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無限的創造‧嶄新的開始:接任史前館的展望與期勉

話題‧話語

  多元觀點不必然和平:評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與爭議歷史」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連續四週的高峰經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47期 2017.5.15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連續四週的高峰經驗

文/洪璿晴‧圖/南科分館提供

  我到史前館南科分館考古實習前,曾參與過一次在澎湖的挖掘計畫,有別於上次的第一手考古經驗,這次實習內容主要以挖掘出土後的器物與遺留物做研究分析,透過觀察與分類做年代整理,再經由撰寫記錄,彙整出書籍或文化層資料。

  在南科總共實習將近快一個月,這個月總共分成四個禮拜到不同部門實習:生態遺留、陶片、人骨墓葬與石器,雖然時間不長,但卻是開啓我與南科史前文化接觸的一扇大門。

Week1生態遺留

  第一週從生態遺留的工作開始,一開始映璇學姊先教我如何辨認牡蠣、蚶與蛤的種類,用形狀、顏色與大小分類出不同品種的貝類。不過這些東西實在是長得太像了,基本上都要不停看著圖鑑來分類才看得出來。但是到了第二天,做起來卻變得順手了許多,例如血蚶上會有一粒突起,頭有渦輪形狀;而毛蚶比較小,成橢圓形;結毛蚶則是方形。分辨左殼或右殼時,可以透過頭反面的形狀來分辨蚶與蛤,有些牡蠣則是依照凹陷程度來區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比較特別的貝類,例如雲母蛤、紅樹蛤、奶油蛋糕與燒酒螺等等。當這些區分種類與左右殼以及是否有燒過的痕跡後,就可以裝袋分類。填寫形式主要與在現場挖掘的方式差不多,只是要再增加貝類代碼、左右殼與個數重量。

  第三天,轉到獸骨的部門,玉琴姊先拿了豬的頭骨與四肢讓我學會分類與標記。豬的頭蓋骨很大,又分上下顎,下顎很明顯,每個骨頭之間很神奇,就像卡榫一樣都可以連接起來。頭骨接著頸椎、胸椎、腰椎與髖骨,尾巴的骨頭也很多節。


動骨分類整理。

  在標記的部分,豬主要以ulna為代號,要記錄左右骨外,還有骨頭種類與性別年紀,也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稍稍有一定的難度。每次轉過去看其他阿姨工作,都不得不佩服她們的好眼力與能力,這的確需要一定的時間練習,才能如此上手。有點可惜的是只在這裡呆了一天,因為工作室隔天休假的緣故,就沒有接觸魚骨、鳥骨與其他動物的骨頭。於是我又借了幾本書回去閱讀,這才發現每種動物的骨頭之間雖然長得差距很大,但卻有同樣的功能與名字,例如貓類與虎類的頭骨很像卻仍有分辨的方法等。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多接觸一點獸骨細部分類的工作與經驗。

Week2陶片


陶器分類整理。

  第二週我換到陶片的部門,寶珠姊首先大致講了D、N、Y代碼的分類。D代表小於2x2cm的小碎片,並且不能有任何花紋或形狀特色,才可將這些裝入袋中,並記錄CP-d與數量重量的記號,因為數量非常多,光分類這些就花了一整天。再來將剩下沒有裝袋的大碎片或特色片,做顏色分類。老實說在分類上頗有難度,因為顏色種類很多,我那時候老是沒什麼自信,一直問寶珠姊,但是她一直鼓勵我,還跟我說了很多,這些分類真的是憑經驗再細分,所以多練習幾次就沒事了,寶珠姊人真的很好。

  之後試著拼湊袋子裡的陶片看看。我運氣很好,第一包道爺南的陶片就拼出一個超大的陶罐,幾乎每一包都可以拼出一點東西,挺有成就感的。這些拼好的就是屬於N,通通裝入袋並做上記號。

  再來進入Y階段,用色號卡分類,先將剩下的陶片按顏色分類,總共分為紅色、橙色、黃色、棕色、灰白、灰與黑色。將顏色分好後,再依照粒徑大小與密度以及內含成分來分類,標上屬於數字的代號。最常出現的代號是27221210,這個代號到現在我還記得,粒徑上多用1、4、6、7分類,1是完全泥質陶,4是接近泥質但有顆粒,6、7則是所謂的中粒沙。之後將這些分類裝袋,標上CP-N-0001. 272212102等記號,黏在一起登錄到紙上,這就大功告成了。在這週陶片的實習中,我發現分類與感覺真的需要時間慢慢累積,雖然一開始挺碰壁的,但是分到第4天時,真的上手了許多。

