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舞蘭社墓葬新發現
 
博物館和文化產業
都蘭山行記
 
 
 
 
史前館電子報第48期 2004.12.01 
   
 

都蘭山行記 文/馮煥光

仰望山形如臥佛
高聳入雲多傳說
前人遺跡今猶在
過往今來自揣摩

  2004年10月30日,史前館遺址公園組舉辦了一場登都蘭山活動。這場活動是在一個非常晴朗的天候下成行,天空一片蔚藍,沒有冷冽的東北季風,二十餘人乘著小巴直驅都蘭山登山口。響導廖勝富老師在小野柳稍事停頓,以遠眺的方式,一一介紹都蘭山系從南到北的劍山、聖山普憂瑪卑南族祭台、鞍部至主峰三角點的地形地勢,做為此行所有學員走向山的初步認識。


都蘭山岩壁

  登山口位處一片平緩的山坡臺地,東管處在此建設一座木造平檯,極目四望,東海岸曲折有緻的腰線,顯得這麼地豐腴有度,雪白的浪花,猶如隨風起舞的裙襬,台11線就像是繫在腰際間的一條銀白彩帶,這邊是綠,那邊是藍。都蘭山呀!您靜謐表情,雍容的氣度,仰望您,不禁自覺渺小且生敬畏之心呢。

  東管處除了在登山口構築一座眺望平臺之外,登山步道也做了一番整修,工程單位採用生態工法,沿途鋪設枕木,並以最小的擾動方式,讓來此登山的同好獲得最大的便利。或許這項建設可能帶來不同的評價,但就個人的觀點:「讓生活在這周遭的人有一條便捷的登山步道,讓登山不再需要煩瑣的準備,隨興而至,可以洗滌塵囂,可以徜徉蒼翠山林,可以舒解身心疲憊,可以釋放,可以舒緩,可以健身。雖然,可能帶來破壞,但總不能因噎廢食吧!教育不也是需要提供場所讓大家共同學習成長的嗎?」

  八點五十分,大夥拾級而上踩著剛完工的原木階台,心中有著無比的暢快,清早空氣中特有的山嵐之氣迎面撲來,像是啜了一口濃鬱的咖啡,精神頓覺舒爽。此時,樹梢傳來啾啾鳥鳴,歷經一番搜尋,終於發現一對「大卷尾」正佇立在「山黃麻」的枝頭上,昂首高唱。老師說:「卷尾科的鳥類可分為大卷尾、小卷尾與灰卷尾三種,大卷尾與小卷尾的差異在於(1)聲音:大卷尾的叫聲是嘰卡啾、嘰卡啾。小卷尾的叫聲則是九~九~九。(2)羽色:大卷尾全身黑色而有光澤,小卷尾則泛有藍綠色的光澤。(3)體型:大卷尾體型較大。(4)大卷尾腹部有不規則的白色斑紋。(5)棲息地:大卷尾喜棲於山區之闊葉林帶,小卷尾則出現在平地樹林或農耕帶。

  至於「山黃麻」就更有意思了,向陽樹種山黃麻是開闊地或崩塌地的先驅樹種。當森林遭受破壞或崩塌之後,山黃麻便率先在這塊土地上著根生長。它的種子會蹦裂四處飄散,埋在土裡等待下次的發芽機會,種子可以歷經一百年不腐敗。當山黃麻在崩塌地或開闊地著根發芽成長後,會帶動其他林木的生長,使這片土地再次發展成為蓊鬱的森林,這時山黃麻的生命也即將步入終點,這個過程大概需要一百五十年的時間」。自然界的奇妙生態以及山黃麻的偉大,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讓我們驚覺眼前景觀的形成,豈是一朝一夕!

  陽光穿透樹梢迤灑而下,像一條金鍊,看見陽光,才知天氣依然晴朗。前方透光處有三棵蛇木比肩而立,老師說它們是親戚,原來它們各有不同的名字,其中一棵為台灣桫欏,另二棵是筆筒樹。這看似幾無差別的植物,老師卻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他傳授了幾個辨別方法:(1)台灣桫欏葉子枯萎後,不會掉落,會懸掛在樹幹上,就像是穿了件裙子,筆筒樹則否。(2)筆筒樹傳說是蛇的祖先,所以樹幹上有蛇鱗斑紋,台灣桫欏則無。(3)台灣桫欏的葉柄是黑色的,筆筒樹的葉柄則呈鵝黃色。


