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石油大亨與自然史博物館的矛盾

話題‧話語

  探訪「接觸地帶」:需喚起此物件同時載有的殖民掙扎歷程

博物館頻道

  趣逛博物館︰每月特色主題活動等你來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99期 2015.5.15

探訪「接觸地帶」:需喚起此物件同時載有的殖民掙扎歷程

文‧圖/盧梅芬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路徑:. 二十世紀末的旅行與翻譯)一書封面。

  跨領域文化人類學者Clifford於1997年提出的「接觸地帶」(contact zone),於2000年代受到博物館界廣泛的引用。而2011年,時任劍橋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副館長Boast(2011:56)批判不少博物館的「接觸地帶」概念常成為容納主義(inclusionist)、合作專案(collaborative programs)的同義詞;將「接觸地帶」簡化為「對話」與「合作」(collaboration);而他認為這種簡化容易成為另一種新殖民主義,掩蓋了尚未被充分再現的歷史與政治議題。Clifford的「接觸地帶」為何,可以帶來甚麼啟發?

  1989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的波特蘭美術館地下室,館方邀集包含博物館館員、幾位知名人類學者、西北海岸原住民藝術專家、一群特林基特族(Tlingit)耆老,以及幾位年輕的特林基特族翻譯人員,一起討論該館於1920年代收藏的西北沿岸原住民藏品。

  館員預先期待對文物的討論,會聚焦於例如面具此文物的功能、如何製作。但實際上,館員的預期被擱置,物件不是耆老直接評論與詮釋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議程。

  他們將物件當作協助開啟記憶的媒介,此會議成為說故事與吟唱的場合,持續了三天(Clifford, 1997: 188-189)。Clifford(1997: 190)強調,在博物館地下室的演出,老物件使耆老想起「傳統的」故事與神話;但,是以連結特定的歷史——當前政治議題與族人的掙扎與奮鬥,來做為結束。Clifford舉了四個故事及其衍生的政治議題來說明,這些故事都是重要的文本。

殺人鯨製作的鼓

  一位女性耆老說了一個「冰河灣故事」,一個關於巨大的「喪失」的故事。她唱了一首追悼之歌〈我的土地在哪裡?〉,歌詞是「我再也看不到我的村落……」這段冰河灣吟誦關切的是她現在的家鄉,她將故事中土地的喪失與目前刻正實施、控制族人使用森林資源的《森林公共事業政策》相連結(Clifford, 1997: 189)。

代表章魚的頭飾

  同一位耆老講述了巨大章魚怪獸以其觸手圍堵整個冰河灣而阻斷了族人的生計來源——鮭魚進入,以及一位英雄殺死章魚拯救海灣與族人的故事。故事的最後,章魚成為國家與美國聯邦政府的隱喻,而國家刻正限制特林基特族捕捉鮭魚此延續傳統的權利。

  議程一開,耆老與負責翻譯的年輕人,相繼加入討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一位年輕族人說:「總有一天我們將回到該地捕魚。」另一位耆老則悲嘆地說:「『冰河灣故事』使我回想起過去如何捕魚與羅網,而現在同樣的怪獸(指涉國家)再次潛伏於我們的獨木舟下,奪取我們的土地。」另一位曾擔任議員的女性族人則補充關於族人目前的土地訴求,並強調不同的氏族與地方結合起來抗爭(Clifford, 1997: 189-190)。

毯子

  另一位耆老說了一個「黑烏鴉故事」。有許多不同類型的魚,在特定時間進入海灣,而黑烏鴉決定了進入海灣的鮭魚種類、捕魚的行為規範等。

  他問在座所有人:「我為什麼說這些?因為有四位來自華盛頓特區的官方代表參加我們的會議,說我們佔據了補鮭魚的地方。我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族人不是佔用,而是在我們的土地上,依據烏鴉所告訴我們的行為規範來工作。」(Clifford, 1997: 190)

綴珠外套

  耆老說了一個部落版的「聖經故事」(bible story),一個使人聯想到聖經中約拿與鯨魚的「烏鴉傳說」(註1)。

  他說:「我們沒有書寫,所以我們在外套、毯子上抄寫。一隻烏鴉飛進了鯨魚的噴水孔,困在裡面而做了一個小爐灶,並煮食鯨魚吞下去的鮭魚。」

  最後耆老反問參與會議的白人:「各位在座的白人弟兄,我們的祈禱與懇求就像烏鴉,想要割開鯨魚逃出,但我們能逃出嗎?我們的土地被佔據、誰來照料我們的孩子?也許在座者能幫我們切開鯨魚……」(Clifford , 1997: 190-191)。他將困在鯨魚肚內的烏鴉比喻為族人,並暗諷現場的白人是否願意擔任反省者。

  「接觸地帶」一詞,係Clifford(1997: 192)借自藝術史學者普拉特(Mary Louise Pratt 1992: 6-7),在其著作《帝國之眼:旅行寫作與文化匯流》(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oin)中,「接觸地帶」的定義是:

接觸地帶是殖民相遇的場所,地理與歷史上本來區隔的人們接觸到彼此並開始持續的關係,此關係通常涉及強迫、極度地不平等與棘手的衝突。

  普拉特(1992: 6-7)在該書中,使用「文化匯流」(註2)(transculturation)一詞來闡釋旅行交流中,文化的互為交流與影響,已產生一個「接觸地帶」;此地帶早已是一個權力相互競逐的場域。在此空間的旅行者,並非以「分離」(separateness)或「隔離」(apartheid)的族群姿態出現。

  「接觸地帶」企圖喚起過去被地理與歷史上所分隔的主體(殖民/被殖民者),其實已如相交的軌道,在同一時空中「共存」(同時在場,copresence)。而此共存涉及壓迫與不平等,故當展示某族群或部落之文物,需喚起此物件同時載有的殖民掙扎歷程,「接觸地帶」不會僅有原住民或新住民的純美文化(Ibid.: 192、204)。

註1:聖經中約拿與鯨魚簡介:約拿違背上帝的旨意,而受困鯨魚肚內。約拿祈禱上帝再次給予機會後被釋放,約拿帶著贖罪之心聽從上帝旨意。

註2:「文化匯流」參自廖炳惠(2003: 260),亦有譯成文化匯融、文化互化。

參考文獻

廖炳惠編著。2003。《關鍵詞200》。臺北:麥田。

Boast, R., 2011. Neocolonial Collaboration: Museum as Contact

Clifford, James.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ratt, Mary L. 1992.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turatoin. New York: Routledge.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