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法與遺址保存
 
雞年談雞‧二則雞的神話傳說
連結的擴散
 
 
 
 
史前館電子報第52期 2005.02.01 
   

 

雞年談雞‧二則雞的神話傳說 張至善


苗族鳥紋繡片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品
編號:20043000001
尺寸:30cmL×14cmW
材料:棉、絲
功能:女子禮服上的衣袖裝飾
採集地:貴州省台江縣台盤地區
本繡片為姑娘禮服上的袖飾,此類禮服在參加大型節祭或新娘出閣時才會穿著。繡品上鳥的頂上有冠,身体圓壯,翅如捲蕨,造型似雞非雞,似鳥非鳥,非常有趣。

  「在布農族有個關於雞的傳說故事,說明了雞可以替人們報時的緣由:在很久很久以前,布農人是沒有分時辰的,因為根本不知道天什麼時候亮,什麼時候該休息,這樣的生活實在太不方便了,於是有一天老人們聚在一起,想替族人想些辦法。

  老人們回想起在白天和夜晚時,時常可以聽到幾種鳥的鳴叫,有一些鳥好像比較特殊,總是會在固定的時間鳴叫,但因為不確定,便把所有的鳥都請來,來聽聽看究竟它們是在什麼時候鳴叫,是不是可以幫布農人約定作息時間,讓大家能過正常的生活。

  結果發現在白天時,雞和另一種鳥總在固定的時間鳴叫,當天快亮時雞又會再叫一次,為怕聽錯,又請所有的鳥再叫一次,果然還是它們最準時。到了凌晨時雞又叫了,叫了幾聲後天便亮了。

  老人請這兩種鳥來到部落,他們給雞命名為tuluk,另一種鳥則命名為saik-vang,saik-vang還告訴布農人說「雞是哥哥,我們是兄弟呢!」

  老人請雞留在家裡,由人來飼養或在住家附近尋找食物,saik-vang則繼續留在山裏面,但也希望請它到有人工作的地區活動,以便提醒族人的作息時辰。

  這兩位鳥兄弟遵守布農老人的命令,從那時起,布農人便按照它們的叫聲正常的生活了。

  無獨有偶的,在中國大陸西南的少數民族「苗族」也有個關於雞報時的神話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二個太陽和月亮,但一一被射下後,天上僅剩的一個太陽和月亮因害怕而躲起來。天地黑沈沈的,人類不能生活,萬物也無法生長。為了呼喚日月,人類請馬、牛、狗、貓等動物輪流去叫,但都沒有成功。最後找到了長有美麗羽毛和天生一副嘹亮嗓子的公雞,才把太陽和月亮請出來。從此萬物復甦,人們安居樂業,世界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公雞再一次拯救了人類,也同時成了司職時辰的神物。


參考文獻

方有水 印莉敏 1995 《布農傳說故事及其早期生活習俗》 南投縣。玉山國家公園出版社。
資料提供:江涵真小姐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約聘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