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經驗與轉型正義的思考

博物館頻道

  撒古流‧巴瓦瓦隆的圖紋工程: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蒐藏

回想‧迴響

  「走讀GOGO樂:尋找Happy Haipis紅嘴黑鵯」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77期 2022.10.15

「走讀GOGO樂:尋找Happy Haipis紅嘴黑鵯」構想緣起與辦理心得

文‧圖/沈杰修

  「走讀GOGO樂:尋找Happy Haipis紅嘴黑鵯」包含兩場系列活動,第一場「繪本共創」由Wawa-der 原住民圖畫書探索基地負責人林芸竹(小優老師)主講,帶領大小朋友進行繪本導讀與繪本共創,我則從旁協助;第二場「鯉魚山賞鳥」由賞鳥男孩許宸與我帶著大家走讀鯉魚山,一邊賞鳥一邊文史導覽。

  今年二月我與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的夥伴討論由我發想並執行的走讀活動。構想計畫前兩個星期,單是要尋找適合的地點跟講師,從地點遠近、交通和行走難易程度來思考,再到身邊有無認識可以帶領現地走讀的講師等等,許多因素綜合起來,紙上寫出的方案一個接一個被劃掉。直到後來得知展示教育組今年有一場在延平鄉山胡椒基地的走讀活動「走讀一日學‧mamahav回到山胡椒學習基地」,文本為去年史前館出版的《Kulumaha回家吧》,這是一本以原住民集團移住為主題的繪本,於是有了以布農族與土地的故事為靈感的構想,心想這樣便能與史前館搭配成系列活動。

  我持續想像著要如何將布農族與土地的故事化為活動的執行。這兩場活動講師都是我在其他計畫認識的朋友,先提賞鳥男孩許宸。剛認識許宸時,他很好奇之前我曾辦過有關鯉魚山的走讀活動,於是我們便實際到鯉魚山走了一趟。當時他跟我說,鯉魚山他從小看到大,卻不知道這座市區小山丘藏著許多故事。在山徑上許宸帶我聽聽鳥鳴,並在紛亂樹梢中指出各種鳥兒,跟我一一介紹鳥類的特徵,這時換我驚訝了,這才知道原來常來的鯉魚山竟有那麼多種類的鳥兒離我們那麼近。平時走過鯉魚山步道只聽見不知名的鳥叫聲,通過賞鳥的專業,才知道如何靜下來用眼睛捕捉鳥類的動態,這才了解鯉魚山上豐富的生態。


光是想到賞鳥男孩許宸帶著學員聆聽鯉魚山的鳥叫聲,就覺得一定很有意思。

  那一天,我跟許宸在同一個地點有了不同的發現且各自感到驚奇,當時便有一個想法,鯉魚山是一處天然的教室,不同領域在這裡結合說不定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在確定計畫方向的當下,我便想到了許宸,這也是後來計畫以紅嘴黑鵯為主角,由賞鳥專家帶領我們看看這個遍及於臺東全縣,從平原到淺山地帶都非常容易看到的布農族聖鳥。

  有了戶外的賞鳥走讀,便不能沒有紅嘴黑鵯的傳說故事。之前參與芸竹帶領的繪本活動,事先將繪本的文字遮住後,再由大家輪流看圖說故事,不同以往的閱讀方式,與他人共同建立故事的過程,我們更能專注於圖畫、色調與人物的動作表情,每個人不同的表現方式也增加了繪本的可能性。這兩位講師的共通之處是帶領小朋友方面很有一套,而我們也把《Kulumaha回家吧》當作這次活動的文本之一,這本繪本是以日本統治臺灣末期在臺東發生內本鹿事件後政策性的集團移住,所以我在走讀鯉魚山時便聚焦於日本時代歷史,讓紅嘴黑鵯從神話穿梭至日本時代,這也是我們兩場活動辦完之後可以再連結至「走讀一日學‧mamahav回到山胡椒學習基地」的構想設計。

