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一本呈現人布之間深厚情感的書:記《Mesusa, mneghuway knkla rudan Truku太魯閣族人的知識與織藝—花蓮水源部落家藏織品調查報告》的出版歷程

南島文化專欄

  認識史前館的「現在進行式」:簡介桃園國際機場「博物館文化櫥窗」展示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南科考古館秘室裡的大秘寶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98期 2019.7.1

認識史前館的「現在進行式」:簡介桃園國際機場「博物館文化櫥窗」展示

文/張至善‧圖/史前館

特展主視覺。

  桃園國際機場是大家出入國境必經之地,具有扮演國家文化櫥窗的重要使命,利用這樣的位置,有效率辦理「博物館文化櫥窗」展示,能夠於國門展現我國文化底蘊與文化特色。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或本館)今年度被賦予任務的區域是出境區四樓貴賓室區,展期為2019.07.01至2019.09.30。

  由於展示區域具有不同的屬性,因此如何構思展示主題?如何展示?皆有別於過去策展之經驗。從過往提供的資料以及現場勘查後,整理資訊如下:展示方式為櫥窗,面積十分巨大,有壁櫃共計5座,展櫃尺寸(公尺):(11x2.4)x4座、(7x2.4)x1座。參考他館的展出內容和手法,發現大多與藝術家合作,展示其創作作品或複製之畫作。經過構思有以下想法:1.須展現史前館特色、2.能介紹及認識臺灣、3.能否打破櫥窗限制,以創新的手法來呈現,例如展覽本身就是一件創作的作品,讓此次的展示擁有新的特色和生命。

  在不斷的腦力激盪和靈感撞擊下,終於醞釀出「這個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作為展出主題,介紹史前館各項正進行中的研究特色。依展櫃分配五項主題:一、考古學:以古鑑今;二、民族學:邁向未來;三、臺灣自然史:生態復原圖;四、世界南島:打樹成衣以及五、永續寶島:博物館與環境永續。

主題一考古學展櫃示意

  在展示內涵上則以1.應用新技術來支援考古、2.原住民社群如何應用博物館藏品來進行文化詮釋、3.認識臺灣自然生態與藝術品欣賞、4.博物館捐贈與跨領域研究以及5.行動藝術成果等方式。打破櫥窗限制,既是展示,整體也是一項藝術創作作品。此外,本次除中文、英文外,亦增加日文翻譯,試圖擴大展示的影響力。本次策展的內容重點,簡而言之就是介紹史前館的「現在進行式」以及介紹臺灣,展示內容整理如下。

一、考古學:以古鑑今/舊香蘭遺址

1-1 失落的文明─舊香蘭遺址

  舊香蘭遺址位於臺東縣境太麻里溪口,1998年因出土石板棺而被發現,本館受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兩期考古發掘工作,推估保存面積約20公頃,且經長期研究確定為金屬器時代三和文化重要聚落遺址。過去臺灣史前遺址少見與當今原住民文化直接關聯之文物,而舊香蘭遺址出土物中的百步蛇紋飾,已顯示與現代原住民文化產生直接關聯性。

1-2 文化交流證據

  在舊香蘭遺址出土的玻璃珠,判斷至少有三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將高溫熔解的玻璃材料拉成長條形,然後截剪下來後再加溫,讓玻璃的表面張力自然將珠子縮成圓珠形。第二種方法可稱為馬賽克鑲嵌法,把不同塊狀材料併合熔解成一個珠體,通常會在珠體留下明顯的併合紋,第二類多彩珠就屬於這種製法。第三種方法稱為蕊捲法,將熔解的玻璃材料盤捲在鐵棒上加工,大型管珠及球形珠(包括斜紋多彩珠)大多使用這種方法製成。這三項玻璃加工技法同時出現,證明舊香蘭遺址古聚落已輸入完整玻璃加工技法。