阻路蜈蚣

普悠瑪祭台

三角點

  邊走,邊看,邊聽,終於上了都蘭山的稜線,稍事休息,前面的路還很遙遠,難度也會越來越高。一隻十來公分長的大蜈蚣橫在路中央,阻住了我們的去路,大夥兒拿起相機一陣猛拍之後揚長而去,留下蜈蚣不知所以的表情。一路上,樹愈來愈高,愈來愈壯,殼鬥科植物是山稜線的主角,步道上掉落了不少青剛櫟、錐果櫟的果實,另有烏心石鮮紅欲滴的種子。老師說青剛櫟的果實是台灣黑熊最愛的零嘴,想必台灣黑熊也有一副大鋼牙。時間十一點十分,終於來到了普優瑪祭台,標高1144公尺,卑南族人在這裡設置祭台,巨石上刻著「普優瑪」三個字,卑南族人說這裡是他們的祖靈地,是他們的聖山。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這一群以最虔誠心情,在祭台前留下了合影。

  離開祭台,繼續向目標前進,征服都蘭山三角點是今天大家共同的願望。路開始崎嶇,雖然步道已然成形,但忽而上,忽而下,對體力確實是一大考驗,有些夥伴已經落後了一大段的腳程。從出發到現在,走了將近三個小時,山林裡雖沁著涼意,但大夥的額頭上仍泛著汗光。時間十二點十分,大夥跨進了祭台到三角點間的都蘭山「鞍部」,這裡標高1050公尺,這個U字形的地勢,也正是另一條登山步道通往「水往上流」的丁字路口,有心人在樹幹釘上了路標,只可惜這位好心人雖有善意,卻違背了登山人應該遵守的戒律。老師囑咐大家在這裡休息用餐,手裡捧著館方為我們準備的紫米飯團,或許是飢腸轆轆的關係,飯團這時吃來感覺竟然如此美味。

  正當我們享受著手裡的飯團時,「霧」竟也悄悄的襲來,一陣、一陣,彷彿置身五裏霧中,感覺很特別,看著白濛濛的水氣,忽濃,忽淡,掠過樹林,掠過草叢,飄過前面的夥伴,迎面撲將而來,冰冰涼涼,這是從未有過的感覺,從未有過的體驗。史前館的解說資料裡提到「台灣霧林」,環顧四周,樹幹上的伴生植物、濕濡的巨岩、濃密的林葉,「霧林」,我們終於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時間十三點六分,雀躍之情在每一個夥伴的臉上綻開,我們終於來到標高1189.6公尺的都蘭山三角點。歷盡艱辛達成目標,凝視著標點,令人忘卻雙腿的痠疼。

  有人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就個人的感覺,下山是輕快的,背包裡可以吃的已經吃完,心裡可以裝的已經裝滿,沒有比現在更快樂的了。三步併作兩步,目標山腳下的起始點。回程,老師引領我們繞過峭壁,攀爬超過70度的小山溝,這一段路程雖然不長,卻是此行最驚險的路段,在彼此的扶持下,爬上了山頂的一塊獨立岩,來到這裡,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獨立岩面積不大,僅能四、五人站立,但視野卻極廣,花東縱谷盡收眼底,廣闊的卑南大溪、台九線上的小汽車、脈脈相連的金黃稻田、點綴在綠色山谷中的小聚落,景像猶如一幅油畫。

  再次經過「普優瑪祭台」,聚滿了人,原來他們是卑南族南王社的族人到此祭祖祈福,聽說晚上還要在這裡紮營,太棒了,夜宿森林的感覺一定叫人難忘吧?揮別了這一群人繼續往山下奔走,一路上最佩服的人當屬怡君這號小妮子,別看她個頭小小的,走起路來絲毫不讓鬚眉,一馬當先抵達登山口,志遠和我只能屈居二、三名。登山口聚集了一群南王社的族人,他們在這裡宿營野炊,其中有一位耆老邀我們在此小憩,他說:「十年前,卑南族南王社的族人在都蘭山頂設置了普優瑪祭台並立碑祭拜,十年來,我們未曾再上過山,這期間阿美族人也將此處定為他們的聖地,如果卑南族人再不積極的將自己的根找回來,這個文化就將成為阿美族的文化了。

  今天是十年後的第一次邀集了這些族人上山尋根,至於選在今日,並無特別意義,只是這段時間剛好是辦完豐年祭,農曆年又尚未到來的空窗期,如此而已」。最後這位耆老嘆了一口氣說:「現在族裡辦活動,參加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年青人都出外工作,喚也喚不回來,就只靠我們這些老頭子來撐場,碰到比較吃重的工作,一點辦法都沒有」。看著老人失望、落莫的神情,頓覺一陣酸楚。天色忽然暗了許多,登山的夥伴也都到齊了,該是告別都蘭山的時候,早晨都蘭山的碧綠,此時已罩上一層黑影。


都蘭山登山口

  再會吧!都蘭山,世事不管有多變,妳依然是不變的都蘭山,永恆的都蘭山,美麗的都蘭山,再會!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志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