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植物園文化的縞狀陶

考古探索

  花岡山遺址的甕棺

考古探索

  尺骨尖器及其相關問題初探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29期 2020.10.15

尺骨尖器及其相關問題初探

文‧圖提供/李坤修

一、前言

  臺灣的史前時代罕見尺骨尖器,在舊香蘭遺址發現到的尺骨尖器則是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發現尺骨尖器的史前遺址。但由於臺灣過去的考古紀錄中並未出現過尺骨尖器,因此筆者面對這項陌生的骨器只能做一般介紹而無法進一步做比較研究以及功能說明。

  2013年暑假,時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研究員的陳玉美女士,在前往蘭嶼做調查的回程中特來拜訪我,並告知蘭嶼達悟族女性也曾使用羊尺骨磨尖做織布工具的訊息。這訊息有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了這項器物研究的方向。

  經過一番文獻檢索後筆者才發現,原來這種尺骨尖器在地球上曾經是人類社會長期使用的工具,而且在北太平洋兩岸竟然有著極為相似的發展史。也因為這項發現,令筆者更想了解這種器物的功能。

  本文所介紹的「尺骨尖器」是一種以陸上哺乳動物的尺骨(ulna)所製成的錐形器。其形態的主要特徵是以尺骨粗大的頭端當器物的柄部,並利用尺骨骨幹的細長特性,只將末端削(或磨)尖,形成頭大尾尖的錐狀物。

  這種器物廣見於歐亞大陸、日本及北美洲等較寒冷區域的史前遺址上,常見的是以鹿科動物的尺骨為材,所製成的器物通常保留大部分尺骨的原貌,只做尖端的加工,形態相當原始,西方的學者稱之為尺骨錐(Ulna awl)。

  就目前的了解,尺骨尖器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太平洋兩岸的大陸。包括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東亞的中國、日本、臺灣及蘭嶼。大部分標本都出自考古遺址發掘,只有少部分發現於近代的民族學調查。器物出現的時間從更新世晚期一直延續到20世紀,出土的地點多接近海洋,各地方使用的材料以鹿的尺骨為主,只出現少數其他動物尺骨的標本。

  從器物型態及其時空分布特性來看,筆者認為這種使用尺骨尖器的行為已形成一種跨度很大的文化共同現象。而這種現象是古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普同性?還是有一種特殊的元素貫穿其中?令人很想一窺其中究竟。筆者在本文將先討論分布於臺灣以外地區尺骨尖器的初步研究結果。


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骨尖器

二、北美洲的尺骨尖器

  在北美洲這種器物從更新世晚期就已出現(Julia C. Byrd 2011),直到20世紀初美國西北海岸原住民社會仍在使用(Julie K. Stein 2000)。其分布範圍已遍及北美的東西海岸,包含美國東岸的佛羅里達州、維吉尼亞州,中部的肯塔基州,西北海岸的華盛頓州,以及華盛頓州北側的英屬哥倫比亞。發現的器物主要以鹿的尺骨製作,但也在肯塔基州出現黑熊及山貓的尺骨製品(Harlan I. Smith 1910)。


北美維吉尼亞州Stockton遺址出土的尺骨尖器

  或許在美國把考古學研究視為人類學的一環之故,也或許是受民族誌資料的影響,在北美洲有關於尺骨尖器功能的討論比其他地區還多。其最早的功能推測便認為這種器物是織網、編籃、陶器裝飾的工具或進食的叉子(Harlan I. Smith 1910),以及是一種皮革穿孔的工具(Funkouser and Webb 1928)。較近的研究則根據其用部的微痕及構造的分析,提出這種器物應該稱為鑿(chisel)而不是錐(awl)的新看法,並推測其功能和木頭或樹皮加工有關(Julia C. Byrd 2011)。

  不過最值得注意的還是早期在西雅圖北方的San Juan Island的考古調查發掘,他們發現從3500年前遺址發掘出土的尺骨尖器,和現代的原住民婦女所使用的編籃工具完全一樣。這種現象和臺灣的舊香蘭遺址出土的尺骨尖器與蘭嶼達悟族人的織布工具有相同的型制一般,似乎存在著相同的發展模式。而筆者認為這種「共同」的發展模式正是探討尺骨尖器功能的最佳路徑。

北美華盛頓州San Juan Island出土的尺骨尖器

北美華盛頓州原住民使用尺骨尖器做編織工具。

三、中國大陸出土的尺骨尖器

  在中國大陸,尺骨尖器也是考古遺址發掘常見的出土物,且像北美洲一樣,出現這項器物的遺址多沿著海岸分布,器物的材質也以鹿科動物的尺骨為常見。


中國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尺骨尖器

  經初步文獻搜尋結果,出現尺骨尖器的考古遺址包括河南舞陽的賈湖遺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9)、山東煙台的白石村遺址(煙台市博物館1999)與芝水遺址(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煙台市博物館1999)、山東歷城的城子崖遺址(傅斯年等1934)、浙江杭州的跨湖橋遺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山博物館2004)、福建閩侯的曇石山遺址(福建博物院2004)以及比較深入內陸的四川江油市大水洞遺址(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市博物館,江油市文物管理所2006)。