Week3人骨墓葬


電腦繪圖作業。

  第三週換到了我最期待的荷園,主要是負責墓葬清理的工作。第一天到的時候,剛好遇到了一群臺南藝術大學的同學們,他們也來實習,凱雁姊先為我們講解了關於人骨的基礎知識。首先,接觸一具人骨時,可以透過大坐骨切肌、恥骨薄厚、耳前溝角度與頭骨凸的程度來區分性別,再來從膝蓋骨癒合的程度來判定年齡,通常過了17歲後就會黏在一起。此外,也可以透過牙齒磨耗與頭骨縫合線等來區分。另外,分析死亡原因也是十分有趣的過程,可以透過牙齒的發炎與侵蝕來得知許多生病的原因,也可以透過骨頭來發現梅毒等疾病。

  之後,由阿偉帶著我開始進行清理,我負責處理的第一具人骨是蔦松的矽膠墓葬。阿偉首先跟我介紹了許多清理工具,有小小平鏟、鉤針、雙面頓刀等,每一種工具都有它適合的用力程度與清掃的地方。一開始我都在鏟土,為了怕傷害到骨頭,通常表土都要清很久。到了第二天,終於挖到了牙齒,有門牙也有臼齒,旁邊還有一個破陶罐。之後更發現了頭骨上半部分與下顎,上面還覆蓋著陶片。

  挖掘的時候我十分緊張,很擔心若一不小心骨頭被工具弄碎怎麼辦,或者誤挖了以為是土的骨頭,因為這次是蔦松時期的墓葬,所以骨頭比較脆弱。最後就細心使用鉤針將縫細清理乾淨,並用海綿擦拭矽膠,收集土層樣本,分底土樣本、上肢土樣、表土樣等。

  之後我又跟著雅婷姊去清理另一具人骨。這一具骨頭完整,肱骨、尺骨、橈骨、股骨髖骨都有,不過挖掘工作就變得更為困難了,因為若是不小心,骨頭挖到一半可能會斷碎。當骨頭都清乾淨並完整出現後,就可以拍照,除了完整的照片外,還要近拍頭部與上半、下半等四肢部位,並將病理特徵拍清楚,便可將骨頭取出,分袋裝並標上記號,如此一來就大功告成。

  在這邊工作,大哥們人都很好,一直叫我們休息,又一直請我們吃東西,不懂的問題問他們時都會為我們解答,也很常跟我們講他們以前在南科挖掘的故事。以前挖掘的工作十分辛苦,設備不夠天氣又不好。在荷園這個禮拜的實習,度過了我在臺南最快樂的五天。

Week4石器

  這週我回到火車站那裡,展開石器的工作。那邊的負責人先讓我看了各石器的樣本,先從形狀辨識再從刃面、光滑面與加工面、石頭材質去分辨這些石器所屬年代與功能。石器主要為分辨錛鑿型器、斧鋤型器、箭鏃與石錘石刀等,功能各有不同。

  石錛類似現代鑿刀的形式,有瘦的、方的、小的,通常以西瓜石為原料製作。而斧鋤石器在大湖時期與三寶埤之間又另有差別,通常,大湖的質地較粗糙,形狀較長較大,只有三面,如中段部分有磨損,可能有繩子捆綁的原因;而三寶埤的多呈正方型,表面較光滑,平面面積較大。石錘的材質多為砂岩,質地粗糙,形狀有圓的也有長方形,有些中間的凹痕明顯,表示有敲打的痕跡。

  在這邊主要的工作沒有分類,也沒有上標記,奕陞大哥只有讓我觀察不同石器的形狀紋路與特色,但是我有任何問題,他都會為我解答。之後他更讓我學習拍攝器物,包括光影、光圈快門以及修圖軟體等,他說這個部分也十分重要,如果沒有這個拍攝與後製的環節,報告書也整理不出來,真的十分感謝他教導我關於攝影與修圖的技術。

  這四個禮拜之間,曾有一次跟著李匡悌老師一起去南科考古博物館參觀的經驗,當時正巧是南藝大暑期營隊活動,十分榮幸能聽到老師的解說,更讓我知道除了第一手挖掘、二手整理與分析外,博物館展示與策劃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如此一來才可以將我們的發現與成果展現在大眾面前。

  在火車站倉庫實習分類的途中,我發現南科的文化層真的非常多,大坌坑、大湖與牛綢子等大文化內部又有細分文化區,例如南竿里(NKL)、三寶埤(SPP)、道爺南(TYS)與右先方(YSF)等,每個不同的文化都有其文化遺留物的特色在。

  我也會看看工作室裡面的書籍,看完後才更加了解南科每個文化層的器物特色。有時候,我也會去外面的展示櫃晃晃,看這些大哥大姊努力後的成果,各種陶器、石器、貝類分類與獸骨標本等。這次實習除了透過實際經驗的學習外,也多增加一點對於南科考古的知識。

  真的很謝謝老師與在南科工作的大哥大姊們,讓我有這個機會可以有這麼多資源接觸這些器物。除了提供我經驗上與知識上的幫助外,在這次實習也增加我許多考古的經驗。希望透過這次實習多方面學習的經驗,能夠讓我對考古產生不同的想法,讓我對考古學有更多認識。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