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光影與聲塑:從史前館沈浸式投影談新媒體與臺灣史前史共創展演

國際頻道

  互動暢遊─日本京都鐵道博物館參訪紀實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打破對博物館的古板印象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88期 2019.2.1

互動暢遊─日本京都鐵道博物館參訪紀實

文‧圖/陳芊卉

京都鐵道博物館簡介

   從京都車站出來往西,沿著塩小路通方向走約20分鐘後,便會抵達位於京都下京區的京都鐵道博物館(以下簡稱鐵道館)。鐵道館座落於梅小路公園內,由公益財團法人交通文化興財團經營管理,全館面積約31,000千平方公尺,被視為日本境內最大的火車、鐵道展示館。展示宗旨以「日本近代化火車與鐵路發展過程」為主軸,編織日本人對火車的記憶,身負傳承鐵路文化遺產與保存之使命。

  白灰色的不對稱造型為博物館建築正門入口(圖1),以舊車站為出口意象(圖2),在有著廣大草坪的梅小路公園內格外醒目。博物館為獨棟建築,展示場域共地上三層,一樓為博物館售票入口、服務台、半戶外月台意象及室內展廳。二樓為鐵路模型造景、行駛體驗裝置、兒童園區及餐廳。三樓則為天空露臺,眺望京都地景。

圖1.京都鐵道博物館入口。 圖2.京都鐵道博物館出口。

  由內外穿插行進的參觀動線開始,彷彿進行一場時光旅行。一樓展廳內陳列的列車文物,從舊往的蒸汽火車至新幹線等車種皆有,約有53輛列車在館內展示,一入館即能目睹許多列火車並排(圖3、4),像似許多列車正於月台上等待發車,觀眾能隨心所欲進入車廂內,感受舊車廂氛圍,視覺呈現非常壯觀又豐富。

  有一個隱藏於列車內的餐廳─ナシ20形食堂車(NASHI20 Dining car),餐廳的外型仿造舊電車(圖5),販售幾款鐵路便當,便當造型與食材非常在地,讓觀眾也能在博物館內品嚐鐵道便當的滋味,極富味蕾的享受。除了展示列車之外,於室內一樓展區,設有鐵路平交道模型、月台、刷票口等貼近人們生活的互動裝置,賦予展示生動性及參與感(圖6)。

圖3.半戶外區一樓入口火車陳列處。 圖4.一樓室內區火車陳列處。
圖5.ナシ20形食堂車,看起來跟臺灣以前學生常搭乘的普快車相仿。 圖6.平交道互動設施。

鐵道館展區亮點

  每一件展品都能讓人為之驚奇。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火車機構展區」,除了技師外,一般人較少有機會近距離看到火車的機械裝置,因此在展示安排設計上,館方在火車的周圍,架設一個通往地下室樓梯的出入口,走進去後,抬頭往玻璃天花板望,才發現原來進入了火車底部(圖7-9);將火車維修裝置的概念融入展示手法的設計,讓觀眾可以深入其境,仔細觀看火車底部的機械構造。此外,在一樓展廳內的小賣店和出口處的大賣店,也開發許多與鐵道有關的文創商品,其中特別販售Hello Kitty與新幹線聯名鐵道文創商品(圖10),也令許多女性觀眾為之瘋狂。

圖7.火車底部入口。 圖8.機械展示空間內部。
圖9.構造說明。 圖10.Hello Kitty與新幹線聯名商品。

  另外如果身為一名鐵道迷,更不會錯過體驗駕駛火車的機會。在鐵道館二樓設有一處火車模擬駕駛區(圖11-12),一共有8個駕駛座,體驗時間一次10分鐘。每位參加體驗的觀眾需要穿上車長制服,入座後,將面對一個模擬列車行駛銀幕,觀眾必須跟著指示,操作桌面上的拉桿與按鈕,方能使火車順利運行至終點站。筆者當日觀察,發現此項互動裝置非常受到青少年的喜愛,體驗者也以男性居多,觀眾於駕馭火車的過程中,滿足了感官娛樂效果,體驗的過程也帶來知識性的探索。

圖11.行駛體驗裝置─火車模擬駕駛區。 圖12.觀眾駕駛體驗中。

  鐵道館另外一個亮點就是位於戶外的「梅小路扇形車庫」,在這裡不僅可以試乘「蒸汽火車Steam號」,看著白白的蒸氣往上升,聞著煤炭燃燒與蒸氣的味道。為了使觀眾了解鐵路運作系統、機構、鐵道安全等相關維護工作,透過真人實境演繹的方式,將技師們日常工作展現於眾,讓觀眾能身歷其境,近距離認識火車與鐵路維護的實境展示,也了解人們在享受交通便利的生活背後,有一群鐵道從業技師們,正為了維護大家的交通安全辛勞付出(圖13-14)。

圖13.觀眾可體驗搭乘蒸氣火車。 圖14.透過櫥窗觀看技師整修過程。

結語

  這次參訪使筆者很有感觸,認為京都鐵道博物館扎實地實踐「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五官體驗,並且結合目前營運中鐵路專線,進行火車整修與保養工作。京都鐵道博物館作為博物館與文化場域的結合,對筆者而言,鐵道館不僅是一家典藏豐富的時光旅店,更是一座能與地區共生邁進的博物館。

  此外,不難想像在富有感動、令人醉心的展示背後,有一套扎實完整的研究系統與數量可觀的文獻資料來支撐典藏工作。也可以體認到鐵道館各部門專業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從整個館的呈現看來,「教育、學習、體驗」為鐵道館展示設計最主要傳達的意念,展示內容讓觀眾充滿好奇心和參與感,建構獨一無二的參觀經驗,期盼京都鐵道館在未來也能繼續帶給大眾更新奇、更科技化的展示。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館管理中心計畫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