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為岩棺洗澡(下)─記2017年都蘭岩棺維護工作

博物館頻道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明瞭了什麼?

回想‧回響

  走出屬於自己回家的路─七腳川戰役110周年特展策展有感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02期 2019.9.1

為岩棺洗澡(下)─記2017年都蘭岩棺維護工作

文‧圖/葉美珍

前言

  臺東縣境有6座岩棺保存在現地,岩棺大多位在小溪流或沖溝附近,各岩棺雖同屬長方箱或長方槽形,但容積差異頗大,以保存較好的都蘭岩棺而言,粗估容積775L(註1),長光岩棺約及其半,其他保存較差岩棺需作粗略復原估算,以估測容積排序,大於都蘭岩棺者包括麒麟岩棺、白守蓮岩棺、和平岩棺,小於都蘭岩棺者為長光岩棺及奇崙山岩棺。

  都蘭岩棺及長光岩棺因現地保存之綜合條件較好,故被選為首先進行維護工作的對象。長光岩棺重要性不亞於都蘭岩棺,尤其岩棺為石造容器,其用途必須以伴隨器物或現象進行論證,廿多年前出土的長光岩棺是相形保存線索較多而有利論證的岩棺。因此繼都蘭岩棺的全面清潔、滅菌及局部強固後(詳〈為岩棺洗澡(上)─記2017年都蘭岩棺維護工作〉),接著為長光岩棺進行清潔維護工作。

一、長光遺址及岩棺


圖1.長光岩棺位於長光社區西南端。

(一)遺址介紹

  長光遺址(圖1)發現於1993年,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古老砂丘、長光社區西南端之民宅西側,遺址因岩棺出土而被確認(註2)。當時屋主於屋後菜園整地而露出一座岩棺,岩棺原本為數公尺厚砂土所覆蓋,若非地主整地否則不易出土,隨後在附近進行第一次小型試掘,並持續有研究者進行遺址調查。

  1997年以後臺11線公路拓寬工程密集進行,路基需大量填土,長光社區因賣砂土予工程包商,導致陶器露出,發現之時不少夾帶陶片砂土已填於社區東側臺11線公路基地,成為公路旁之二次堆積。

  此後筆者等陸續於社區農園中發現其他遺物分布地點,並在1997年至2000年間進行2次考古發掘工作。長光社區計進行3次考古發掘工作,於遺址發掘3個地點,出土5處以「石板棺」為中心之墓園或祭祀地點,但受到社區耕作影響,5處現象保存程度差異很大,其中2處現象保存較為完整,另3處為擾亂後之局部現象。現象包括石板棺、祭祀用陶器群、陪葬品,附近並有10多座甕棺墓葬,此外還在素面陶文化層底部出土數十片大坌坑文化陶片。墓園現象相關之陪葬品或伴隨物包括打製石斧、石針、石錛、箭頭、兩翼(几)形玉耳飾、玉玦、玉管珠、玉墜、手環、陶紡輪及各式陶容器等祭祀品。

  長光遺址存在繩紋陶文化及素面陶文化遺物,繩紋陶數量不多,屬於大坌坑文化;素面陶文化稱之「長光類型」。長光遺址除「長光類型」本身之陶器外並包含花岡山文化以及少部分卑南文化器物。其中陶容器最足以說明長光遺址文化屬性與年代定位。

  長光岩棺出土後受到地方人士重視,獲得政府單位補助,於長光岩棺周圍設置木造步道設施,引導民眾參觀(圖版1)。社區成立松年大學,並設立相關教育、展示館,曾辦理諸如陶器製作等教育活動。此外,長濱處沖積扇地形,長光社區所在為扇底開闊端,東側面海,西側扇央忠勇社區臨金剛山,長濱鄉公所推展金剛山旅遊景點,長光岩棺成為其中的重要景點。

(二)遺址及岩棺現況調查

1、岩棺區地表調查

  岩棺所在岩盤露出地表處最長10m,最寬6.8m,高84cm。岩棺現存體積內部長177cm(底部測量),北端寬45cm,南端寬60cm,深44cm。岩棺走向約N25°W。

  岩棺出土時為黃色凝灰岩,出土後逐漸附著藍綠菌、地衣而變黑,亦即如同其他現地岩棺,因處於無遮蔽狀態,長期受風吹日曬雨淋,長光岩棺存在保存維護的隱憂,其表面已逐漸風化。

  2008年時岩棺周圍設有木造參觀步道(圖版1),然毀於2016年尼伯特颱風(圖版2),2017年調查時岩棺內部積水約5公分,加上環境潮濕,地衣、苔蘚附著情形嚴重,岩棺石質多有風化現象,工作人員著手清理及記錄(圖版3-4)。

圖版1.2008年時岩棺周圍設有木造步道。 圖版2.木造步道毀於尼伯特颱風。

二、長光岩棺著生物現況勘查

  岩棺著生苔癬較易去除,各式地衣不易去除且對岩棺傷害程度較大,地衣起著風化與分解的作用,加速岩石分解粉碎成為砂粒的速率。為利於記錄岩棺維護狀況,將岩棺表面四周分為A、B、C、D,維護按編號順序進行。

