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博物館的種子培育:史前館青年考古營活動回顧
文‧圖/林芳儀
能夠親身參與「考古發掘」是考古營最吸引學員的特點。
|
2004至2010年的寒暑假期間,史前館先後辦理15梯次的「青年考古營」,是國內首開先例以高中職以上學生為參與對象的「考古」主題營隊。
全國首創青年考古營
因應田野發掘實作的需求,活動地點選在臺東或臺南的考古遺址辦理。營隊內容包含三個部分:講授考古學基礎概念的室內課程、室外的遺址調查與考古田野發掘實作,以及出土遺物整理工作。營隊天數除2004年首次辦理為3日,其他梯次為5或6日;每梯次招募18至20名學員,以付費方式報名參與。據承辦人觀察,學員以女性居多,僅2010年冬令營的性別比例接近1比1(黃國恩 2010)。
有別於當時國內其他考古主題的營隊活動,「青年考古營」將參與對象設定為「高中職以上學生」,考量有三項:高中生心智相對較為成熟,生活管理相對較不費力;高中生的性向較明確,自主學習意願較強;期望藉由活動提供對文史有興趣的高中生了解考古工作的機會(黃國恩2005)。青年考古營的主要目的不是「教」考古學,而是透過營隊讓學員認識考古、體驗考古、發現考古的樂趣:「不論這些人未來會不會從事考古方面的工作,但是至少他們已經可以理解考古這種工作,對考古有正確的認識。」(黃國恩2005)由此顯示,活動不僅是單純的假期營隊,更是一場有意識、目標對象明確的考古學推廣教育活動。
【詳全文】▲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