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 ft.辛卡米克考古主題系列特展」ON檔中—「考古.工具.人」及「卑南史前大聚落」策展幕後

南島文化專欄

  從強調差異到共享記憶:花蓮館「聽•歌的表情-花蓮縣原住民族生活歌謠特展」的嘗試

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與戲劇(上):戲劇導覽的 To be, or not to be?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58期 2022.1.1

從強調差異到共享記憶:花蓮館「聽•歌的表情-花蓮縣原住民族生活歌謠特展」的嘗試

文‧圖提供/方鈞瑋

  在阿洛•卡力亭•巴奇辣(Ado' Kaliting Pacidal)主編《吹過島嶼的歌》(2019)一書編後語中,文章一開始就提出「歌,記憶著島嶼」這個標題,並以詩意的文字娓娓述說歌與歷史記憶的關係:

  我們,在台灣這個島上唱歌已經不知過了多少年,直到今天,歌,不時地喚醒每一寸時代歷史鮮明的記憶,喚起那曾經喧囂過的,沉寂後的往事(2019:250)。

  我們可以這麼說,原住民歌曲一向是臺灣人們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途徑,歌形塑出原住民族的形象。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以下簡稱「花蓮館」)是一個以臺灣原住民族樂舞展演為主軸的館舍,在「聽•歌的表情-花蓮縣原住民族生活歌謠特展」,相較過去強調差異,館方策展人嘗試從「共享記憶」的角度,提出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歌謠的另一種方式,這也成為這個展覽的特殊之處。

位處都市的花蓮館及其面對的挑戰

  在東區七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以下簡稱「原文館」)中(註),花蓮館是較為特殊的館舍。花蓮館位於花蓮市區,為一個擁有518席大型演藝廳的館舍,主要提供觀眾欣賞重新創作編曲的原住民族歌舞。舞台表演的歡樂、高亢、充滿戲劇張力的原住民樂舞,符合臺灣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樂舞既定的印象。舞台式的表演方式,讓原住民樂舞在空間安排與觀看角度已與觀眾產生看與被看的區別。

  以演藝廳為主要設施的花蓮館,館內並無專屬的展覽空間。然而,輔導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規定館舍每年度至少需舉辦三場展覽,做為館舍活化的指標,花蓮館於是只能利用館舍的南北廊道或是入口大廳進行展示。南北廊道空間狹長且不連貫,入口大廳的展示會阻礙觀眾進館動線,這成為花蓮館舉辦展覽時的空間限制。此外,由於花蓮館隸屬於花蓮縣政府,縣府要求展覽內容必須含括花蓮縣境內六個原住民族群,在主題及內容的呈現上,相較於其他原文館以一個部落或族群為主題的展示,花蓮館在展覽主題與敘事上必須關照更大的層面。

  面臨著這種種限制,花蓮館策展人莊秀敏(pihay·fuyan)在提出展覽主題時,很快就決定這是一個關於原住民日常生活歌謠的展覽。這樣的起心動念源自於策展人試圖透過展覽回應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歌舞兩極化的刻板印象,亦即「觀光娛樂」與「原始古老」。觀光娛樂的角度認為原住民歌舞都是迎合當代觀眾的創新,已經毫無傳統可言;原始古老的觀點則認為原住民歌舞從過去到現在一成不變、原汁原味。為了打破一般觀眾對原住民樂舞的刻板印象,這個展覽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帶領觀眾認識原住民歌謠,從純粹的聽音樂,體會歌曲跨文化的特質,帶出原住民歌謠展現的當代生命力。


花蓮館「聽•歌的表情-花蓮縣原住民族生活歌謠特展」主視覺(莊秀敏攝)。

從日常生活架構起的展覽架構

  由於花蓮館的主要觀眾為非原住民,如何藉由日常生活中的歌謠帶領觀眾理解原住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成為這個展覽的挑戰。經過幾次策展會議的討論,策展人決定邀請觀眾以最純粹的方式聆聽賽德克族、布農族與噶瑪蘭族的歌謠,藉以跨越文化與語言的界線,貼近創作於日常生活中的原住民歌謠的溫度與表情。這樣的想法具體呈現在展覽名稱「聽•歌的表情」。


