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下一個千年的約會 文/楊淑玲
在這樣的標題出現在今年的活動宣傳單上的時候,相信很多人不知所云,因為這年頭每個人都是分秒必爭地搶時間,有誰在乎未來或是未來的未來…?上一個千年的時候,人類大概也沒有想過下一個千年的事,而現在是上一個千年的未來,未來是現在的下一個千年,上一個千年的東西是現在所稱的「遺產」,現在的東西也是未來下一個千年所稱的「遺產」,所以我們辦了這樣的活動,帶大家到全國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看建築──人類永不可能沒有它的一種遺產。
我們先來談談遺產的重要意義吧!「遺產」不但是我們所珍重的一切過去,也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一切總合,更是我們交給後代的遺物以及明日的基礎。遺產在代與代之間、文明與文明間、想法與抱負間創造了連繫,而且是不可割裂。
這些遺產保有了我們過去成敗的證據,它們就像水庫,使革新和創作的衝力源源而來,賦與舊規新的意義,因此創造出未來的文化。
卑南文化公園一隅
|
看建築,說故事是我們與下一個千年的約會主題,地點就在卑南文化公園,約會時間在浪漫的午後時光。為什麼在卑南文化公園?原因是公園常常是約會的必要地點之一。這樣的約會除了漫步在美麗的卑南文化公園外,還可以看見台東地區不同時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這些建築都有它的故事,從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史前建築遺跡,聆聽三千年前卑南人披荊斬棘的故事,走入後山難得一見,閩南與日式風格融合的三合院,親自見證過往一段精釆的移民開發史,然後置身於令人贊嘆的現代結構大師的建築作品中,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
史前建築遺跡
|
這些建築是人類為了生活或某種需求而建造,也就是人類和環境互動所產生的文化,以三千年前的卑南聚落為例,房子所使用的全是天然的建材,有一部分是運採當地河邊的礫石,一部分是從比較遠的中央山脈搬運下來的石板。建築空間除了住家以外,還包括庭院、圍牆、通道以及穀倉、儲藏食物的石窖,而屋內地面以下埋葬親人的棺墓,當時的建築技術看來比較原始,建造房子都要發動大量的人力,人力大多用在搬採石材之上。大部分的住家鋪排礫石或板岩作為地基和庭院,屋牆和屋頂以竹架、茅草葺成。在室內有局部的地方鋪上石板可以坐臥休息。因為房屋順著山勢的走向建築,所以排列的格局會因人口增加而成帶擴張。當定居村落形成,坐西朝東的房屋毗連成列,當時的卑南人就在家屋旁進行燒陶紡織等日常工作,發展出相當繁盛的史前文化。
不同時代的建築,伴隨著該時代的一些生活器物,經過時間的演變掩埋在地下,成為考古學研究的對象。透過這次活動,想像自己是下一個千年的考古家,那麼我們就能從這些建築瞭解遺址和文化層的形成過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研究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