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藉著樂舞穿透半個臺灣─記首次屏、花、東高中職原藝班交流展演

博物館頻道

  記2012冬季故事報導營─自己的觀點《都蘭Amis》

博物館頻道

  記2012冬季故事報導營─來到卡地布之Before and After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9期 2012.6.15

記2012冬季故事報導營─來到卡地布之Before and After

文‧圖/林頌恩

來到巴拉冠,從這裡出發!希望很多年輕人都能因為實際感受到部落的想法與喜怒哀樂,把部落放在心上。

上山前,先接受rahan(司祭長)的祈福。

  當我看著卡地布小隊影像詩傳出魔音傳腦般不斷反覆的〈卑南族版圖頌〉,真的是對這群年輕人既佩服又哭笑不得。佩服的是,這首歌細數10個卑南族部落,母語歌詞很多,只有兩三天短短練習時間要全部記住又不唱錯真的很難;哭笑不得的是,跟著一群多數首次來到部落體驗當地生活的高中生來說,沒到過外頭的溫泉澡堂洗過澡也就算了,居然有人不知道怎麼泡湯還直接把腦袋瓜伸到熱水水龍頭底下洗頭把自己燙得哇哇叫。這種伴隨營隊發生的天兵趣事傳出來,不只會在部落不可思議地流傳下去,也讓我們看到,透過參與各種活動、增加越多不一樣生活體驗的必要性,能夠讓年輕人更有概念去應對各種增加生命經驗值的挑戰。

  我很喜歡從事與打開年輕人眼界有關的工作,不管是帶高中生的臺灣文化隊社團,或者是參與臺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的活動。我總喜歡看到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到不同地方去感受自己所不熟悉但同屬臺灣公民、地球公民所該知道的事務,那就是,一樣的人卻有不一樣的文化,透過人身處不同環境去認識與分享不一樣的文化,可以更認識自己跟別人的文化,也更珍惜彼此這份情感。面對參加ICYE出國一年後回臺灣的交換青年,我最喜歡問他們的一個問題是:「你覺得自己,對於你去的國家的認識,有什麼Before與After的差異?面對自己,在成長上有什麼樣Before與After的不一樣?」

卡地布最流行的自製水管包,加上雨鞋,就是上山最好的裝備!

第一次學到部落的哥哥弟弟如何尬鐵絲固定竹子。很多事情要親身體驗才知道那個不簡單在哪裡啊!

  於是同樣的問題,我也拿來詢問這群於2012年寒假參加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故事報導營的卡地布學員,我想知道他們在到過這個卑南族部落之後,有哪些Before與After的深刻領會。他們自己透過營隊的生活體驗之後,有哪些看見與成長,還有他們感受到哪些想要帶走的學習。都市的年輕人以往可能只能從課本或媒體片段聽到有關原住民的事情,那麼在他們親身與族人相處過之後,不管是上山採野菜、到河邊搭帳篷、在火堆旁聽著大哥說故事、跟著媽媽們除草播種唱歌包糯米糕……有哪些體驗,成為他們很重要的記憶與經驗呢?來自年輕人回返家鄉後寫出的心得,讓我再次感受到,那三天他們在部落以部落孩子的身分,重新向土地學習、向族人長輩學習的成長。

  對祖先、對看不見的、對土地,擁有親密與敬畏的心,這應該是很多人到了部落的空間,看見族人於行為與心意上的表現,會開始去感受這種緊密臍帶的關係。俐佳感應到了這一點:

播種小米前,原住民透過儀式,宣誓會以對待家人的方式好好珍愛這片土地,會用愛心來呵護在土地生長的小米。所以土地和原住民是一家人,不容許外來力量隨意切割他們之間的情感。

  竑賢不僅從吃飯之前族人以食物敬祖先的習慣看到族人的信仰,也從部落婦女哭很大聲、笑很大聲、罵人也很大聲的這份開懷自在,學到人生的態度:

  態度!部落的ina告訴我們:「遇到什麼事都要笑。快樂要笑,難過也要笑。」我猜大概就是這一份可愛的樂觀態度,才讓我如此嚮往部落的生活吧!另外,還有對祖靈的崇敬,像是在吃飯前,部落的ina和哥哥們都不忘提醒我們要把食物先放一些在地上,目的就是讓祖靈品嚐,然後我們再開動,這樣對祖靈的信仰是不可抹滅的!

  婉婷則說她在部落那幾天,學到在自己原先生活環境都難以學到的精神:

  與他們相處後,我學到過去幾年從不曾學到的事。他們樂天、開朗,總是用笑容面對我們這群不懂事的孩子,面對我們的笨手笨腳與發問,不厭其煩而耐心回應。他們毫不保留的真誠對待,視我們為部落一分子,當成自己的弟妹和孩子。他們惜福感恩,珍惜大自然賦予的一切,並非像現今社會,人人貪得無饜,永遠不滿足於現狀。

  他們為了守護自己的部落不遺餘力的付出,燃燒對土地的愛與熱情,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卡地布的族人勇敢面對生命中的挑戰,用笑容迎接每一嶄新的明天。他們之間的團結與羈絆,就是卡地布的精神,但在現今,這些都是缺少的特質,都市社會中,人人只照顧自己,對本身文化亦毫不關心,彼此冷漠疏離。

