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來自部落的聲音
  以策展探詢自己部落的來源──話說「難以置信──南志信與寶桑部落的故事」源起

博物館頻道

  也是難以置信的一種──記「難以置信──南志信與寶桑部落的故事」開展與部落迷你主題新展區

回想‧迴響

  做個考古學家的夢─—從想像到實踐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43期 2013.1.15

以策展探詢自己部落的來源──話說「難以置信──南志信與寶桑部落的故事」源起

文/林娜鈴 圖/南天爵、林娜鈴

南志信(後立者)與父親(左二坐者)、妻子(右後抱幼兒者)、岳父(右坐者)、子女合影,拍攝時間約在1920年前後。(南天爵提供)

  南志信醫師是我的舅公祖,他是我外曾祖母Lanuan的弟弟。在四女二男的排行中,我外曾祖母Lanuan最長,Sising(南志信)排行老三,是長男。他們的母親是Katadrepan家族的Ingsay;父親是族人傳說中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出身於Drungadan領導家系。

  我的舅公祖有多項具歷史意義「第一」的紀錄:第一位以教育者身份進入異部落,教育異部落青年學子的卑南族子弟;第一位從醫校畢業的原住民;第一位取得醫官資格、擔任西醫的原住民;第一位擔任國民大會代表的原住民(也是唯一參與制憲的臺灣原住民);首任臺灣省政府委員等。他隻身走在時代的前端,走出部落、跨越族群,為卑南族留下劃時代的足跡。

在臺東醫院服務時期的南志信。(南天爵提供)

南志信(前左坐者)於南醫院與家人留影,拍攝時間約於1941年。(南天爵提供)

  在長輩們的口碑中,舅公祖的醫術非常高明,也擁有慈悲的醫心。在物質缺乏的年代裡,不僅經常免費為窮人診治,甚至,知道患者是餓著肚子來看病時,還會先讓患者進廚房進食,之後再為其看診。他接受的雖是西方醫學高等教育,但為族人治療時,仍會體貼地詢問:「有沒有先去taramaw(卑南語,意為做巫術治療)?」從物質與心靈的需要先關懷求診者。

  南志信從醫期間,非常熱衷於瘧疾和恙蟲病的研究,在治療方法上也頗有心得。他在醫術上的卓越表現,以及常以鄉土先覺者自居、致力於族人生活條件的改善等種種事蹟,不僅獲得原住民族人的信賴與尊崇,在日人與漢人社會也具有相當的威望。39歲時,獲臺灣總督府頒予具有典範意涵的紳章,以為後輩楷模。他是繼埔里社的潘蹈比厘(人名)之後,第二位成為獲頒紳章的原住民。

  在從政期間,南志信為了解決颱風期間洪水造成的地方不安與經濟損失,曾經率領地方人士晉謁蔣公,積極爭取卑南上圳的水利工程興建。據說過去臺東大橋附近堤防上,即有一題有南志信名字的立碑。他也曾經建議政府要把「高山族」這個對臺灣原住民族的稱呼改成「臺灣族」,意見並未獲得採納;慶幸的是,一心懸繫的原住民地區醫療人才荒問題,在他的努力下,獲得了學弟杜聰明的支持,二人共同推動,順利開辦了兩期原住民醫師專班,補充原鄉近70名醫生。台北羅斯福路上的「山地會館」,也是南志信擔任省府委員時期一手策劃設立,為原鄉族人北上工作求學時,提供可以暫時落腳安身的住處,是無數族人難忘的地方。


巴布麓(寶桑部落)傳統集會所及活動廣場。(林娜鈴提供)

  巴布麓(寶桑部落)的創建,是與南志信有關的另一個故事。

巴布麓(寶桑部落)婦女參與祭儀,照片中人物都是南志信的親族,拍攝時間約於1951年。(林娜鈴提供)

  1929年,南志信因有感於族人在原居地卑南社所受待遇的不公平性,於是便鼓勵自己的姊弟妹搬到市區,可減輕在稅賦與勞役上所受到的雙重壓榨,也方便親人間的相互照應。台東市博愛路北端臨馬亨亨大道一帶,即是當年族人開墾卑南溪河岸荒地,共同建立的部落。目前居住在巴布麓(寶桑部落)的族人,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當時南志信親族的後代。

