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情繫南島:岩佐嘉親及其收藏特展」介紹

國際頻道

  赴日蒐藏工作紀要:2013年岩佐嘉親先生捐贈大洋洲文物標本

藏品放大鏡

  岩佐嘉親藏品兩件介紹:鯨牙項飾與泥塑彩繪女子人像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58期 2013.9.1

岩佐嘉親藏品兩件介紹:鯨牙項飾與泥塑彩繪女子人像

文/方鈞瑋‧圖/史前館

標本名稱:鯨牙項飾
來源地:斐濟
當地名稱:tabua

  鯨牙項飾(當地語稱為tabua)普遍被認為是斐濟所有傳統物件中最為珍貴的文物。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5件來自斐濟的鯨牙項飾,這些都是2008年日本岩佐嘉親先生所捐贈的。

  在外形上,鯨牙項飾可以呈現為好幾種不同的形制。本館所收藏鯨牙項飾皆屬於同一種類型,亦即為單顆的鯨牙項飾。製作時,將單顆的抹香鯨(sperm whale)牙齒表面加以拋光後,於兩端各鑽一個小洞,並繫綁以椰子纖維編製成的掛繩。

  在斐濟,鯨牙項飾是社會地份的象徵,唯有領袖或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士才被允許配戴。本館所收藏的這5件鯨牙項飾尺寸大小不一,尺寸越大的鯨牙因越難取得因而更加突顯稀有性,只有社會地位愈高者才有資格配戴。因之,鯨牙的大小也成為反映配戴者社會地位高低的象徵。

  在傳統的斐濟社會中,鯨牙項飾的贈與需搭配大型儀式的舉行。鯨牙項飾是一種儀式性的禮物,透過鯨牙項飾的贈與可以用來請求協助、對某一種冒犯的道歉、做為對戰爭或和平的獻祭、婚姻關係之締結或是聘禮。在某些已知的例子中,鯨牙項飾甚至可以用來交換生命。直到今天,鯨牙項飾仍為斐濟人所珍視,在某些儀禮或場合中依舊進行這樣的儀式性交換。

標本名稱:泥塑彩繪女子人像
來源地:萬那度Malakula島
當地名稱:rambarambu

  這是日本岩佐嘉親先生在萬那杜Malakula島南部所採集的特殊人像。頭部是以一個圓形的椰子殼為底,外層塗抹由黏土與植物纖維所混合而成的塗料,並塑造出人的五官。頭髮的部分以植物纖維與蜘蛛絲構成,身體與四肢以竹木類構成骨架,再以黏土與植物纖維所混合而成的塗料塑形。待塗料乾固後,再塗抹顏色。

  依據Malakula島的傳統,當死者舉行喪禮的6個月後,或是寡婦已經盡完服喪的規定,可以製作這樣的人像,做為生者對死者的思念及追思。舉行儀式時,寡婦坐在人像旁不住的哭泣,憐憫已經過世的丈夫。儀式結束後,人像被安置在男性的家裡。一般以男子人像較為普遍,女子人像是很稀有的。本館所收藏的這件標本就是屬於女性的雕像。

(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