  舊香蘭遺址出現大量石質鑄模,所鑄器物包括銅鈴、銅斧、刀柄之類。其中青銅刀柄及圓形金飾的鑄模產物亦出現在漢本遺址及十三行遺址,顯示當時舊香蘭古聚落先民與這兩處遺址的人群密切的貿易關係。

1-3 冶煉工藝─金屬器與琉璃

  舊香蘭遺址保存臺灣距今2300年前至1200年前的鐵器時代三和文化,該處遺址在距今1500-1300年前曾出現一個短時間的金屬器生產高峰,是工匠、設備、材料聚集的「工業中心」。舊香蘭遺址文化層內,由於隨地散落的琉璃珠及鐵渣,也出現鍛造鐵器的現象,及熔解玻璃材料的證據,證明這遺址曾經是金屬器和琉璃珠的製造場所。

  過去的考古認為,臺灣出土的琉璃製品和青銅器,可能來自海外的交易,但從舊香蘭遺址找到模具研判,臺灣史前人類早已具備鑄造的技術,或許東南亞的琉璃飾品中可能有部分是從臺灣流出。

  在舊香蘭遺址出土的遺物包括熔解的鐵屑和玻璃材料,由於熔解鐵和玻璃的温度必須達到攝氏1200度,證明在當時的史前人類已經具備這項能力,顯見舊香蘭古聚落的居民可能已掌握煉鐵、鍛鐵、燒玻璃的技術。此外,同時出土的金箔以及接近熔化陶片上殘留之小金珠,顯示當時具有黃金冶煉加工的技術與知識,成為臺灣首次出土的史前時代冶煉黃金證據。

1-4 陶把的新發現

  在舊香蘭遺址的文化層出土遺物中,動物造形的陶器把手共出現 33 件標本,其動物的種類包括有狗、烏龜、蛇三種。其中狗造形陶把有 22 件,烏龜造形陶把7件,蛇造形陶把有4件。烏龜和蛇造形所貼附的陶器很明顯是龜山式陶器,而狗造形所貼附的陶器類型雖不明顯,但狗身上的紋飾出現有吐信的百步蛇紋,所以和龜山式陶器也有密切的關係。

  在陶器外表貼附動物造形是東部史前文化常見的現象,但把盤捲的蛇貼到陶器上卻是首次發現的例子,這現象立即令人聯想到排灣族陶器上的盤蛇附加堆紋與它的關係。

1-5 小結

  獲重大考古發現獎的舊香蘭遺址,其中所遺留器物中帶有百步蛇紋之特徵,與臺灣現代原住民文化產生更加直接的關聯性,這樣的文化表現在臺灣現存史前遺址中可說相當少見,不但拉近了臺灣原住民與臺灣史前史的關聯性,也彰顯了臺灣原住民在世界史前史中的脈絡與位置。

1-6 科技考古

  近年在3D建模技術的輔助下,可說大大提升了博物館的考古研究工作,許多殘缺的文物也能在高科技的應用下恢復全貌,開啟考古工作的新視野。本展覽特地結合本館近期積極推動之考古文物高精度3D建模技術應用與3D列印技術,來呈現本次主題「舊香蘭遺址」的文物特色外,也期待透過此展覽,讓大家能更方便、親近地觀賞文物,一同發現考古文物新表情,也一同感受史前文化的樣貌。歡迎拿起手機掃入QR code,一起用3D影像發現更多有趣的臺灣史前文物。

考古文物QR code

二、民族學:邁向未來

2-1 應用館藏進行當代原住民族文化詮釋

  史前館近年來以館藏文物標本所做的工藝分析及文物重製與原住民社群/工藝團體合作,以原住民族視角進行分析與解讀,不僅以科學方式分析技法,進行重製,並且與耆老合作,從物件中挖掘原有的生活制度和文化脈絡規範,配合族語的學習與調查,藉此進行當代原住民族文化的詮釋。

