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長濱忠勇遺址的發掘與新發現(下)

博物館頻道

  史前人吃甚麼─「摩登史前人出遊季」史前廚房教具箱

博物館頻道

  為土地唱歌,我們一起攜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未來遺址:用藝術挖掘歷史』藝術駐村成果展

  本館2018年首度辦理『未來遺址:用藝術挖掘歷史』駐村計畫,透過跨域合作方式,徵選國內外三組藝術家進行駐館藝術創作。歷經2個月的研究與創作,『史前館藝術駐村成果展』將自9月28日起,在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揭幕,展期至11月28日止,歡迎民眾把握參觀機會。

  本次『未來遺址:用藝術挖掘歷史』駐村的三組藝術家分別為太認真雙人組、吳思嶔與日籍藝術家mamoru。他們8月1日進駐卑南遺址公園,駐村期間走訪東海岸多處遺址、參訪博物館認識史前文化,也對博物館的考古檔案進行研究,藉由解構、還原、想像、建構再著手創作。三組作品分別透過影像、聲音與雕塑來呈現他們所理解想像的文物與遺址。

  本館以豐富的出土文物,重新建構了過去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留存真實歷經數千年的物件。透過前人經由時間堆疊產出的文化與手作的工藝,駐館藝術家近距離考察文物的特殊體驗,連接了過往人類的智慧。至今,我們仍然在遺址上生活著,持續創造未來遺址。

文/邱瓊儀
圖/邱瓊儀、王宥婷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81期 2018.10.15
 

  好得真正的,連續三期電子報文章,每一篇都聊到遺址與考古的現在、過去與未來關係,打開我們對於土地與現生人們關係更多的想像與連結。

  延續上一期談到忠勇遺址的挖掘與再發現,本期要告訴大家從忠勇遺址最新挖掘成果的研究,有哪些更清晰的文化內涵描繪,產生更多對麒麟文化的再認識。

  南科館管理中心今年產出四套到校服務教案,本期要介紹「史前廚房」教具箱內容,探討史前人吃甚麼以及各項採集、狩獵工具,特別受到低年級學童好評唷。

  遺址的土地充滿各種與人們連結的可能性。第二屆「為土地唱歌」此一大型活動讚頌不同族群在臺灣一起存在的美好價值,即將在卑南遺址公園舉行,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長濱忠勇遺址的發掘與新發現(下)

文‧圖/李坤修


網墜

一、忠勇遺址的新發現

  上一期文章〈長濱忠勇遺址的發掘與新發現(上)〉提到臺東縣長濱鄉忠勇遺址先期的發掘,本期文章接著談2018年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本館執行臺東縣長濱鄉忠勇遺址及成功鎮白守蓮遺址的範圍及文化內容調查計畫時,在忠勇遺址進行考古試掘發現完整文化層的詮釋訊息。

  本計畫在忠勇遺址發掘的三片土地正好位在忠勇聚落的中段,略呈東西向分布,其地表高程由西向東分別是138m、131m及123m,清楚顯示由西向東傾斜的地形。計畫在這三片土地上分別進行2個2mx2m的探坑試掘(圖1),結果只在地勢最高的P1及P2兩個探坑中發現文化層,其餘4個探坑內則未見明顯的文化層現象。

  從P1、P2兩探坑發掘出土的標本包括單石、石輪等巨石文化遺留,打製的石斧、網墜及磨製石刀、石鐮、石錛等石器,以及細繩紋陶、素面陶、獸形陶偶(把)等陶容器的碎片(見圖版1-6)。

詳全▲TOP

 
 

史前人吃甚麼─「摩登史前人出遊季」史前廚房教具箱

文‧圖/黃郁婷


參與者使用卡牌遊戲

  「摩登史前人出遊季」活動為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南科管理局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館執行「107年南科考古遺址教育推廣及管理維護計畫」其中的教育活動,推廣並宣傳南科史前的考古知識。有別於以往舉辦單場大型活動的作法,今年推廣活動以教具箱巡迴的方式,類似行動博物館的概念,主動積極將考古知識推展到校園,讓學生認識考古知識,也藉此讓還在籌備中的南科館與鄰近的學校有更多機會連結。

  此活動服務南科周邊三區(安定區、新市區、善化區)國民小學,一共設計「史前廚房」、「土的魔術師」、「人骨拼圖」以及「考古現場大剖析」四款教具箱,舉辦40場教育推廣活動,共計1048位學生參與本次推廣活動。「史前廚房」教具箱舉辦10場次,共計233位學生參與,本文就特別針對「史前廚房」教具箱的規畫與教學內容來說明。