  活動籌備時以兩位講師的專長主軸來討論。繪本方面,除了討論要採用哪一個故事之外,因為場地分為草地講故事與室內繪本共創前後兩個環節,所以在使用道具與需要耗材上要與講師充分溝通,最後決定以紙芝居的方式呈現傳說故事。而在賞鳥活動中,相對於道具與耗材,行走路線反而是比較重要的環節。場勘之後我們選擇由龍鳳佛堂左側走到能俯瞰臺東市的觀景台,回程再經過老樹區到忠烈祠作為結尾,過程由許宸解說天上的鳥類,而我則負責地上的鳥居與遺跡。


小優老師採用紙芝居繪本舞台的方式與學員分享。

  回顧之前所參與過的史前館活動,從2020年走讀臺灣的活動開始,當時還是學員。到了去年於「走讀嘉蘭」專案擔任工作人員,今年則成為辦理走讀活動的聯絡人,並擔任助教。從不同角色的變化對於走讀活動有了更多不同面向的看見。尤其今年從行政到活動執行都親身參與,發現前期作業還真不少,而與學員的接觸也從活動前通知聯繫開始,中間還有許多細節有賴展示教育組夥伴從旁指點協助。

  例如從活動網路宣傳文案開始,要如何簡單明確表達活動主題並設法引起大家的興趣,也需要從史前館辦理今年走讀系列活動的文案找到適合的表達方式。這個部分感謝林頌恩的指點,並在講師宣傳中增列神秘講師「紅嘴黑鵯」,照片由孫穩翔提供美照。據說這是走讀活動第一次跨物種的合作,講師群的照片出現一隻鳥,大家看了也都會心一笑。當然這也是我們向大自然學習的初衷,天空大地無處不是老師。其他像是保險與核銷等流程與細節,對於還是來自新手村的我來說,很感謝楊素琪的協助,讓我在行政方面的壓力減輕不少。

  兩場活動皆以親子場為主,也有全家人一起報名。在繪本場次中,瞭解到在戶外辦活動真的有很多變數,雖然已經決定使用紙芝居的說故事形式,但是當天下午的風很大,講師在講故事同時要手拿故事版還要抵擋強風吹襲,現場變成三個人同時保護紙芝居與故事板,幸好能順利說完故事。室內的共創課程中,不僅小朋友,連大人也都專心投入創作過程,講師則一桌一桌引導,有爸爸媽媽說他們離學生時代繪畫創作有點距離沒有什麼靈感。此時孩子們主動提出角色的想法和故事的劇本,並與我們一起討論創意的世界,於是我們拿出繪本供他們參考汲取靈感,經過專心討論的過程後,大家一一發表他們創作的人物與故事。


爸爸媽媽與小優老師討論繪本創作的細節。

  走讀鯉魚山的場次,事先場勘過程中已經了解,要在步道清楚看到鳥其實並不容易,許宸在場勘時提到,賞鳥也能用聽的,活動當天我們在步道上聽音辨位,然後在樹林裡找尋小鳥的身影,到了觀景平台,則時不時看到許多不同的鳥橫過我們的視線,藉著開闊的視野,我拿出老照片分享日本時代市街,沿著步道往下走,還有藏在樹叢中的淨水池與平時最容易看到的忠烈祠。


曾經搬家的神社。

  這一場活動特別感謝泛科學執行長工頭堅參與我們的走讀。他說以往來到臺東市的活動範圍大多限於鐵花村,並不知道旁邊的鯉魚山,當天也是他第一次踏上這座75000mm的「高峰」,對日本文史有所涉略的工頭堅也對日本時代臺東的歷史與遺跡很感興趣。


走讀完,賞鳥男孩許宸、工頭堅與我三人在忠烈祠前合影留念。

  這兩場活動不同於以往自己辦理的活動,參與民眾很多人來自臺北,「走讀臺灣」的活動讓更多人能看到地方,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廣為介紹臺東的美麗,更讓我們思索面對來自各地的學員時,要如何將土地的故事有共鳴地呈現。

(本文作者為巨石農場生態工坊負責人,史前館2022年「走讀臺灣」場次「走讀GOGO樂:尋找Happy Haipis紅嘴黑鵯」計畫發想與辦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