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考古文物3D數化作業與數位修復應用

國際頻道

  大地灣博物館與現地遺址群落保護

回想‧迴響

  2017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考古初學者的實習旅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62期 2018.1.1

大地灣博物館與現地遺址群落保護

文‧圖/劉世龍

甘肅大地灣博物館。

大地灣遺址展示區提出對文明起源的重要發現宣告。

精美絕倫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充滿彩繪符號的陶器被認為是文字最早的起源。

  筆者於2014年應邀前往中國甘肅地區參訪一系列重要遺址群,當時曾慕名前往天水市秦安縣的大地灣遺址。該遺址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遺址面積約2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乃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文化類型豐富且備受考古界關注。

  大地灣博物館於2011年12月31日開館,占地面積26680平方米,建築面積3155平方米,整體敷地設計與周遭的黃土高原地貌相仿。為避免與周遭環境衝突,重點結合當地生態、地理、人文環境等特徵,並採半地下式,主體部分曲折延伸到古河道,力求與古遺址文化內涵相協調。除了博物館外,還包含遺址區聚落群興建、重要遺址保護棚建設等項目,以期能更好地保護大地灣遺址,提供遊客探究東方文明的起源。

  該博物館由文物庫房、展廳及辦公用房等組成,經拜訪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程曉鐘之介紹,大地灣遺址於1958年首次發現,共發掘了許多房屋遺址及墓葬遺址,因此該博物館展出自考古發掘中出土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文物371件,反映大地灣遺址考古發掘的豐碩成果和大地灣文化的豐富內涵。

  大地灣遺址位於甘肅省秦安縣五營鄉境內,1958年由甘肅省文物部門首次發現,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單位,期間共發掘240座房屋遺址、71座墓葬等遺跡。

  該遺址群時代的判斷,乃是距今7800年至4800年的新石器遺址,也是黃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該館所挖掘的考古文物創下許多考古紀錄,如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大地灣出土的炭化稷標本將中國北方旱作農業向前推進至7800年。而且在大地灣發現中國最早的彩陶,紫紅色彩陶距今約8000年,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產生、發展及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意義重大。

  展廳設計為一個U字形單一路徑的路徑,觀眾進入該展示,首先閱讀該遺址對文明起源六個重要發現的宣告,進入展廳可從文化層及遺址現況復原開始,大範圍了解大地灣遺址的重要性。考古學者透過考古文物的型態,將物質文化分類為五期的文化概況,可透過當時人類所使用的骨針、陶器、動物化石與碳化植物等,娓娓道出這個遺址的人類生活的概況。

  其中大地灣二期文化人頭形器口彩陶瓶,融彩陶藝術與雕塑藝術於一身,精美絕倫,是一件極為罕見的原始藝術珍品。而審視了大地灣一期出土的陶器,共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這些符號比起最早發現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時間早了1000多年,因此也認為是文字最早的起源。

  當我們比較兩岸博物館解說人員對歷史文化的涵養,中國博物館的解說員在熟稔當地歷史與環境背景涵養薰陶下,對遺址知識生動的描述令人折服,兩地解說員在進行文化面的解說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我們深深感觸到文物對應於觀眾的不僅是視覺的精美,必須可以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尤其是物質文化海納歷史萬象中對於人的感情意涵,而文物是可以表達出細膩的載體。身為文化傳承的博物館解說員,必須是那一雙讓這文物有了溫度的手,將文化訊息教育與傳達給觀眾。


解說員是讓文物擁有溫度的訊息教育傳遞者。

  大地灣博物館的建築,為中國建築研究院副院長崔愷的設計。建築外觀其實並不狂傲,外牆利用黃土高原的黃土,外敷在整個水平建築體,外觀些許樸拙並不細緻,沒有搶眼的建築元素,但卻是最能代表當地建築的語彙與材質,靜靜地在古老秦安縣城一處,不與日月爭輝,默默將人類的文化記憶保留在這裡。


大地灣遺址博物館的建築。

博物館外牆利用黃土高原的黃土外敷,是最能代表當地建築的語彙與材質。

  大地灣遺址在中國文明的最早起源還有兩個重要之處,因此我們暫時離開博物館內部展示,隨著博物館員驅車來了一處外觀有廡殿屋簷所修建的「大地灣原始宮殿遺址」。這裡採預約參觀,若無申請並無法進入。這處遺址是目前考證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築,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第四期文化發掘出一座有三開門、帶檐廊的大型建築,是目前發掘出最早的宮殿式建築。雖然只有遺留一些柱礎與石垣在此,透過這些建築元素,可想像當時建築的大小。

目前經考證發現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就在大地灣原始宮殿遺址。

  此外,在這裡發現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這座宮殿建築的主室,地面全部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類似現代混凝土)。大地灣遺址範圍相當大,因此為了解當時史前人類的生活概況,考古學者以當時所發現的遺址火坑、遺留陶器殘骸等復原當時的聚落生活樣貌,將原本的居室變遷復原了方形半穴居、圓形半穴居及平地行起建房屋概念的聚落樣貌。尤其在房屋結構與覆蓋茅草的材質,為考量永久性,利用由鋁片烤漆、仿效茅草的型態覆蓋,遠觀時會因材質樣貌仿真,誤以為是茅草,但近觀卻發現由一片片鋁片所壓製,在永久性與防火概念上達到安全耐久。


考古學者復原了方形半穴居、圓形半穴居及平地行起建房屋概念的聚落樣貌。


讓人誤以為是茅草實為鋁片壓製的屋頂。

  大地灣博物館地處偏遠,當踏入這秦安縣五營鄉,多處黃沙翻滾,烈日當空,在一片黃土高原下生活,其實並不如臺灣雨水豐富濕潤。假若時空回到當時史前人的生活中,又是如何的光景呢?人類文明歷史中,人類的創意與想像無限,雖然不能復見史前生活,但物質文化的每處痕跡,卻代表的是某個時空人類的智慧,值得思考。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