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博物館的未來?或是博物館的新常態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考古再想像:科技、故事與生活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千年的注目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43期 2021.5.15

博物館的未來?或是博物館的新常態

文/黃郁倫

  我們擁有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機構和制度,和如上帝般的科技。(We have paleolithic emotions; medieval institutions; and god-like technology.)

 
愛德華.威爾遜(E. O. Wilson)

  去年2020年在全球COVID-19疫情肆虐的情勢下,新聞陸續報導各地大大小小博物館接續斷炊、歇業,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當年所宣布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卻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與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令當時的我相當難以置信。倒不是說這個主題不重要,而是眼前顯然有更迫在眉睫、全球一致共同面對的難題,有待透過ICOM所訂的主題重新將博物館整隊、指引方向,然而ICOM公布的卻是一個已非新聞、眾所周知、政治正確的保守回應。

  一如幾年前致死率高於五成的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的14個月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才宣布它是「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此次WHO遲至2020年3月11日才正式宣布COVID-19是「全球大流行」,也為時過晚。諸如此類的判定過程由於費時冗長,因此輿論批評WHO的宣布,只不過是一種緩不濟急的形式官僚。

  我對於ICOM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正因此而逐年遞減興奮與期待感,轉而將它理解為一種形式上的情勢總結與自我勉勵,而非對博物館界的震盪、提點或開創。今年的主題「博物館的未來:復甦與新象」(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無疑也是如此。國際上博物館界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已經超過一年,受限的社交距離硬生生把博物館從原本行走的途徑上阻攔下來。在這樣的危機下,ICOM勉勵大家重新想像博物館的未來。ICOM進一步點出,已發展一段時日的創新技術,特別是數位化和新型文化體驗與傳播,在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中快速發展,成為博物館改變的關鍵。(ICOM 2021;博物之島編輯室、陳曉瑩 2021)

疫情期間,公共的室內場所包括博物館多半暫時關閉,帶給博物館必須轉變的關鍵(圖片來源CC授權:ep_jhu。)

  然而ICOM所謂的未來其實已是常態,早在去年4月,媒體與趨勢評論就大量借用商業領域的概念「新常態」(New Normal)來思考後疫情社會,而當中兩個熱門討論話題是:公共衛生以及數位化。由於疫情的高度不確定性,公共衛生已成為新常態生活的原則,另一方面,防疫相關的隔離與移動限制,則催化了所有組織單位與個人具備大規模網路協作、視訊會議、遠端工作的數位能力。臺灣防疫有成,但卻在後者這項數位能力上沒有全民都跟上潮流的變化,也預計將普遍成為國內各組織單位的弱點。

  在這樣的新常態中,博物館可能會面對什麼樣的未來呢?美國生物學者愛德華.威爾遜(E. O. Wilson)曾在十幾年前形容人性的真正問題在於,「我們擁有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機構和制度,和如上帝般的科技。(We have paleolithic emotions; medieval institutions; and god-like technology.) 」而後疫情的發展趨勢正放大加劇人性好的壞的與矛盾的各個面向。


做好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他人的概念,是現在進出公共空間的概念。(圖片來源CC授權:Miguel Discart

  推測2025年生活將會更大規模地仰賴科技、螢幕將充斥每一處每一刻,而這樣的未來預期將帶來的憂患,基本上是放大現有已知的問題,包括加劇不平等與不正義、數位隱私受侵犯與數位極權興起、失業率上升、假新聞氾濫、危害心理衛生(Anderson, Rainie, and Vogels, 2021)。其中心理衛生的議題在過去這一年特別受到關注,千禧年後社群媒體對人類心理衛生帶來的負面影響只增不減,如今社交隔離與孤獨感對此更是雪上加霜。

  回應博物館教育方案,例如結合感官觀察與藝術創作的靜心素描、自然觀察、集體創作,試圖找回人與環境、人與物,甚至人與人的連結感,表面上是一反數位化趨勢的作法,但實際上卻是試圖建立博物館的療癒力,將心理衛生也納入公共衛生的守備範圍。如果我們期待博物館在後疫情時代的價值依然不可或缺,該著眼的問題或許應該是上述這些。

參考資料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2021 “The theme: The Future of Museums – Recover and Reimagine.” IMD -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Accessed April 30, 2021.

Janna Anderson, Lee Rainie, and Emily A. Vogels
2021 “Experts Say the ‘New Normal’ in 2025 Will Be Far More Tech-Driven, Presenting More Big Challenges.” Pew Research Center, February 18. Accessed April 30, 2021.

博物之島編輯室、陳曉瑩
2021 〈2021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的未來:復甦與新象〉,刊於「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4月2日。2021年4月30日上網。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