2-2 文化差異詮釋的重要

  博物館屬於公眾領域,其典藏品與文件資料值得讓不同族群的夥伴們作為學習討論文化識別的課題個案。在文物檢視與解析的過程中發現:即使是現行的工藝名詞詮釋的系統脈絡已完備,但在詮釋或使用原住民族群的物質文化時,若排除原族群使用語言所形容或是排除原族群詮釋材質與技術的環節是很危險的,捨棄舊有工藝名詞不但無法還原該族群完整的物質文化所建構的系統脈絡和文化表徵,也看不到工藝文化的全貌。當僅強調單一技法名稱時,相對也抹滅了不同族群的母體文化,看不到不同的語言詮釋,也看不到背後代表整體社會結構的訊息,透過此物件上的社會互動的型態和過程所形塑的文化表徵與文化肌理也被抹平。

2-3 科學與人文

  史前館與原住民社群運用典藏品乃是透過新的方式(科學工具)來記錄文物的製作知識,並結合地方耆老們所受的民族文化知識教育,來補足原住民族工藝技術斷失的部分,重新找到典藏文物所具有的文化意涵。經由部落這些工藝耆老傳統的工藝知識、語言、技術指導下所進行的重製,所得到的不僅是技術的重現,還得到珍貴的文化學習機會。從科學與人文兩個面向,來記錄物件上的相關文化訊息及個人、族群、文化間所交織的脈絡,找出原住民族工藝技術與其相關文化環節。博物館典藏庫中藏品成為原住民社群/工藝團體的文化寶藏,提供部落建構文化詮釋的選項之一,並能有效運用於文化傳承教育的參考資料。

三、臺灣自然史:生態復原圖

  本次展出的「古加羅湖」、「重返莽原」精彩生態復原畫作,作者是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同時也是國內少數專事於野生物繪畫的陳一銘先生。他也是臺灣保育思維發韌期先驅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多年來在臺灣各個山林間的調查研究,紮實的生態知識和田野經驗,反映在他一幅幅的畫作裡。繪畫風格寫實細膩,雖然沒有走上學院的畫家之路,卻成為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生態畫家,作品生命力躍然紙上,藝術內涵也隨年歲增長益趨成熟。

  「加羅湖古森林」自史前館開館以來就在自然史展示廳以5mX12m的超大型畫作形式展出,在2016年,史前館將此一畫作改以動態呈現,並適時安排與觀眾互動的效果。「重返莽原」則是在蝴蝶蘭盛開的樟樹古木之上棲息著一隻雲豹,正俯瞰著乾河床上的原住民獵者與大山豬鏖戰,精彩呈現花東縱谷過去的生態環境。藉由這兩幅畫作,讓我們認識繽紛的臺灣山林樣貌。

四、世界南島:打樹成衣

4-1 岩佐嘉親

  岩佐嘉親(Iwasa Yoshichika)生於1922年,卒於2014年,享年93歲。他是一位自學的民族學調查者,因為醉心於南太平洋地區的文化,自1959年開始共進行了50次以上的田野調查。他曾表示:「我希望能將文物捐回有南島語族人民的國度,略表回饋之心。」他於2008、2013年將逾2萬4千件以上的大洋洲文物及相關調查資料全數捐贈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0年都蘭部落的沈太木老頭目一行人到史前館借閱捐贈的樹皮布藏品,館員發現對這些樹皮布藏品的認識極為有限,無法清楚地介紹這些物件,於是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整理和研究,在2011年出版《打樹成衣》一書,回應部落的期待,也不負捐贈者無私的美意。

4-2 打樹成衣:南島語族與樹皮布

  樹皮布(tapa, bark cloth)是一種無紡織布,以植物的樹皮為原料,經過拍打技術加工製成的布料。樹皮布文化是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的文化特色之一。南島語族是一群跨越東南亞與大洋洲的複雜民族群體,包括現代人群正使用著、或是祖先曾說過1000到1200種不同的南島語語言。東至復活節島(Rapa Nui/Easter Island),西到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北界為臺灣,南界至紐西蘭,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說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4億,是世界上最大的語系之一。

