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看見布農氏族的小宇宙
文‧圖/林頌恩
你的名字從哪裡來的呢?面對這個從出生到死亡都會緊緊跟著自己的稱呼(如果沒有特別原因就不會變更),如果這個名字不是出於新創、又帶有與前人的連結,那麼你會不會好奇,身上所承載這符號的淵源,與自己、與家族的關係又是如何呢?而這當中運作名字生成的規則與例外又是什麼呢?
可愛的特展海報,環繞著崁頂3062的空間延伸出很多可能。 |
厭世的深夜,一邊校稿一邊打電話修稿,開展前跟設計師總是一起處在星系的大爆炸當中。 |
崁頂3062從閒置空屋轉變為族人可以來此運用解說參觀的空間。 |
崁頂國小的學生也來到展場練習隔天開幕的單元解說。 |
感謝各個參與戶口名簿工作坊的崁頂布農家族完成族譜。 |
重新整修過的老屋崁頂3062,成為把故事說出來的展場。 |
布農族的你是屬於哪一個氏族呢?說不定你的氏族也出現在展場的家族卡,歡迎來打卡! |
在崁頂3062長期展出的《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mais na isa inaka nganan),以其在地性娓娓道出當地布農族人名字的由來與氏族通婚的關係。我敢保證,凡聽完這個微型展覽的解說、看過這個展覽展板的朋友,一定可以從一向搞不懂布農命名規矩與氏族婚姻關係的情況,轉為恍然大悟的地步,因為我跟策展人ibu istanda takiscibanan(胡郁如),就是透過製作這個展覽,而在過程中逐步搞懂過去那些搞不懂的事情。
在最後拼命修稿的階段,我跟ibu窩在設計師apin(鄭桂英)家裡持續改稿,雖然已經進入文字定稿美編設計的狀態,但還是有著幾處在邏輯上看來讓人疑惑不易掌握的地方。ibu打電話請教tama(布農語:爸爸/跟爸爸一樣年紀的男性長輩),通話結束時深深嘆了一口氣說:「之前做『崁頂百年展』時那些沒搞懂的,我現在都懂了;那些以前沒有面對的,真的是到了這時候還是要面對。」確實是如此,每一次更往下探,或者是針對一個更細的主題要理出一個頭緒來,就讓我們透過埋首在各種策展事務的痛苦中而有機會抬頭時,越窺見一處老早就在那裏俯視著我們的星空。
回想去年透過「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與崁頂部落(Kamcing)合作,開創了史前館首次與部落於非文物館之半戶外空間辦理僅展出一天的快閃展「崁頂百年‧憶起回家(muskun kata kulumah)」,當時集中在最多族人返家與在鄉時間也就是清明時節辦理開展,獲得很好的迴響。
這個展覽源於為了紀念部落自1917年遷移至現址已有百年時間,部落中青代為了尋求長輩記憶、傳續部落遷移史,因此動員更多年輕人參與家族故事記錄所引發的展覽。然而當時部落並沒有適合的空間能夠提供長期展出的場地,這也是當初百年難得一見的主題展覽,僅能於鋼棚底下開放空間展出的原因,然而這也孕生了接下來崁頂3062展覽的開始。
部落旅外遊子tahai邱康生有感於崁頂百年策展團隊透過策展在部落引動的成果,因而願意將先前為幫忙姻親而搶救購置位於村子三鄰62號的老屋,提供給部落作為公開使用,這也為崁頂百年展覽埋下「家」的可能。
此一初心動念的構想牽動了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系上師生透過【107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i-village城鄉牽手計畫」】,開啟了老屋修建籌畫,將原來私人空間轉為五年內提供給部落公開使用的空間,並委由長老教會擔任管理窗口。而在邱韻祥教授帶著學生團隊修復老屋、搭建戶外平台的同時,史前館也與當地族人接手製作展覽,讓屬於部落的記憶可以繼續在此一再生的新空間繼續說下去。這個做法共創三方(教育部、文化部與在地社群)合作共創地方知識的範例,也具體實踐三方參與原住民主題展覽而共創地方知識、捲動地方事務、再造地方文化的可能性。
首檔展覽《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mais na isa inaka nganan)主要分成三個區塊,第一個區域說明老屋如何修復而來的前世今生;第二個區塊為常設展概念,接續收攏前回崁頂百年特展的部分成果,述說部落到此落地生根的家族小故事;第三個區塊便是此回特展主題,講述布農族家族的命名與傳承制度,並結合MLA計畫與部落合作的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工作坊的心得與成果展現。此外在崁頂國小這個單元,則展出校方以畢業旅行方式連續兩年走路回山上老家,也在山上製作家譜的師生心得,這也跟前回崁頂百年展引動產生的連動關係有關,讓人看到部落與學校在帶領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的豐沛動能。
而家族系譜展在第二區塊其中一個單元,提到來自不同地區的崁頂布農家族,如何組成現在這個部落,因此有一整面牆,標示各家族過去在山上舊社的分布圖以及家族各戶分布於部落的現況。另外也交代各家族的氏族關係,透過田野與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資料,整理出13個氏族的布農、日文及中文的家族名。
