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不一樣的收穫祭─台東縣金峰鄉正興社區2004年收穫祭
 
平埔族頭巾
漢人與平埔族的接觸─土牛民番地界碑
 
 
 
 
史前館電子報第44期 2004.10.01 
   
 

漢人與平埔族的接觸─土牛民番地界碑 文/徐雨村

  十七世紀開始,原住在中國東南沿海、以稻米為主食的漢人開始進入臺灣開墾,為了取得耕作所需土地,與平埔族展開接觸。由於漢人與平埔族的土地轉讓衍生許多糾紛,而且平埔族的土地流失嚴重,清朝官方曾經樹立石碑與堆置土牛,禁止漢人跨越政府設置的族群界線。

  這個保障平埔族土地權利的方案,於清乾隆25年﹙1760﹚開始執行。依據清朝政府的規劃,「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於其中。」透過這種三層制族群分布,政府期待熟番在隔絕生番、漢人的工作上,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透過撥派熟番長駐守隘以及巡視花費鉅資興建的邊界工程--土牛界,政府希望熟番能外禦生番、內防漢人,阻絕漢人向生番界的擴展﹙柯志明 1999:25﹚。

  清乾隆55年﹙1790﹚之後,依據清朝政策,土地可分為舊番界﹙土牛、土牛溝﹚以西之地;舊番界與新番界之間之地;新番界以東之地。如下圖所示﹙林佳陵 1996:17﹚:

      舊番界      新番界

        │        │  
        │
   漢墾區  │ 熟番保留區  │ 隘墾區  生番地
        │
        │        │

   臺中縣石岡鄉土牛國民小學目前藏有一座「土牛民番地界碑」,是當時設置土牛界線的證據,本館經該校同意,複製此碑設置於展示場內。該碑係於清乾隆26年﹙1761年﹚樹立。碑文如下:

奉憲勘定地界 

勘定朴子籬處 南北計長貳百捌拾伍丈伍尺 共堆土牛壹拾玖個 每土牛長貳丈 底闊壹丈 高捌尺 頂闊陸尺 每溝長壹拾伍丈 闊壹丈貳尺 深陸尺 永禁民人逾越私墾 乾隆貳拾陸年正月 日 彰化縣知縣 張 立

  這個石碑的意義,可由該校的網頁資料描述一窺究竟:

  清朝時,石岡鄉西部有朴子籬社拍宰海平埔族人,地名就以朴子籬稱呼。當時土牛地區住了一些平埔族人,過了大甲溪有泰雅族人,也常在這個地區出入,漢人開墾的範圍越來越接近原住民的生活區。有些人冒險進入原住民的活動地區開墾,雙方不時發生衝突。

  當時地方官彰化知縣--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奉令在現在土牛國民小學西方挖築一條大溝,在溝的一旁,堆築了十九個土牛堆,並豎立石碑,做為漢人與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

  後來這個地方就叫做土牛莊,後來稱為土牛村。

  漢人與原住民在官方的監督下,雙方可能真的和平相處一段時間,但富有冒險犯難,刻苦奮鬥精神的漢人,離鄉背景來台灣開創天下,人數越來越多,土地的需求量自然增加。眼見大甲溪沿岸,那麼多肥沃而平坦的土地,怎肯罷休,拓荒大軍,還是一步一步往東勢、新社一帶推進。隨著時間的推移,草原荒地變成農田、果園和住宅,土牛溝有些被填平,有些做為引水灌溉的水圳,土牛堆也被彌平了,只留下土牛地界碑,為歷史做見證 ﹙http://www.tnps.tcc.edu.tw/﹚。

引用書目:

林佳陵
1996 論關於台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志明
1999 從熟番地的分布與保護看清代平埔族「流離失所」的爭議。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宣讀論文。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