遺址等15處烏山頭期遺址,為園區各文化期中遺址數量最多者。但遺址的面積,除三寶埤遺址達10公頃左右外,其它規模皆不大,約在 5公頃以下。石器數量較前期劇減,最具特色的石器是以砂岩精磨而成的巴圖型匙形石斧。陶器有容器、紡輪和網墜等,主要為灰黑質地,但陶環則以泥質紅陶為主。墓葬方面,仍然使用陶甕埋葬嬰兒;深度極深,多達70公分左右,部份見有棺木痕跡;墓葬少見裝飾物品的陪葬品,反而普遍在部分墓穴上方,放置可能用來盛裝食物的陶容器,部分墓葬陪葬與性別分工相關的工具,如在石頭埔遺址,男性墓葬以網墜陪葬;而在三抱竹遺部分之女性墓中則陪葬紡輪。三抱竹、五間厝南遺址尚出土無頭墓葬,反映了馘首行為。也見成年拔牙之風俗。

3.魚寮期(距今2000~1800年前)
以新近在嘉義縣太保市所發掘的魚寮遺址為代表性遺址。園區僅於三抱竹
遺址中層一灰坑內出土有相近年代的遺物。陶器質地不再以灰黑陶為主,紅褐陶同樣佔有相當比例。灰坑中見有貝類、獸骨等遺留。由其它相同時期的遺址,如魚寮遺址來看,此期器型有卵體圜底瓶、外翻緣盆等,與烏山頭期相類似,但部份球體圜底罐則又有蔦松文化的色彩;石英砂岩精磨的巴圖型石斧仍持續使用;但魚寮遺址常見之硬頁岩石錛,則與前期有所不同。

四、蔦松文化

   蔦松文化已進入鐵器時代;鐵器出現,石器消失為其特色。可再分為三期:

1.鞍子期(距今1800~1400年前)
遺址面積大者如道爺遺址,規模近8公頃,而三抱竹、右先方、五間厝南等地點則僅見零星灰坑遺留,範圍極少超過 1公頃。生態遺物數量大增,主要見有稻米、薏苡等,而三抱竹及右先方另見有豐富貝類遺留。石器幾乎不見開始出現鐵製工具。陶器也有大的轉變,以素面紅陶為主,其中夾雜粉白碎礫之近泥質陶為本期所特有;器形以罐為主,另見有人頭形陶偶。在墓葬方面,甕棺已消失,但在道爺遺址中常見遺骸下方以碎陶片舖陳,此一葬俗在台灣極為特殊;大部分葬式採頭向北之仰身直肢葬,陪葬品除了陶容器之外,還有鐵器和玻璃器等飾品。

2.蔦松期:(距今1400~1000年前)
園區內之五間厝、道爺南、柑港等遺址皆屬此一時期。生態遺物與前期道爺遺址相同,但數量上更為增多,但僅柑港遺址見有貝類遺留。大部分工具應為鐵製,見有魚鉤、槍頭、箭頭等。陶器以素面夾細砂紅陶為主,器型上開始出現紐、矮圈足等附件。另見有陶支腳。墓葬中以頭向北之仰身直肢葬為主,不見舖陶群。除了容器、鐵器、玻璃珠外,另外開始以骨環、陶環等作為陪葬品。

3.看西期:(距今1000~500年前)
看西文化期不見於園區內,但在園區西南側外圍的多處地點,如看西、大洲、八角寮等可能屬於這一文化期。其中看西遺址見有豐富的貝類。同樣少見石器;陶器都與前期相似,以紅褐色細砂陶為主;器型也雷同,僅在口緣、紐等處有些微變異,部份器表見有貝印紋。

五、西拉雅文化

  依照文獻紀錄,台南平原為原住民西拉雅族主要活動的區域;園區恰位於該族目加溜灣社和新港社間。近年在園區西南側的大道公遺址發現此一時期高密度的遺留;另外北側的五間厝北、五間厝和五間厝南等地點之上層也見有零星灰坑分布。在器物方面,除延續使用先前蔦松文化的紅褐色夾砂陶外,另外透過交易取得各式硬陶和瓷器。而陶支腳也轉為稜柱形;鐵器數量增多;利用鹿角雕刻穿孔與玻璃珠、環作為飾品。

六、明清漢人文化

  台南是漢人最早進入臺灣開墾的地方,自明末起,移民數量即逐漸增加。在園區內漢人文化的遺留主要見於木柵遺址,另外在石頭埔、道爺、道爺南、三抱竹等也見有零星遺留,年代大都屬於清朝早、中期。這類遺址中常出土有糖漏等紅褐色厚胎硬陶,反映當時已進行甘蔗等經濟性作物之栽培;其它的陶瓷器也呈現與史前時代完全不同的風貌,主要包括:安平壺、青花瓷、厚胎硬陶等。墓葬方面則利用三合土製作槨室,其內置放木棺,周圍則填塞白灰、碎貝等,道爺遺址另見有一大型磚砌墓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