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卑南文化公園101年昆蟲季系列活動─重現與轉變

博物館頻道

  卑南文化公園101年昆蟲季系列活動--到校教學心得

博物館頻道

  卑南文化公園101年昆蟲季系列活動—參與者心得分享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34期 2012.9.1

卑南文化公園101年昆蟲季系列活動--到校教學心得

文/劉復瑋、李思燕、李麗雲  前言‧圖提供/林佳靜

  今年度的昆蟲季活動,館方決定主動出擊,由園區教育人員應各校預約到臺東市與市郊中小學推廣昆蟲主題環境教育教學活動,除引導學生認識昆蟲及生態保育觀念外,並宣傳鼓勵學生參加卑南文化公園辦理的昆蟲生態觀察活動。為避免影響學校課程,到校教學課程時間只有一堂課約40分鐘,因此活動設計以簡報教學方式為主搭配互動式活動安排,並依照學生年齡與認知能力,設計了3套深淺度不同的簡報內容,以符合學生的學習成效。

  課程內容設計一開始以趣味性的昆蟲影片試圖引發學生的興趣,之後以互動式問答帶領學生學習昆蟲的生態習性,最後以現今臺灣的環境問題引導學生們認識環境問題造成的昆蟲生態危機,透過遊戲或照片了解他們所喜愛的昆蟲所面臨的生存危機,並引導學生體認自己所能產生的環境行動以保護自然環境。在相互影響之下,上課當中與學生互動愉快,同時也給予系統化的相關知識,課後學校老師均肯定此活動教學,希望明年能再有類似活動。以下是參與教學的教育人員心得。

解說員的大挑戰/解說員劉復瑋

昆蟲季到校教學。

  初夏五月天,除了林子裡、草地上的小昆蟲們開始騷動,卑南文化公園的解說員們也如火如荼地準備這個夏天的重要行動——昆蟲季的到校教學。

  昆蟲季的各項活動中,到校教學是我們的新嘗試。當解說員走入校園,對我們來說有幾項重要的目標:除了讓學生認識昆蟲生態並且引導學生重視昆蟲保育觀念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鼓勵學生親自走進卑南文化公園,來和昆蟲們進行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親身享受豐富精采的昆蟲生態。

  昆蟲是動物界裡的大家族,為了提供更多有趣且正確的知識和小朋友分享,解說員們在到校教學進行前,可得卯足全力作個「海綿」寶寶,不停吸收各種充滿驚奇的昆蟲故事。對於作為解說員的我們,無非也是一次挑戰和歷練。

  教案的設計結合影片、解說、問答、遊戲與討論,孩子對於昆蟲旺盛的好奇心和爭相舉手想分享的熱情;以及在回饋單上留下一份感謝或是表達要愛護昆蟲和自然的決心,都是驅使我們繼續前進的最大動力。

  這次到校教學的經驗,讓我們得知國小四年級孩子的自然課正在學習昆蟲單元,未來卑南文化公園可以考慮結合目前推出的戶外教學主題活動,配合學校課程進度,安排與昆蟲相關的課程或體驗做為學生的補充教材。此外,這次課程設計傾向總體介紹,未來可再規劃辦理60-90分鐘的專題課程或是具有延續性的內容,更有系統性的介紹昆蟲的知識,更能了解孩子對於課程的消化與收穫。

環境教育的地域差別/解說員李思燕

昆蟲季到校教學。

  今年首次進行昆蟲到校教學課程。在籌劃過程中,其實一直很擔心自己相關知識不足,雖然有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可以自修充實,但心中還是忐忑不安。此次參與活動的對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年齡跨距大,在準備上需要製作兩到三種教學資料,且課程時間只有短短40~45分鐘,無法進行許多有趣的活動,這在當時籌劃討論時未曾注意,導致多次到校教學時間不足而匆匆結束而感遺憾。

  在進行昆蟲到校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都對昆蟲有著強烈的興趣,而不同地域的學校,學生對昆蟲的認識也有很大的差異。市區學校的學生,接收昆蟲相關資訊上較為豐富,但在生活經驗上與昆蟲的實際互動少;反倒是郊區學校的學生,獲取相關知識的機會較少但與昆蟲互動經驗豐富。從中明顯可看出各學校在環境教育上的落差。

  此次到校教學課程各學校反應良好,並希望公園可以多多辦理類似教學方案,可說是成功的主動出擊。但此次主動出擊也讓公園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一是相關課程進修的問題,已經好幾年沒有辦理人員相關課程進修。畢竟有系統的課程學習會比單靠自己囫圇吞棗來得好。二是人力不足的老問題。三是課程時間的問題,當初為配合學校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來設計,但卻無法帶入引起興趣或體驗的活動,只能採用簡報教學使得活動規劃略顯單薄。這些都是以後若還要繼續辦理類似活動時需克服的問題。

期盼為孩子留下美好記憶/票務員李麗雲

昆蟲季到校教學。

  舉辦與昆蟲相關的活動一直是園區承辦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事,因為昆蟲是普遍小朋友喜愛的生物,活動通常能夠引起熱烈迴響,但也因此園區的昆蟲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有鑒於往年舉辦昆蟲季活動的經驗,今年特別加入到校教學的規劃,期待透過教育宣導的方式,讓小朋友瞭解昆蟲是大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學習應該如何與昆蟲相處。

雖然每個班級的教學只有短短40分鐘,但同學的反應比預期中要好,例如東海國小六年級賴同學給我們如下的回饋:「今天的昆蟲課很有趣,在課堂上我認識了很多新昆蟲,其中也有很多我認識的,像水黽、天牛等等,昆蟲在大自然界中是一種很奇特的生物,牠們會在大自然中自立自強,也影響我們的生活,雖然我們不是昆蟲,但我們應該學習牠們堅強的生命力。」

  課程告一段落之後,我們讓同學思考一些問題,例如:「如果蜜蜂消失了你覺得大自然和人類會有什麼影響?」多數同學都能夠即時道出其中的關聯,就像東海國小六年級許同學說的:「昆蟲對我們來說就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牠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去愛護牠們,讓牠們不受傷害。」我們不敢期望這樣的教學能夠收到立即的效果,但相信至少能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留下對昆蟲的美好記憶。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解說員與票務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