  「史前廚房」的教案以史前人的生活飲食為主軸,「飲食」這項議題最貼切民眾生活,容易產生共鳴,尤其本活動以中、低年級學生為主要客群,藉由史前人吃什麼來介紹史前文化,更能吸引參與者的興趣與學習力。「互動」與「遊戲」為此教具箱設計的主要概念,因此教具箱內設計文物磁鐵以及生活復原圖鐵板,學生可透過教具互動創作;另外也設計卡牌遊戲,讓參與者可以從遊戲中,對史前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詳全文▲TOP

 

 

為土地唱歌,我們一起攜手

文/黃郁倫‧圖/中華民國獵人學校協會提供

  原住民族文化一直是史前館核心發展的主題之一,例如卑南遺址公園的定位便是以三大主題為核心:環境生態、原住民族文化與文化遺產。史前館透過展覽、推廣活動、學術活動等等,使觀眾認識原住民族文化—這樣基本的博物館功能與任務的背後邏輯,是將原住民文化視為一個課題,也因此,館員在規劃活動時易陷入兩種思維,第一種是促進非原住民認識原住民文化,主要目的是推廣;第二種則預設合作對象為原住民群體本身,主要目的是培力。但是兩者之間好像少了點什麼樣互通的連結,可以跳脫觀看或學習異文化的視角,透過跨越族群都能共享、兼容並蓄的設計來達成。

  2017年末,卑南遺址公園協辦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東臺灣社區母語成果展」,在遺址公園特展室展出。當時展覽雖然僅挑選並呈現了阿美族、卑南族、排灣族部落的成果內容,但開幕當天除了上述三個族群的表演團隊輪番上場以外,也邀請了客家族群的團隊。小小客家歌手們在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外的露台上登場演出,格外令人耳目一新。當下浮現在我腦海的想法是,似乎長期以來,我們較少將非原住民列入主要的合作對象,有甚麼樣的設計可以跨越族群,共同為這塊土地該努力的事情來攜手合作。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徙– 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
    國際當代藝術交流計畫特展

    時間:2018/7/13( 六) ~ 2018/10/14( 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考古速報
    時間:2018/2/14 (三)起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B1通道
  • 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
    時間:2018/2/9( 五) ~ 2019/3/8( 五)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史前國寶文創設計獎
    時間:2017/12/1( 五) ~ 2018/12/31( 日)
    地點:本館常設展廳二樓迴廊
  • 與祖先對唱:海端鄉布農族Pasibutbut特展
    時間:106年9月15日至108年2月28日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馬修連恩聲音雕塑 《Consonance》
    時間:106年9月15日起
    地點:本館第二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活動:

  • Bone 出新“觀”點!
    活動時間:2018/10/17(三)14:00-17:00
    地點:本館展廳
    一年一度的臺灣文化日,史前館針對臺東縣內教師精心準備了一連串豐富有趣的體驗活動!不僅結合館內16 項智慧互動展示系統及3D 列印筆DIY,更搭配了解說員專業精彩的臺灣史前文化導覽,讓教師同仁在科技的幫助下穿梭臺灣史前與現代!
    網上報名│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
    活動洽詢│ (089)381166#766 張小姐、769 殷小姐、789 許小姐

教育資源中心:

  • 聽繪本故事玩戳戳樂
    活動時間:2018/10/21(日)10:00-10:30
    地點:本館教育資源中心
    透過有趣的故事,可以涵融嚴密的思考,我們為孩子設計了精彩的故事與遊戲,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還可以當場玩戳戳樂遊戲!講者| 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卑南遺址公園 

  • 《幸福路上》及映後座談
    活動時間:2018/10/26(五)19:00-21:3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手寫的溫度人文空間
    帶領觀眾穿梭台灣80 年代至今的各種時代變遷,去探討屬於這代人的幸福究竟是什麼?不單單只是主角小琪的故事,也是獻給台灣的一份情書,重新記錄身為台灣人都曾有過的共同記憶。
    相關資訊│ https://event.culture.tw/NMP
  • 【藝術駐村】未來遺址:用藝術挖掘歷史 展覽
    活動時間:2018/9/28(五)~ 11/26(三)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考古博物館首次藝術駐村計畫秉持開放文物、開放場域精神,歡迎與駐館藝術家mamoru、吳思嶔、太認真( 郭柏俞、佘文英) 一同悠遊卑南遺址公園,用藝術挖掘歷史!
    9/14(五)10:00-16:30‧ 多功能教室│藝術家工作坊
    9/28(五)13:30-17:00‧ 多功能教室│工作室開放
  • 第八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巡迴
    活動時間:2018/9/7(五)~ 11/17(六)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自然教室
    20 部世界頂尖的生態環境紀錄片,觀賞重點除了自然生態及環境的相關知識外,更能擴及影片中豐富的創作元素,由畫面音樂以及故事敘述等各種面向欣賞這些結合學術、技術及藝術的頂尖作品。
    網上報名│ https://event.culture.tw/NMP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7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7年9、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