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遺產+山林路跑:馬來西亞砂拉越Bung Jogoi舊部落山林路跑活動
文‧圖/張至善
去年(2019)夏天,返國前在馬來西亞砂拉越的古晉機場看到大型液晶螢幕循環播放著「Bung Jogoi遺產路跑」(Bung Jagoi Heritage Trail Run)的活動畫面,驚訝一個由部落發起的路跑活動,竟也擔任起觀光宣傳的重要素材。剛好有幸親自參加,就近觀察,寫下過程與心得與大家分享。
時間是2019年7月20日,我參加了Bung Jogoi部落遺產山林路跑活動,Bung Jagoi是Jagoi地區內的第一個比達友(Bidayuh)村莊,此地屬於Jagoi-Bratak族群,大約在750年前從印尼西加里曼丹的Sungkong山遷出後就定居在邦布拉塔克(Bung Bratak)區域。大約在1840年代初期,他們從邦布拉塔克搬到了周圍34個不同村莊。
其中Bung Jagoi部落座落於500公尺長的Jagoi山鞍部上,此地也是Jagoi方言群文化的大熔爐。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對更多農業用地的需求增加,許多家戶搬到了周圍的山麓丘陵,最終形成了13個村莊,有8個村莊位於馬來西亞境內,分別為Bogag、Duyoh、Plaman Bu'ow、Serasot、Serikin、Sibobog、Skibang和Stass,另有5個村莊位於印尼境內,包括Babang、Kindau、Sejaro、Belida'和Take',也就是說同一部落親族因為遷徙卻變成了不同國家的人。
Bung Jagoi部落原有34間房屋中,僅剩下13間殘破的房屋以及由 Baruk(放置頭骨的地方)和Gawai屋所組成的祭儀中心(類似集會所)。目前,只有一個家庭居住在Bung Jagoi部落並成為部落的看管人。這部落定居於山頂,除了實行輪作農業外,也是狩獵和採集林產物的地方,因為Bung Jagoi擁有超過400公頃的完整森林。
會造訪Bung Jagoi主要是由砂拉越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Dr Ahi Anak Sarok提供活動訊息,此一山林路跑活動(Bung Jagoi Heritage Trail Run)與Bung Jagoi地區自發性發起原始森林保護與保育相關:Bung Jagoi 舊部落13間殘破的房屋和集會所使人們回想起過去的文化,因為大多數人搬遷下山。附近400公頃的森林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熱帶雨林,森林為山區下方的5個村落提供清潔水源,而周邊地區的土地正在快速被開發中,例如正在進行的採石產業和礦產勘探活動對該地區構成了重大威脅。
Bung Jagoi部落自發性發起保護和保育Jagoi原始林的倡議活動(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primary forest in Jagoi ),Jagoi部落希望保護附近的森林,並重振該地區的文化遺產,包括具儀式意義的集會所和Bung Jagoi的地景遺產(Heritage site)。這片森林擁有豐富的植物相和動物相,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溪流的源頭,為山下村落提供清潔的飲用水。鄰近村落(尤其是Duyoh和Bogag)的居民從這些地區採集自然資源,然後在路邊的攤位上販賣給遊客。在周末和公共假期,大量遊客湧向附近的邊境城鎮西里金(Serikin)市集,並停下來購買這些商品。一些遊客還登上Jagoi山,途中參觀Bung Jagoi舊部落。大約一個小時的攀爬除了可以欣賞山林美景之外,還可以鍛練身體和呼吸新鮮空氣,這也是山林路跑活動的規劃之一。
主辦單位2019年選擇7月20日(六)來辦理山林路跑活動,當然也安排了更多活動,包括樂舞表演與來訪者互動,美食攤位與手工藝演示與販售,山林互動遊戲以及文化展覽等。我們先驅車至山下部落的活動中心報到,活動中心也是部落的文化中心及接待中心,我們在此地吃早餐,與活動工作人員進行互動,這裡是餐廳也可以當作上課研習的地點,也有部落土產和出版品的販售。
我們等路跑參賽者一批批出發後,再徒步上山。路跑參賽者大多數為當地年輕人,也有少數外地路跑者,這樣的設計讓當地年輕人有聚集的機會,也提供了用身體、汗水經驗自己的山林土地的機會。踏上山林小徑,在登山健行(別人是路跑)的旅程中,看到許多不同類型的植物和巨大樹木,一些樹木上有木牌標明學名和當地名稱。山路陡上,越來越高,並不輕鬆,按照自己的步調調節呼吸,過了一個陡坡之後,又發現前面的坡度還是越來越高。沿途設有一些休息站,有廁所和鐵木製作的長椅讓人休息。
