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三和文化的人形工藝(下)蹲坐的勇士骨角雕器

藏品放大鏡

  新進藏品介紹:1982-2013年的賽夏族服飾

博物館頻道

  「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503期 2023.11.15

「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文‧圖/高麗英

結合特展與文本的走讀路線

  2023年辦理「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活動,正值南科考古館推出「與土地共舞─自然與人共譜的臺南特展」,展覽以自然史變遷研究、考古出土文物與歷史文獻資料為基礎,結合《與土地共舞─發掘臺南人文與環境古今事》科普繪本精美寫實的繪圖,演釋臺南地區從兩萬七千年前迄今的自然環境變遷與歷史人文發展,帶領觀眾瞭解史前時代到現代,人類在不同時期面對環境變遷,如何適應並進而持續發展更豐富的文化,可以看見環境與人交互影響的不同面向,以及當前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從而引發觀者對與未來永續共存之道能有更深切的思考。

「與土地共舞」特展導覽解說

  「史前餐桌」活動結合文本裡頭臺江內海遺跡七股潟湖景觀,藉由戶外走讀踏查,深入瞭解臺江內海四百年來逐漸淤積陸化的演變過程、潟湖與沙洲獨特的生態環境、養殖產業的方式與過程;透過蚵田採收、傳統捕魚技術「扳罾」、烤鮮蚵等體驗活動,加深民眾對活動的共感與印象。並以特展導覽解說讓民眾從中瞭解過去與現今自然環境的差異,以及飲食資源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最後利用「旋鑽器」體驗史前人鑽貝活動,進行貝殼項鍊DIY,為活動畫下句點。期待以兼具視覺、聽覺、味覺與手作的豐富性體驗活動,讓民眾享受一場融合自然生態與博物館的體驗之旅。

古早捕魚技術「扳罾」體驗

從自然環境變遷思考永續共生之道

  七股潟湖是舊台江內海的遺跡之一,由於過去數百年來曾文溪的改道氾濫,導致台江內海逐漸淤積為陸域,形成現今由青山港汕、網仔寮汕與頂頭額汕等沙洲與陸地海岸所圍塑的水域,當地人稱為「內海仔」。潟湖是陸上魚塭與七股海域的緩衝水域,在海水與淡水交互作用下,享有海陸兩域的營養源,擁有豐富獨特的生態環境與水產資源,提供候鳥作為過冬的棲息地,也是在地漁民發展生態觀光與養殖產業作為生計的所在。

網仔寮沙洲生態解說

  活動地點來到七股海寮碼頭搭乘遊船,沿途可欣賞沙洲景觀與自然生態,透過導覽員娓娓講述七股潟湖形成的緣由與歷史背景,外海(臺灣海峽)與內海(臺江內海)的差異、地名「鯤鯓」的意涵,讓大家彷彿置身在過去的臺江內海,有更多不同的想像。

  由於氣候極端化及溫室效應的影響,十多年來沙洲以每年廿公尺的速度內縮,七股潟湖面積逐漸縮小,嚴重影響七股觀光生態產業與養殖產業的未來。導覽員為在地漁民,對於潟湖日益淤積陸化的環境改變有更深刻的感受,也向大家分享漁民為了環境永續所做的努力。漁民除了採用環保材質蚵架、利用雨水回收及太陽能板等方式,致力打造具環保特色的養殖業,更期待藉由休閒觀光產業傳達環境保育觀念,讓民眾在飽覽潟湖的美景與風貌之餘,同時能瞭解潟湖環境的現況,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

  過去曾文溪氾濫改道,加速臺江內海陸化,使得海岸線迅速向西推移,原本的39 個內海港口逐一失去功能,臺江內海消失後,安平港也被高雄港取代成為南臺灣對外貿易最重要的港口。七股潟湖是臺江內海遺跡之一,如今也逐漸內縮陸化中,環境變遷在人為的影響與大自然的力量之下,從來沒有靜止不動,時刻都在進行,而人類對環境所做的努力亦或是破壞,產生的結果也只能留待時間印證。

規劃符合SDGs目標的教育推廣活動

  自2020年起,博物館正式成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策略夥伴。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關注其中三個SDGs目標:全球的健康與福祉Global Health and Wellbeing)、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陸域生態Life on Land),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與高漲,博物館也紛紛以不同方式呈現如何推進永續發展議題,包含展覽主題、展示素材、建築空間、資源利用、教育推廣活動等。

  本次活動與在地社區企業合作,以SDGs可執行的目標規劃走讀活動的內容。由業者以數十年在地生活經驗與養殖業經驗,詳細講述屬於七股在地特色的故事、潟湖的生態美景,以及養蚵的過程、養殖方法等,同時說明並傳達環境生態永續理念,是較為深度的食農教育體驗。

鑽貝殼DIY活動

  活動目的除了讓民眾瞭解在地文化的多樣性、全球目前面臨的現象,對環境社會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個人的責任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採取相關的行動,例如減少浪費、節約能源,協助逐漸實現SDGs目標。博物館不僅是歷史文化傳承的場域,未來亦持續結合當代議題發展相關教育推廣活動,更期待透過結合各單位團體,擴大實踐SDGs目標的影響力。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組員,2023年「走讀一日學‧史前餐桌:跟著史前人靠海吃海」規劃及執行)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蔡志忍│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