  經勘查結果,長光岩棺發現有殼狀地衣與葉狀地衣、藍綠菌。殼狀地衣在潮濕處最多,以共生菌的菌絲緊密附著於岩體,已在岩棺表面多處形成斑駁的色塊,葉狀地衣以一些絨毛、假根附著於岩棺上。藍綠菌幾乎遍佈岩體各處,覆蓋住岩體表面,在未清理前肉眼所見岩體呈墨綠或黑色,實則為藍綠菌顏色。地衣及藍綠菌使得岩質變得較為疏鬆,造成粉末狀剝落(圖版5-6)。

圖版3.長光岩棺調查及清理(一)。 圖版4.長光岩棺調查及清理(二)。
圖版5.葉狀地衣與殼狀地衣標示。 圖版6.附生植物檢測記錄。

三、長光岩棺清潔滅菌

  清潔時先以軟毛刷清洗局部,觀察局部石質不受毛刷清潔損耗後,再進行其他區域逐步清理。除清理岩棺表面泥土、苔癬、地衣及蟲卵之外,亦進行地衣殺菌作業,所有地衣經清水第一次清洗乾燥後,皆經濃度95%酒精塗覆,將已滲入岩體表層下的地衣菌絲進行滅菌,之後再以專業殺菌劑加強效果,並定期觀察後續狀況。

  整體清理滅菌完成後,長光岩棺恢復出土時黃色岩石狀態(圖版7至8),效果優於都蘭岩棺。清潔後可觀察到長光岩棺排水孔上方劣化明顯,岩棺體部沿著原有之岩石解理面風化,且岩棺表面分布溝痕,包括雨水流布侵蝕造成之細溝痕,以及1993年挖土機履帶痕,當年岩棺因整地行為而出土,履帶痕成為整地證明。

四、長光岩棺局部加固實驗

  岩棺體表在清洗以及殺菌作業執行後,評估後續加固的可能性。依循對都蘭岩棺的加固經驗,先擇長光岩棺周圍類似石材,進行局部加固實驗,觀察未損石質及石色後,於岩棺本體進行小規模加固試做。加固作業藥劑為矽酸乙酯(silicic acid ethyl esters)。長光岩棺表面無泛出鹽份之白化現象,以劣化嚴重之岩棺排水口上方為加固試做位置,使用4599.6g之加固藥劑,以紗布浸潤藥劑後敷貼試作部位,靜置1分鐘後取起紗布,重複3次施作(圖版9-10)。3周後觀察試作區塊石色不變,石質疏鬆崩解狀態稍有緩解。

圖版7.岩棺清理後恢復原色。 圖版8.於岩棺進行酒精除菌作業。
圖版9.長光岩棺加固過程。 圖版10.加固試作完成後狀況。

五、結語

  長光岩棺是東海岸最晚出土之岩棺,與其他5座早期報導岩棺不同的是,岩棺出土之初及遺址存在之文化現象皆由考古學者所觀察及記錄,其伴隨現象對於相同類型岩棺之用途推測有其關鍵性。長光岩棺埋於數公尺深砂層之下,出土時內部無人骨,未發現墓葬相關遺留,有1顆圓形砥石(註3)。附近地表僅見零星打製石器及零星陶片,因陶片與其附近之墓園現象陪葬陶器特徵類似,研判岩棺與墓園現象應為同時期遺物。

  由於遺址分布大範圍墓園現象且含有石板棺及甕棺等墓葬,墓園為長光遺址2000多年前的主要墓葬形式,因而靠近墓園的岩棺亦作為「棺」的可能性低,而且容積小,無法容納中等身材之成年人躺臥,或應將之視為鑿於大岩盤的槽形容器。

  石槽比起陶質容器,相對容積大、不易滲水且經久耐用,槽口平坦,似當時有蓋,若作為村落需要之大型液體存放槽亦頗合適,舉凡儲水槽或浸泡纖維、獸皮、陶土之水槽都有其可能性,尤其是岩棺出土時槽內有一圓形砥石,或為磨製石器所用水槽。岩棺用途有待長期論證,而以目前觀察結果,作為棺具的可能性最低。

  長光岩棺清潔滅菌後,有待定期清潔維護。其保存環境為私人土地,地主亦關心主管單位之岩棺維護規劃。尤其當時迫切需要的是新設景觀步道,經過縣府人員、鄉公所、東管處及史前館等相關單位人員會勘,決定步道採用之鋼鐵架構及基樁設計須沿用既有基座,不挖新基樁孔,原有基樁孔亦不往下加深,以避免破壞岩盤,且岩棺周邊地表景觀不作改變,於是鋼鐵構造之耐候性步道在相關單位監測下施作完成。在2019年8月初本館舉辦3D工作坊參訪行程時,參訪者已是站在新設景觀步道上觀看長光岩棺,而如都蘭岩棺般,岩體不可避免地再長出地衣、藍綠菌,顯然岩棺維護之路還很長遠(全文完)。

(註1):此為以3D掃描岩棺配合程式運算所得數字。
(註2):葉美珍1993〈長光岩棺及長光遺址發現簡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2:95-102。
(註3):因地主當時出示砥石而得知。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