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背簍:記印尼加里曼丹達雅克(Dayak)族的背兒器具
文‧圖/方鈞瑋
啟程
2012年6月,為了籌備本館之「亞洲背兒帶國際巡迴展」,我前往印尼的爪哇、加里曼丹與蘇拉威西調查當地南島民族的育兒習俗與背兒器具。出發前,我與印尼博物館友人Iksam先生頻繁地以電子郵件進行行程安排。Iksam建議我,務必要在6月底以前完成這趟旅行,7月後一旦進入雨季,雨會讓交通路線變得泥濘難行,尤其是我們預計前往調查之處原本就不是容易到達的地方。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領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行程第7天,我們在中加里曼丹省Palanga博物館館員Yerson先生的帶領下,前往中加里曼丹省北部山區一個達雅克族村子Kuluk Talawang進行調查。
達雅克人
達雅克人(Dayak)是婆羅洲(Borneo)的原住族群,屬南島民族的一族。根據研究,達雅克有超過30個以上的支系,包括Dayak Ot Danum, Dayak Ngaju, Dayak Bakumpai, Dayak Maanyan等,各支系主要沿著Kahayan, Katingan, Barito, Kapuas, Seruyan, Lamandau, Arut, Pangkut河流居住。有些支系的人口數僅有30-100人,已經瀕臨族群消失的緊迫局面。另外有許多達雅克人,諸如Kayan, Kenyah, Lun Bawang/Lun Dayeh, Punan Bah與Penan等,他們的生存長久以來面臨著與殖民政府、外來移民、熱帶栽培業者與伐木業者的爭鬥。每一個支系的語言、社會與文化有些許的不同,根據Yerson所言,中加里曼丹省的達雅克族中以Dayak Ngaju支系人數最多,Dayak Ngaju的語言儼然成為當地達雅克族的共通語言。
我們一行人搭著動力小船前往Kuluk Talawang村。 |
前往Kuluk Talawang
我們從Tumbang Kalang出發,搭乘動力船往河的上游前進Kuluk Talawang。Kuluk Talawang是一個非常小的聚落,戶數約50戶,居民屬於Dayak Ot-Danum支系。在達雅克語中,Ot意指上方,Danum是水的意思,Ot-Danum意為水的上游,意指住在河水上游的這一群人,當地人以種植橡膠、藤、伐木與淘金為主要的生計方式。我們一行人在河邊的一處浮木碼頭下船,攀爬一根窄且陡的木梯後,到達聚落。
使用時,讓小孩坐在搖籃上,再拿另一塊長布將小孩從頭以下的身體部位纏繞起來。 |
特殊造型的「搖籃」
Yerson帶我們到一個家戶拜訪。這個家並不大,有老奶奶、兒子、媳婦與一女(約3歲)一子(約1歲)。進到屋內,媳婦立即到廚房泡咖啡請我們喝。在屋內近門的右邊,我看到從屋樑上垂掛下來一個搖籃(tuiyang)。我們請媳婦為我們示範搖籃的使用方式,她同意了。首先讓小孩坐在搖籃上,再拿另一塊長布將小孩從頭以下的身體部位纏繞起來。然後,開始搖動哄小孩睡覺。Yerson說,這種姿勢稱為Nabokong,小孩還小的時候,睡覺前先綁起來,睡著後解開,讓孩子平躺在搖籃中睡覺。母親一邊搖著孩子,一邊唱起搖籃曲。
曲名:patiruh anak (to sleep baby)
Tiruh anak jejagan damang
Maugat ikau belum sanang
Tiruh anak je bani nyai
Tiruh ikau je rati-rati
Mangat ikau tau nupi
Nupi kare tiah rajaki
(印尼口譯者之英文翻譯)
Please sleep, my son.
Please sleep, don’t naughty
Please sleep, my daughter
Please sleep, don’t naughty
You have a nice sleep.
You have a lucky.
(It means a nice sleep will give him/her lucky)
(中文翻譯)
睡啊,我的愛子
睡啊,快別搗蛋
睡啊,我的愛女
睡啊,快別調皮
有個香甜睡眠
帶給你幸運
「活生生」的背簍
接下來則進行關於當地背兒帶使用情況的訪談。在當地用來背孩子的器具有兩種,分別為entang與lontong。一歲以下的小孩使用entang,過去的entang是以麵包樹皮製成,現在則從市場購買工廠生產的布背兒帶。lontong是藤背簍,1-3歲的孩子可用背簍。Kuluk Talawang有特別用來背孩子的背簍,這樣的背簍是多色的,而且還有圖案。老婦人說,背簍上的圖案都有特殊的意義,只是她已經不清楚這些意義。
接著,她拿出一個背兒的藤背簍。Yerson說,製作背簍的藤名為sigi,質地特別的堅韌,可以用來背負重物。除了實用性的功能,sigi這種藤也具有信仰上的意義。相傳遠古時,有一對天神到人間,發現人間空無一物,這一對天神於是將他們身體上的所有器官變成大地的萬物,例如男神的血管變成sigi這種藤、眼睛變成檳榔、耳朵變成荖葉、骨頭變成鐵木等。因為sigi是由男神的血管變成,所以特別具有保護的功用,同時也象徵著血緣、連續與溫暖的意涵,因而被用來製作背負小孩的器具。也由於這種信仰上的關連性,背簍製作完成後,要準備雞蛋、雞肉、聖水 (tampung tawar)、米飯、檳榔等物品,舉行祭儀後才能夠使用。祭儀時,口中念著禱詞:
Nyaki ku ikau akan manjaga anak ku, bara taluh papa bahaya, mangat ikau barigas tuntang abas.
