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化與博物館的關係是相當多元的。本期電子報的三篇文章,正好展現了三種不同的型態。
博物館關心原住民文化的永續發展,前往社區與原住民互動,持續了解原住民文化的脈動與未來發展。
對於已經消逝的文化傳統,博物館透過文物典藏與展示,讓現在的人們及後世子孫得以一窺先人生活的點滴。
另一方面,博物館進行文獻考察與特定文物複製﹙碑文﹚,來重現原住民與漢人接觸過程的關鍵時刻。
「與下一個千年的約會~看建築說故事」,帶領大家走入後山難得一見,閩南與日式風格融合的三合院,親自見證過往一段精釆的移民開發史。
記一次不一樣的收穫祭 -台東縣金峰鄉正興社區2004年收穫祭 文/張至善
介紹部落成員─被點到的人就會很驕傲的站出來和大家揮手致意。
今年的8月20日,台東縣金峰鄉正興社區舉辦了2004年收穫祭。金峰鄉正興社區是一個由排灣族、魯凱族共同組成的原住民社區,社區主要家族多由比魯社與包盛社遷徙而來;比魯社的傳統部落名為viljauljaul,viljau是一種樹的名稱-咬人狗,在當地有許多咬人狗樹分布,因此有了viljauljaul之稱。另一個部落包盛社,位於北大武山下,為太麻里溪最上游處,它的傳統部落名為pa'umeli,meli是腥味的意思,意謂此地野生動物、魚類多有腥味。比魯社、包盛社的居民分別於民國44年、43年遷移至正興村,另有部分居民遷徙至台東市新園里。 【詳全文】▲TOP
平埔族頭巾 文/方鈞瑋
平埔諸族的男女皆使用頭巾。自乾隆23年起,因清朝政府開始推行開始推行規劃熟番仿漢俗薙髮留辮的政策(溫吉編譯,1957:88),男子逐漸放棄以頭巾纏頭的風俗,但女子仍維持纏頭的風俗。根據依能嘉矩1896年在淡北附近北投社與毛少翁社的調查,仍見婦女「把頭髮從前額分梳,在後腦束成兩撮挽在頭上,用黑布包纏起來」(楊南郡譯,1996:80)。
【詳全文】 ▲TOP
漢人與平埔族的接觸 ─土牛民番地界碑 文/徐雨村
十七世紀開始,原住在中國東南沿海、以稻米為主食的漢人開始進入臺灣開墾,為了取得耕作所需土地,與平埔族展開接觸。由於漢人與平埔族的土地轉讓衍生許多糾紛,而且平埔族的土地流失嚴重,清朝官方曾經樹立石碑與堆置土牛,禁止漢人跨越政府設置的族群界線。 【詳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