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繁花似錦 人情之美─東亞織品展」佈展側記

博物館頻道

  為部落長青喝彩:永續記憶的行動起點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博物館帶給我的全新體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35期 2021.1.15

為部落長青喝彩:永續記憶的行動起點

文‧圖/Kuli Kilang

  2020年初聽了一場樂齡活動的演講,開啟了我思考一系列的部落長者活動,一切都從認識部落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開始。從網路中學習一些基本常識,文健站的功能主要在強化部落需求,建構原鄉地區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之多元化照顧環境,保障原住民長者選擇故鄉終老的自由權利。另外,也是強化原鄉地區「互助支持文化」,培力在地志工及進用在地照顧服務員,以「原住民照顧原住民」的方式,提供因族因地制宜之長期照顧服務,維繫部落文化之傳承,滿足資源匱乏地區長者照顧的需要(註)。

  前述強化原住民傳習的「互助支持文化」以維繫部落文化的傳承,文健站的功能看似在打造照顧部落長者終老的環境,似乎有什麼還沒說完的感覺?好的,直接去臺東縣政府社會處和部落文健站取經吧,開始了一邊認識、請教,一邊規劃與實作的過程。

長者漫談→勾起記憶

  在與部落文健站聯絡之後,終於協調出一個不影響文健站作業與長輩活動的時間。在太麻里鄉新香蘭部落文健站8月課程活動期間,利用每個課後時間與部落長者見面對談,運用館內典藏相關排灣族文物圖片、還有一些歷史照片,讓長者連結生命中所發生的大小事與其經驗;幾次短暫聊天中,長輩們最喜歡聊的內容,就是小時候的工作和遊戲了。有些長輩聊到遊戲,居然還記得一些自製小遊戲的技巧,讓其他人都說原來他藏了一手每次遊戲都贏的技巧。

  透過輕鬆聊天的方式讓長者有機會再一次表達並呈現他的人生經歷,也能藉由重新回憶自己的生命歷程,再一次回顧自身的快樂時光。透過陪伴者的正向回饋,讓長者能對於自己的過去有不同面向的想法,長出正向的生命能量。這麼美好的記憶,如果讓下一代也能聽到,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運用館內典藏相關文物圖片還有歷史照片,讓長者連結生命中的大小事

祖孫母語夏令營─拍攝製作家譜影片課程→記錄記憶

  為加深部落學童對於自己家族與名字由來的認識與記憶,根據部落辦理暑期祖孫母語營的需求,於是配合部落的活動,特別邀請現在流行的youtuber 設計規劃幾場攝影紀錄的課程,讓部落小朋友與青少年可以運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手機,用影像與家中的長輩,用輕鬆聊天的方式,記錄瞭解家族間的生活故事。

  這次的工作人員變成小小孩了,部落裡的小朋友就是超級有趣的,在小朋友交回來的紀錄影片中,有的記錄了父母,有的請阿公拿著手機拍自己,有的很像記者訪問阿嬤,還有人變成部落風景的導覽員。這樣透過母語夏令營影像課程,也做為「拿麼厲害」特展即將在部落展場素材蒐集的教育活動。而青少年記錄長者所描述之點點滴滴,也有另類的祖孫共學概念,並加深家族祖孫情感。

與特展結合→展示記憶

  返鄉、回家、保持與家的聯繫,是近幾年各部落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然而還沒到外地上課上班的學生,在他們的眼裡,部落、家族、自己又是怎樣的一個記憶故事呢?

  在夏令營的小朋友,大部份都是因為放暑假,父母沒時間照顧,而由部落統一集合照顧,以認識部落故事的概念,生活在一起。而藉由這個機會,透過小朋友與青少年對部落長者的記憶及與長者對談所記錄下來的影片,雖然不成熟,但也能看到小朋友對家人、部落的視角。最後這些影像再由外聘講師群剪輯成一片串聯部落故事的紀錄片,並結合「拿麼厲害」特展在部落推出的「Venaquan在小米裡得更新」特展,在小米工坊展出影像。


展場一隅,其中有小朋友的影像課程

技藝記憶教育活動→手作記憶

  在這一個月幾次與長輩們聊天相處當中,透過與部落長者對談記憶中的故事,整理出幾個與新香蘭部落長者的生活意象,設計幾款部落記憶的圖案。再與文健站討論除了過往辦理的長者手作活動類型,還有什麼資源可以帶入部落。最後邀請講師前往部落開設皮革技藝基礎課程,讓多數長者的圖像記憶轉為皮革作品。

   透過製作皮革手作課程的學習,提升老人家手藝技能,可提升長者對自我肯定及成就感,亦可在部落長期透過製作皮革作品,在相關空間展示或有販售機會,也能增加經濟效益。


將記憶的圖案敲染成皮革變成小皮夾

聲音記憶教育活動→回響記憶

  史前館在2020年底出版了《點字數位有聲書—服飾上的榮耀》,在規劃部落長者活動時,也結合了聲音繪本活動,試圖讓繪本有更多感官體驗的可能性。本活動為擴大本館原規劃「為部落長者喝彩計畫」的活動效益,也結合安可人生雜誌推動熟齡繪本活動的專業師資,推動「用繪本陪伴長者」的創新服務方案,鎖定健康與亞健康的長者需求,讓繪本不只是閱讀讀物,也成為陪伴長者的媒介與方法。


長者共創聲音繪本心像圖

  進行聲音繪本活動前,先集合之前訪談點字數位有聲書中故事的幾位長者,並且導讀轉譯故事的內容,讓長者們瞭解並回憶以往故事的情節,隨後帶領長者一起歌唱傳統歌謠。接著由熟年繪本創作執行團隊透過繪本帶領,藉由聲音的前導活動,再度回溯埋藏在記憶深處的聲音密碼,將聲音與珍貴的記憶串聯起來,喚醒敏銳的感知能力。最後結合場域元素進行每個人的聲音圖紙創作,嘗試將個人的聲音記憶以視覺圖像的呈現形式,重新排列組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聲音繪本故事。

  創作過程中,熟齡族需揀選對自己具有特別意義的聲音記憶,經歷覺察此段記憶對自己的價值所在,反覆審視自己的生命歷程,經由創意的手法,將聲音記憶轉化為圖像繪本。最終以集體共創形式,於場域中展現圖像結合聲音與肢體的表演創作,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在訴說與聆聽中,支持他人也療癒自我。

  在這點字數位有聲書部落故事延伸的聲音繪本活動中,可以看到長者對於故事的情結,除了共同的記憶之外,還有許多屬於自己感知的生活故事細節;透過簡單的撕紙作畫,呈現了長者的空間思想,更多的是與大自然間的互動,以及呈現部落認知的宇宙觀。

長者透過撕紙畫呈現對空間的思想

(註):原住民族委員會,〈109 年度推展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文化健康站實施計畫〉,中華民國 108 年 10 月 18 日原民社字第 1080060489 號函頒布。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