  這些遺址存在的年代介於8000至3200B.P.,其中舞陽賈湖遺址及杭州跨湖橋遺址的年代最早,大約出現在8000至7000B.P.,其次是煙台白石村、歷城城子崖及江油大水洞等遺址,年代大約在5000B.P.前後。煙台的芝水遺址及閩侯曇石山遺址的年代則大約在3500B.P.前後。

  遺址的年代多偏早的現象,顯示在中國大陸使用尺骨尖器的時間可能多出現在古老的史前時期。或許是年代久遠,太少相關的物質遺留可作為探討尺骨尖器功能的佐證,也或許器物形態過於原始,對於常接觸精美玉器與青銅器的中國學者而言並沒有太多吸引力,因此不見討論尺骨尖器功能的文字。此外在商周以下的考古,以及南方地區的考古幾乎不見有關尺骨尖器的報導,這現象是否意味著中國大陸的歷史時期已不流行使用尺骨尖器,很值得探討。

四、日本出土的尺骨尖器

  日本是目前出土尺骨尖器的遺址數量最多的地區,同時也是記錄尺骨尖器最仔細的國家。資料顯示,出土這項骨器的遺址遍布日本全國,從北海道一直分布到沖繩(金子浩昌•忍澤成視1986),出現的年代從繩文時代早期延續到晚期(約距今12,000年前至300B.C.)。出土的尺骨尖器種類,除了使用鹿的尺骨外,也大量使用野豬的尺骨以及少量的日本獼猴的尺骨(金子浩昌1984)。


日本出土的尺骨尖器左側為鹿尺骨、中央為豬尺骨、右側為彌猴尺骨

  其中鹿尺骨尖器主要分布在東北及關東中部,關東以下豬尺骨尖器變多,在琉球群島出土的幾乎全是野豬的尺骨尖器(大山 柏1922,沖繩教育委員會1979、1985,沖繩縣•具志川市教育委員會1986)。

  日本地區的尺骨尖器多出現在貝塚遺址內,貝塚常是保存骨角器最佳的環境,或許就是造成出現尺骨尖器出現的比例較高的因素之一。但這種現象似乎也說明,日本的環境可能比較容易產生貝塚,同時也可能比較容易獵得野豬。

  值得一提的是,在沖繩南方不遠處,臺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圓山遺址也出現貝塚,在貝塚中也出土大量的野豬骨頭,其中也包含以尺骨磨製的工具,只是工具的形制是寬刃的鑿形,而不是尖刃的錐形。而這種寬刃的尺骨鑿事實上也出現在日本、中國及北美,這項工具是否與尺骨尖器屬於同類型的工具也是未來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圓山遺址出土的豬尺骨鑿(盧錫波先生採集)。

參考書目

煙台市博物館
1999    〈煙台白石村遺址發掘報告〉《膠東考古》頁28-95,文物出版社
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煙台市博物館
1999 〈煙台芝水遺址發掘報告〉《膠東考古》頁96-150,文物出版社,北京
福建博物院編著
2004 《閩侯曇石山遺址—第八次發掘報告》頁39-40,科學出版社,北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
1999 《舞陽賈湖》科學出版社,北京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山博物館
2004 《跨湖橋》,文物出版社,北京。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綿陽市博物館,江油市文物管理所
2006 〈四川江油市大水洞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四川文物》頁10-16
傅斯年等
1934 《城子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京。
佐藤 智雄•五十嵐貴久
1996 〈能登川コレションの骨角器について〉《市立函館博物館研究紀要》      第6号 頁1-47。
沖繩縣•具志川市教育委員會
1986 《地荒原貝塚─個人宅建築工事に係る發掘調查報告》沖繩縣•具志川市教育委員會。
沖繩市教育委員會
1979 《寶川貝塚─範圍確認調查報告書》沖繩市文化財調查報告書第1集,沖繩市教育委員會
沖繩縣教育委員會
1985 《シヌグ堂遺跡─第1•2•3次發掘調查報告書》沖繩縣文化財調查報告書第67集,沖繩縣教育委員會
金子浩昌
1984 《貝塚の獸骨の知識─人と動物とのかかわり》東京美術,東京
金子浩昌•忍澤成視
1986 《骨角器の研究─繩文篇Ⅰ、Ⅱ》慶友社,東京
大山
1922 《琉球伊波貝塚發掘報告》,第一山房,東京
Harlan I. Smith
1910 《The Prehistoric Ethnology of A Kentucky Site》,Anthropological papers      of The American Museum History. Vol.Ⅵ Part Ⅱ. Oder of The Trustees.      New York.
W. D. Funkhouser , W. S. Webb
1928 《Ancient Life in Kentucky 》, Kentucky Geological Survey. Series Six Vol.      34. The State Journal Company , Kentucky .
R. P. Stephen Davis, Jr. Jane Eastman, Thomas O. Maher, Richard P. Gravely, Jr.
1997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t The Stockton Site, Henry County, Virginia》      Research Report No. 14,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Research Laboratories of Anthropology.
Liz Crocker
1999 《Mill Hill, Thetis Lake and Francis/king –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ree Regional Parks》Capital Regional District Parks, British Coumbia.
Julie K. Stein
2000 《Exploring Coast Salish Prehistory – The Archaeology of San Jun Islan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Seattle and London.
JULIA C. BYRD
2011 《Archaic Bone Tools in the ST. Johns River Basin,Florida:Microwear and Manufacture Traces》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本文作者為史前遺址發展組副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