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館與休閒觀光─兼論台東地區文化館的發展現況
 
發現部落精神─由新園部落小米研習開始
與下一個千年的約會
 
 
 
 
史前館電子報第43期 2004.09.15 
   

 

發現部落精神─由新園部落小米研習開始 文/葉玉芬‧圖/林頌恩


本文作者在族人的歡呼聲中,欣喜戴上自己做的小米頭飾。

  在「拉拉宜…優…啊宜…啊宜…斯納斯納依呀拉屋拉得那斯馬利督…」在排灣族人朗朗歌聲中,結束了Kalaluran新園部落短暫但充實的小米研習活動。回程中,每位學員除了滿心收穫的喜悅,更帶著對部落文化傳承精神的感動。

  Kalaluran新園部落是由Coricori、Vilaulaur、Pa'omori三社融合而成,排灣語意「來自各社共榮的地方」。1944年,為因應日治時期的理蕃政策,被日本政府強制遷移至現在的臺東市新園里第一至三鄰,是臺東市內唯一的排灣族部落,也是最北方的排灣族部落。

  隨著移住平地,農耕生活因為環境改變而起了很大的變化。原本生存在太麻里溪上游舊部落的排灣族人,利用山坡地行山田燒墾,栽培小米、甘藷、青芋等作物,以芋類為主食,這是排灣族一般農耕生活的特徵。移住平地後,利用平地栽培經濟作物或水稻,主食漸由芋類改變為米食,僅保留山坡地以傳統的山田燒墾方式栽培小米。然而,小米的價值至今仍根深柢固地存在祭儀中。

  排灣族以小米為農耕祭儀的中心,他們相信有神靈(tsumas)宿於粟種中。據說將穗粒完全成熟的小米祭祀(parisi)後,當成粟種子藏入家中,可期待來年的豐收。〝vusam〞指的是小米種子,在排灣族裡〝vusam〞同樣也是長嗣(不分男女)的意思。長嗣之所以被稱為〝vusam〞,是因為排灣族相信長嗣的精靈有優越的能力與地位。在小米收穫祭前,將最好的粟種子一把,帶給嫡系的長嗣,同樣可以祈求來年的好收穫。

  由此可知,小米在排灣族的各個生活層面中,具有其特殊意義與用途。除了釀酒、炊飯、製成阿拜(abai,小米糕)等日常食材外,也是排灣族人共享文化的精神象徵。透過排灣族人小米傳統食物的製作及享用,我們體驗了臺灣原住民收穫的喜悅;研習過程中,看到新園部落的年輕人,有感於傳統文化的即將消失與隱落,自發性地找回屬於他們的根與美麗文化,本著這份堅持,他們合力建造部落的傳統會所,希望藉此找回自身的血源及文化認同;會所裡,老人們諄諄告誡著,提醒後輩別忘了老祖先的精神及苦難,要將母文化的智慧與菁華傳承下去,讓部落文化的精神烙印在下一代的心中。

  此次研習是配合史前館「收穫的季節」特展而舉辦。除了享用排灣族人用小米製成的傳統美食,講師杜珊珊還教導學員動手製作小米頭飾。小米頭飾是將七里香的花葉及結穗飽滿的小米交叉捆綁而成,排灣族人常用它來裝飾自己。最後部落的族人們邊唱著豐收歌謠,邊為我們戴上小米頭飾,儘管成品笨拙粗糙,但學員們都滿足於自己的成果,真實地體會收穫的喜悅及樂趣。

  若想更進一步認識臺灣原住民小米祭儀文化的深層意涵,不妨來趟史前館看看「
收穫的季節」特展,了解小米與族群部落文化之脈絡,您也能發現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精神喲!

(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工讀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