在展覽一開始,垂掛三個播放歌謠的竹罩,觀眾被遮住視覺,引導他們透過聽感受歌謠的「表情」。

  就展覽內容而言,展出的生活歌謠包括祭典、親子、工作與林班歌等主題,策展人藉由將原住民歌謠回到創作當下的生活場景,傳達這樣的理念:「無論是原住民或非原住民的歌謠,其實都在日常生活中產生。人們因為抒發心情而唱,或是離鄉背景而唱,如同原住民在婚禮慶典中因歡樂而唱,在林班工作時因思念家鄉而唱」。

  策展人希望讓觀眾在觀展的過程中理解,不分族群、文化或語言,彼此的生活有許多共享的方式與經驗,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策展人更進一步認為:「對我來說『歌謠』是一種語言,一種不分國際不分族群的共通語言。我們因為心有所感,所以哼唱,所以呼喊,所以表達,所以動人心弦。每首歌謠都有自己獨特的面貌,而這些面貌將成為每個人對於族群文化的認識及認同感」。

展示設計透過圖文與展品的安置,邀請觀眾進入展示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展覽突破以往廊道單向展示的方式,將演藝廳的舞台納入,成為展覽的一部分。這樣的創新不但打破慣行的展場空間利用,將南北廊道串連;另一方面,舞台式的展演空間因觀眾的進入,打破台上/台下、看/被看之間的既定關係。在展示內容的規劃上,成為展覽空間的舞台播放著布農族的「瀑布之歌」。透過背景影片與樂音,策展人試圖讓觀眾體驗歌曲裡風聲、水聲、鳥叫與心靈的互振,感受產生於生活與自然環境中的樂音。

演藝廳的舞台被納入成為展覽空間的一部分。

「我們沒有不一樣」:共享記憶成為認識其他文化的方式

  如同一開始所提及的,花蓮館因位於花蓮市,主要觀眾為非原住民,因而「聽•歌的表情特展」以外縣市及非原住民觀眾為目標觀眾。這樣的設定與館舍定位及策展人的工作經驗直接相關。策展人告訴我,根據她之前的導覽經驗,發現即使在今日資訊爆炸的年代,非原住民觀眾對「原住民」仍存在許多不了解,甚至是刻板印象。她開始意識到,原文館推出的每個展覽都是進行族群主流化的重要場域。展覽提供一個空間,讓觀眾透過展版文字、展品、互動裝置等媒材理解原住民族文化。

  開展後,我在一次與策展人的訪談中,策展人回憶一次接待一團來自宜蘭、年紀大約在60多歲左右的觀眾,導覽時她特別從這批觀眾的經驗出發,意外地產生觀眾與展覽內容的共鳴。其中一位從林務局退休的觀眾對展覽中的林班歌非常有感,並主動分享他過去的生活經驗。此外,觀眾們因為連結到過去國小國語課本的「爸爸捕魚去」的課文,對噶瑪蘭捕魚歌產生情感上的連結。策展人告訴我,這次導覽結束後,一位觀眾對她說:「其實,我們沒有不一樣」。透過參觀展覽,非原住民觀眾發現自己與原住民之間並不存在截然劃分的鴻溝。展覽空間中共同生活經驗的分享,認識、理解、同理與對話,共享記憶成為理解原住民歷史與文化的途徑。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理解並非創造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差異所達成。

(註)臺灣目前共有29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依據區域將其分為北、中、南、東四區,其中東區包括分布於花蓮縣與臺東縣的7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由北而南分別是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花蓮縣瑞穗鄉奇美原住民文物館、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與臺東縣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