大約一個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位在山林鞍部的舊部落,這位置選擇很奇特,因為一般而言山脊上並沒有水源,但是這裡有兩排長屋,大多無人居住。因活動之故,有幾個攤販賣飲料和當地小吃,以竹子在平坦處搭建起活動平台。活動由部落樂舞表演開始,除了使用音響播放外,還使用傳統的鑼來伴奏,接下來由主持人致詞說明活動。等樂舞展演結束後,讓參與的遊客各自活動,我們感興趣的是籐編手工藝演示,山林互動遊戲(以吹箭射靶)以及在集會所進行的文化展覽。
在集會所後方有一個舊展示,主要展示與砂拉越大學合作的發電機組說明,確實,在舊部落這樣的地點生活,電力和水源等是必須克服的問題,勢必要與新的知識、新的科技結合(例如太陽能發電)才得以發展。隨後再朝山頂(三角點)前進,還有一小段陡坡,登頂後再前進有一處視野開闊的展望點,享受辛苦登山後暢快的登高望遠視野。
回到舊部落吃中餐,主辦單位準備家常食物,這也是接待體驗的一環,這段期間提供文化交流的機會,例如傳統食物的料理、材料、飲食習慣和習俗、家屋配置和親屬、人際關係等,一一好奇地詢問。在這段時間之後,另外安排了其他的互動,例如邀請合照、一起呼口號 ”I Love Bung Jagoi” 拍攝短片、上傳FB打卡,有很多的努力讓舊部落文化遺產、山林知識與當代社會連結。
稍事休息後,接下來朝山下走,然後驅車去西里金市集。這裡是和印尼西加里曼丹接壤的國境邊界,每週六日攤販聚集,販售各式印尼來的手工藝、土產。原以為是小小的市集,抵達後卻發現竟是上百個攤位,停車位一位難求,規模比我們想像大很多,稍作休息與訪談後,我們驅車返回古晉,結束本日行程。
Bung Jogoi山林路跑活動是一個很棒的體驗,這樣的活動可以說是提供了一個「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體驗機會,除了揮灑汗水、爭取榮譽和成就感的森林路跑設計以外,這其實是個與部落自主運動、山林保育、文化遺產保存、部落觀光和永續發展等議題結合的綜合活動。仔細觀察其實與臺灣原住民部落當前的處境有類似之處,但又在關注議題上存有些許差異,卻都是和當代生存與部落發展相關,因此把此次觀察心得和感想整理如下:
一、堅守傳統領域,保護了環境也保護了文化:這與臺灣花東地區有類似之處,近年來原住民參與的社會運動已成為守護東部地區自然環境十分重要的力量。例如2011年開始銅門部落對慕谷慕魚的封山管制、2012年發生的卡大地布公墓地「捍衛祖靈 拒絕遷葬」事件、2014年蘭嶼達悟族發起反核廢運動、2015年巴布麓部落大獵祭獵人事件,以及卡拉魯然部落因新園養雞場抗爭事件等,這些都與環境資源的保存和管理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卻是以傳統領域的諮商同意以及傳統文化的使用管理為主要訴求。於是,原住民部落的土地自治逐漸成為邊陲區域的重要指標,透過原民界的新聞媒體進入全國性的輿論,也反映出臺灣社會另類的輿論政治。而本地的活動是Bung Jagoi部落自發性的發起保護和保育Jagoi原始林的倡議活動,這樣的行動保護了森林環境,也維護了文化。
二、用身體經驗山林:這是活動的一大亮點,當我在FB打卡「舊部落山林路跑」,我的同溫層(特別是臺東)部落好友紛紛詢問,我發現路跑似乎是許多臺東部落的傳統,魯凱族達魯瑪克「飛舞的勇士Sanga」的「求雨跑步」傳說;卑南族南王部落的都古比斯傳說都以「善跑者」、「飛毛腿」為主角,所以跑得飛快是共通的榮耀,我認為在臺東舉辦類似的活動一定容易引起共鳴。
三、國族、親族認同:如前所述,Bung Jagoi部落散居成為13個村莊,8個屬於馬來西亞,5個屬於印尼,國家身分的不同似乎沒有特別的影響。我在訪談中得知在山上演示藤編的族人其實來自於印尼,這些其實打破了我的印象,也更讓人思索這在臺灣的話,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些層層的關係認同似乎可以提供島內藍綠、原漢關係參考的啟示與借鏡。
四、環境與永續發展:在馬來西亞考察之中,我發現本地原住民最為關心的問題是環境與永續發展,有關於「殖民」、「去殖民」的資訊很少接觸。這很可能是因為地處婆羅洲之故,婆羅洲是地球至今少數低度開發的島嶼,也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區域,面臨到的威脅包括森林砍伐、棲息地破壞,油棕墾殖、燒墾霾害,水源、海岸的汙染等,環境是生存的根本,也是多樣文化孳生的源頭,是本地原住民邁向未來最為關切的重要議題。
|
最後,臺灣有很多隱沒在山林的舊部落,看到這樣的案例是不是可以一起動動腦筋,也來規劃出一個結合部落自主運動、山林保育、文化遺產保存、部落觀光和永續發展等議題,擁有自己部落特色的路跑活動呢?
影片參考
Jagoi Heritage Trail Run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