Dia balasut badarem, awi ikau bara uhat Mangkn Amat Sangen. Nyai Jaya Sangiang hewbei huran.
(印尼口譯者之英文翻譯)Lontong, I hope you keep my baby from the bad things. I knew you are from the Mangkn Amat Sangen and Nyai Jaya Sangiang formerly.
(中文翻譯)藤背簍,希望你能保護我孩兒免受壞物侵擾。我知道你以前來自於男神Mangkn Amat Sangen 與女神 Nyai Jaya Sangiang。
Yerson又告訴我,背簍是有力量的,如果配偶移情別戀要離開家,可以取背簍一小部分燒成灰燼後放在食物中,讓對方吃了之後就會回心轉意。這樣的背簍可以連續使用背負不同的孩子,若已經不堪使用時仍會保留一部分,因為當地人相信背簍上有善的精靈,可以繼續保護這個家。
Kuluk Talawang的達雅克人認為,藤背簍(lontong)有神靈住在裡面,若有任何異動都必須舉行儀式告知。 |
切斷的儀式
我進一步詢問,如果背簍要讓出時,是否需要舉行儀式?經詢問後,老婦人說有,她要進行這個儀式讓我們記錄。於是,我們得以記錄到這個「離開」或「切斷」的儀式。
老婦人首先對媳婦說了一連串的話,然後媳婦就往後走到廚房。我想,或許媳婦去準備儀式的東西,於是我拿著相機緊跟過去。媳婦的動作很快,當我到達廚房時,她正蹲在廚房的地板上,手中拿著一個綠色的植物葉子。經過一番比手畫腳之後,才知道這是椰子葉。她取一段葉片、對折、用指甲切成幾個小段,綁起來,做成一個像刷子的東西。接著,她拿一個馬克杯、加一些水,叫女兒拿了一瓶香水,倒一些在馬克杯裡,這就是聖水。然後,將椰子葉刷放在馬克杯內。她將聖水、一顆雞蛋與一把鐵刀,一同放在一個塑膠盤子上,拿到前方的客廳,放置在背簍的旁邊。她又拿出一個小鐵鍋,裡面先燒一些紙,將削下有香氣的木頭碎屑加到小鐵鍋中燒。Yerson說,這是香。
舉行儀式時,首先將一些香放入有火的小鐵鍋中,拿起盛有聖水、雞蛋與刀的塑膠盤,在火上繞一個圓圈,放下。用鐵刀將雞蛋敲一個小洞,用手將小洞的蛋殼撥開,手指沾蛋液,以點狀的方式塗抹在背簍的口緣、側邊,老婦人一邊點,口中一邊念念有詞。
Ikau tuh, huran akan miubit tuntang manjaga awau deugan hakekat doa tuntang tege gauam.
Tuh ikau ndai, umba uluh mangat bujur buah uh tuntang palus manjaga araw adat budaya sullen Dayak.
(印尼口譯者之英文翻譯)You are Lontong formerly used to carry baby and keep it with care and have spirit. But now you are joining or moving to another person. I hope you keep Dayak’s culture and tradition.
(中文翻譯)你在以往是背負著嬰兒的藤背簍,小心翼翼保護孩子並有靈力。但你現在要到其他人那裏了,希望你能保有達雅克人的文化與傳統。
接著,老婦人拿起聖水,以椰子葉刷將聖水點在背簍的口緣、側邊與內部,口中一樣念念有詞。Yerson解釋說,這是藉由聖水來潔淨背簍。接下來,老婦人在小鐵鍋中再加入一些香,然後雙手舉起背簍,在火上繞8圈後將背簍放回,結束儀式。
訪談結束,一看手錶才赫然發現時間已經過了中午12點半,為了不妨礙他們用餐與休息的時間,我們急急忙忙地向他們道謝揮別,搭船前往下一個村落。坐定在船上,我的耳邊還是迴盪著那位母親吟唱搖籃曲的輕柔歌聲,以及那個背簍的生命故事。此時,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那種跨越時間與空間,亙古永存的愛之力量。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