4-3 構樹

  構樹(B. papyrifera)屬桑科植物,臺灣民間慣以「鹿仔樹」稱之,英文名稱為paper mulberry。構樹為普遍自生於全臺灣各地平野、低山帶的樹種,多見於廢耕地、道路兩旁、果園和森林的邊緣,為雌雄異株植物。構樹樹皮很容易整片一長條剝取下來,經過水泡、搥擣使其柔軟,是早期原住民編織繩索的主要材料;構樹樹皮是造紙的材料之一,也是製作樹皮布最主要的原料。

4-4 構樹出臺灣

  由中研院鍾國芳、史前館張至善和智利大學Dr. Seelenfreund組成的研究團隊以蒐集自中國大陸、柬埔寨、越南、泰國、日本、臺灣、菲律賓、蘇拉威西、索羅門群島、斐濟、薩摩亞、東加、紐埃、南方群島、馬克沙斯群島、皮特凱恩和拉帕努伊等地,總數共604個構樹樣本進行定序(以葉綠體DNA,ndhF-rpl32為分子標記),得到48個基因單型。

  其中在太平洋地區最為常見的基因單型是cp-17,它原生於臺灣南部和東南部,研究顯示構樹經由蘇拉威西、新幾內亞播遷至遠大洋洲,證明由早期拓殖者引入至太平洋的構樹係起源於臺灣,其播遷路徑與史前時期南島語族擴散的「出臺灣說」所預期的結果一致。這是第一個太平洋共生物種研究中將臺灣直接與太平洋連結的研究成果。

4-5 臺灣在南島世界的地位

  以樹皮布為主題展開的研究,同時考證了構樹生物地理學上的探討、考古學上的證據,以及民族學上的物質文化調查,由這些基礎討論而架構出太平洋構樹親緣地理學的規劃、採樣,並進行跨國際的合作,而得到珍貴完整的太平洋構樹樣本資料,結果分析得到重要的成果。

  研究結果發現「臺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構樹的傳播路徑與南島語族播遷中的「出臺灣」假說相符,顯示出臺灣在南島語族播遷歷史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五、永續寶島:博物館與環境永續

  史前館近年推動環境教育,成功結合臺東地方環境教育平台,近兩年耕耘海洋減塑、海洋廢棄物的問題,以行動關注社會議題,開拓當代博物館的角色功能,因為唯有永續的環境,才能有永續的文化。

結語

  本次桃機的「博物館文化櫥窗」展示,策展人以促進觀展者認識史前館的「現在進行式」為目標,讓觀眾得以了解史前館研究的最新進展、研究觀點和近年經營發展現況。本特展於2019年7月1日開始展出三個月,歡迎有機會出國的朋友抽空前往參觀,重新認識「這個博物館」!

參考資料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頁89。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期末報告,頁142。

Chi-Shan Chang, Hsiao-Lei Liu, Ximena Moncada, Andrea Seelenfreund, Daniela Seelenfreund, and Kuo-Fang Chung 〈A holistic picture of Austronesian migrations revealed by phylogeography of Pacific paper mulberry.〉 PNAS 2015 112 (44) 13537-13542。

誌謝

感謝史前館研究典藏組葉美珍組長、葉長庚助理研究員、劉宜婷、唐姿婷、林怡君、李敏青、遺址發展組李坤修副研究員(考古學:以古鑑今)、卡塔文化工作室(民族學:邁向未來)、陳一銘先生(臺灣自然史:生態復原)、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鍾國芳副研究員(世界南島:打樹成衣)和臺東縣環境教育中心廖翊誠、陳雲芳(永續寶島:博物館與環境永續),對本展示的協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這個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策展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