巴布麓(寶桑部落)辦理南志信相關展示情形。(林娜鈴提供)

巴布麓(寶桑部落)辦理南志信相關展示情形。(林娜鈴提供)

  南志信一生經歷可說相當地令人難以置信,其與巴布麓(寶桑部落)創建無法切割的淵源,則是促使巴布麓(寶桑部落)接辦2012年卑南族聯合年祭時,辦理「跨越時代的先驅──卑南族人南志信的故事」特展的緣因。

  卑南族聯合年祭濫觴於1982年12月25日。當時以「慶祝中華民國71年行憲紀念日卑南族飲水思源愛鄉愛國聯歡大會」名義舉行,與南志信多少也有些歷史上的關聯。無論如何,那一次卑南族部落聯合在一起的活動,確實引起族人廣大的迴響。經各部落討論後,活動開始以「聯合年祭」的方式及名稱由卑南族十個部落輪流承辦。巴布麓(寶桑部落)曾在1995年承辦過一次,2012年巴布麓(寶桑部落)二度接辦。

  有鑑於第一次的經驗,籌備期間,族人先拋出各種的想像,最後整合出近十項不願割捨的內容,其中即包括「南志信的故事」特展。族人懷抱著「隔了十七年再次接辦聯合年祭,下一次不知何時」的珍惜心情,在經費極拮据的情況下,唯有盡力朝呈現巴布麓(寶桑部落)小而美的部落特色發揮,並企圖留下可供後輩留存的珍貴記錄。結合政府社造計畫,巴布麓(寶桑部落)在部落文史紀錄方面,近幾年也陸續嚐試累積一些成果,族人先從家裡的古老照片及說故事的內容開始,長輩說故事、晚輩做紀錄,從一張、或一小段,開始紀錄屬於個人或部落的故事。在特展籌備時,許多資料即是族人幾年來陸續收存的。

  卑南族聯合年祭第30年降在巴布麓(寶桑部落),誰說這不是冥冥中祖靈的安排。特地選在民國100年的行憲紀念日、在臺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在巴布麓(寶桑部落)第二次承接卑南族聯合年祭之際,辦理「跨越時代的先驅──卑南族人南志信的故事」特展,勉強當做巴布麓(寶桑部落)族人對於南志信先生在卑南族歷史意義的微薄禮讚。

  短短一個月的展期結束後,在2012年的年底,部分內容素材跟展品來到史前館,繼續以「難以置信──南志信與寶桑部落的故事」展出。衷心希望這一個小小的展示,能夠引起更多有心族人的共鳴,用現代的書寫符號開始紀錄祖先即將被遺忘的故事。

  南志信相關特展:「難以置信──南志信與寶桑部落的故事」及「跨越時代的先驅──卑南族人南志信的故事」,特別感謝博物館許多老同事提供的協助與指導,勁之、夏姐、世龍、志興主任與姪女嵐欣,以及本次於館方推出展覽時出力極多的夥伴頌恩。  

參考資料

王勁之
2008 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觀念與建構。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學新
2010 日治時期紳章的作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60期。
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60&AID=810

宋龍生
1998a 卑南族卑南(南王)部落的形成和發展。刊於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鄧憲卿編,頁269-306。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b 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2 卑南公學校與卑南族的發展。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林志興
1998 卑南族聯合年祭對卑南族的影響。刊於第三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莊萬壽、林修徹、鄭瑞明、陳憲明編,頁521-549。臺北:國立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所。
2001南志信。刊於台灣原住民,頁120-127。臺北:遠流。
2005 第一位原住民西醫:南志信的故事。刊於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原住民青少年雜誌,第六期,頁23-27。

姜柷山
2001 南志信(1886-1959)〔附:南信一(1912-1983)〕,刊於臺東縣史‧人物篇,王河盛等纂修,頁42-48。臺東市:東縣府。

陳文德
2001 臺東縣史‧卑南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2010 卑南族。臺北:三民書局。

(本文作者為臺灣省諮議會諮議員、「跨越時代的先驅──卑南族人南志信的故事」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