這樣描述起來感覺好像不太難處理,但事實上這個牆面的資料對我跟ibu而言是一個大挑戰,因為要辨識老地圖舊社的日文名稱及確認家族所在地的方位有困難,一旦抓錯檔案就要整個重來再重來,同事賴韻竹下了班以後晚上還要幫我們一再補抓漏掉沒處理到的家族地圖;再加上環繞著布農族特有的siduh(氏族)結構所產生可通婚或不可聯姻的關係,要怎麼簡潔扼要呈現,既能讓自己人看了拍案肯定,又能讓不懂這個邏輯結構的外地人一目了然,著實讓我困惑的腦袋瓜燃燒好久。
老實說,我對於充滿各種中文詞義嘗試來界定跟說明siduh(氏族)及其所謂試著用小氏族、中氏族、大氏族等對應說法去解釋其內中關係的用語,腦袋中感到有一大團爆炸的小宇宙。儘管用「氏族」也很難解釋完盡,最好的方式還是直接用布農族人的概念去感受,但要做到這種程度對於我這種段數很低的外地人而言還是非常困難。
同樣地,我也在這個過程更認識布農族的博大精深,例如擴充了以往我對於「kaviaz」的布農語停留在「朋友」的解釋。當「kaviaz」放在氏族聯姻的脈絡所產生的意義更接近「盟友」、「有難相助可隨時支援聯姻一方的盟軍」,這就又會回應到為何布農族向來堅持自己所屬氏族能對應聯姻關係的氏族有其嚴格的對象限制範圍。屬於自己的中氏族裡頭的各個小氏族群體,對內就已是同盟體,彼此通婚是禁忌;所以要確保自己氏族群體的生存就一定要擴大盟友圈,因此對外與其他氏族透過婚姻關係甚至是交換婚方式去強化與締結盟友關係,是確保彼此氏族能有對方做為靠山照應的基礎,這充滿了布農族從以往到現在對於如何以人際關係實踐互助生存的宇宙觀。看了遠在日本留學的崁頂子弟aliman istanda從遠方傳來有關布農氏族婚姻與命名關係的文稿,更讓我感受到那從久遠年代以來要設法幫助彼此生存下去的信念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制度。
在還沒製作這個展覽之前,一開始我真的聽不懂ibu口中所謂:「他們那個『胡』跟我們這個『胡』,是不一樣的『胡』喔!」這是繞口令嗎?姓胡的不都是姓胡的嗎?後來才知道,中文名字的姓氏看起來雖然是同一個,但是放回布農族的思維裡彼此則是完全不同的小氏族,那麼當然在關係上完全不一樣,這要進入布農族的思維來看整個關聯才能理解。
我很高興在博物館工作,每次跟一個部落合作展覽,都能讓我在浩瀚的星系裡面,更趨近了解一個族群與部落的小宇宙。當我做完這檔展覽,我不僅懂了所謂「這個『胡』不是那個『胡』」、「這個『邱』不是那個『邱』」的真諦;我也可以辨識哪個氏族跟哪個氏族的關係是屬於不能通婚的盟友群。當本家氏族有人嫁女兒殺豬時,本家氏族各家戶都可以獲得一份結婚囍肉,包括本家氏族其他已婚嫁入其他氏族的女兒也有一份,這背後的依據就是運行在布農族世界的宇宙觀。不禁讓人大嘆,臺灣有這麼多不同原住民族群,當我們共同越珍惜與看重各種不同的存在,就是讓我們以身為臺灣人擁有更多豐富小宇宙共存的幸福感。
此回與崁頂部落合作最大的意義,也在於凸顯史前館致力與各部落合作,陪伴有心從事建置部落文史工作並兼顧地方發展的在地團隊,透過展覽打造、收攏一處可安放部落記憶並述說故事的平台。一如海端鄉公所小編於臉書粉專協助宣傳展覽開幕時所提:「部落中能有個說故事、保存記憶的空間(另一種家),是厚實地方內涵的重要一步。」當每個部落隨處可見各種保存記憶的空間,可能是閒置空間改造成的故事館、自家經營工作坊述說在地技藝與記憶的空間、進行部落青年文化教育的場地等等,都可以讓部落擁有更豐厚的內涵。
崁頂3062的開幕與運作,讓人很期待各個地方都能在自己的土地上長出自己的花來!回溯MLA計畫的精神,就在於強調如何透過博物館(Musuems)、圖書館(Libraries)、檔案館(Archives)等系統與地方合作,共同參與建置及提取地方知識。史前館在這方面的做法便是嘗試透過展覽、工作坊、到校推廣的文化行動等運作方式,讓地方知識成為全民共享的文化記憶。
未來史前館也期待能與各部落就展覽介面合作,形成各地都有迷你且多樣性的常設展空間來豐富臺灣的文化記憶,這也是呼應文化部最新提出串聯各領域相關單位組成MLAUCNI(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M、圖書館L、檔案館A、大學校院與社區大學U、企業C、非營利組織/民間團體、專業社群N、其他機構I等)此概念的具體實踐。無論是合作、協作或者共作,我們總是需要與不同領域的夥伴一起跟著地方、為著地方做事;當越來越多地方都增添更多能動性時,我想這就是博物館存在於地方最大的魅力與動力!
展覽資訊
一、名稱: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mais na isa inaka nganan
二、展期:2019年11月30日~~2020年11月30日
三、地點:崁頂部落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四、主辦單位│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崁頂教會
五、策展團隊│崁頂百年
六、合辦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糸糸績地工作室、蓋亞那工作坊、馬提亞の店
七、導覽洽詢:ibu 0989-527192、savi0920-540095(十人以上最少一周前預約洽詢)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史前館執行MLA計畫窗口、「崁頂百年」策展團隊)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