  在與他們相處的這幾天中,我深深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與渺小,經過了部落的洗禮,我察覺自己成長許多,也找回消失已久的笑容,學會打開心胸,用心的體會一切。雖然還是不能完全放開自己,但我相信經歷這次活動後,我的心靈肯定因此而有一些轉變。我希望能學習他們的精神,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這種經過親身相處,於是有所領悟,而願意在未來也試著去改變自己的精神,也從建銘在山上的經驗可以看到:

  在採集野菜時,一名老獵人看我快要跌倒,馬上把手伸出來,對我說:「不要怕,我會牽住你!」如果是我處在老獵人的位置,我一定只會口頭說:「要小心喔!」然後就冷眼旁觀。雖然老獵人自己也踏在濕滑的小徑上,可是他不但鼓勵我,而且還將手伸向我!我毫不猶豫的握住那雙手。我終於了解,有能力伸出手去幫助別人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未來我也想將我的手伸向有需要的人,因為我希望將我感受到的感動傳遞下去!

  那幾天把年輕人當做自己弟弟妹妹般對待的宗哥(陳政宗),透過他跟弟弟妹妹的分享,讓這群正要立下人生志願的年輕人,熱血恬靜地感受到生命所要與群體一起追求共享的價值是怎麼一回事。士捷說他從族人的實踐過程,學到的是:

  宗哥說:「人生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目標,目標找到了,就盡全力去達成。」他放棄原本的工作,回到部落貢獻、服務,是最令人敬佩之處。「對人有耐心、接納外來人、盡力執行自己的目標、不是一昧跟別人比較。在全球化衝擊下,仍然認同屬於自己原本的文化,也努力將它恢復並推行。」──這些是我在哥哥及ina們身上學來的特質,並且學著身體力行。

  而對於身為部落的男人,是怎麼樣一份承擔的感受?當振展說起他們男生爬上少年會所睡在那裡的經驗,我想,待在部落那最後一個夜晚,一定讓他感受到身為部落男人要守護會所與部落的責任:

  那晚,男生們爬上期待已久的『達古範』,達古範是由竹子搭起的建築物,所以即便已經進屋,晚風仍流動於竹縫之間,與外面大自然密不可分。輪班守夜時,替火堆添加木柴,抬頭看著陣陣白煙、火星向上飛竄,獨自一人,總不自覺的想靠火堆近一些。那個守護火堆的夜晚,不論夜多長多深,似乎永遠都不會感到疲累。

  爾凝也從中感受到族人這份對家鄉、對土地深厚的情感,我想,如果沒有親自來過部落一遭,跟著老獵人上山流汗,她們應該很難感受到為什麼原住民電視台上經常出現原住民為了土地問題而向相關公部門抗議的情感所在:

  在上山去採集某日當晚要食用的野菜時,老獵人說:「夠用就好。」的確,土地之於原住民,傳統上是用來維持生計,取用大自然的資源絕對是「夠用就好」,並不像一般人以利益為中心思考,能得到多少就會拿多少。他們對土地充滿感情,因為土地是祖先留下來的獵場,但近年來他們流傳百年的獵場,卻成了林務局管轄的區域。宗哥對我們訴說這些事情時,眼裡的無奈流露出了那份原住民對土地真真切切的情誼,而這並不是任何條文能夠規範、嚇止的。

  我們這支小隊成員裡情感與想像力都很豐富的大榕,很快就能以同理心與同感心,置身當中領會到部落族人的努力:

  面對時代的巨流,他們不卑不亢,雖然改變不了世界,但他們努力的用著他們的方法傳承著他們的文化,努力的不讓世界改變那些令他們驕傲的一切。雖然為了生活,多數人得到城市去工作,人口外流的問題嚴重,但在那裡,仍然有一群人為了傳承文化、為了找回快要被遺忘的傳統而持續的努力著。世界上沒什麼比那份對自己族群愛與驕傲的堅定眼神更珍貴的東西了。

在卡地布,大家感受到也學到了什麼是團結就能移開阻礙的力量。

  我很喜歡看到這樣的領悟。如果你不曾來過部落、不曾跟族人在一起過,就很難領悟到底為什麼有些事情之所以讓原住民那麼堅持的理由是什麼。那可能是都市人長久以來與土地的疏離,所以不會感受到土地與歷史、認同、民族存續之間那重要的連結。但是當你一旦曾經來到這塊族人的土地,去體會他們的情感所在,有很多事情不需要再加以解釋,就能自然而然頓悟。姿毓覺得她從族人身上,感受到那種強烈的群體認同,她也期許自己的人生未來有一天可能會在任何地方擁有那樣的歸向與認同:

  一種對部落的熱情,深深的認同感,是我所未曾感受過的。我們這一代對國家、族群等群體的認同感相對薄弱。單就我而言,也是到了學期快結束時,才開始對班上產生認同感。未來或許依然不會很快就對團體有強烈的認同感,但經過這次,我明白那是怎樣的感覺,而會有什麼可能的言語動作。未來,相信那種「卡地布」的精神一定會在某個地方萌芽、開花,如此的生長下去。

長老在我們除草完畢的土地上灑下小米種子,讓我們期待回到部落收割的那一天。

不只要練歌,還要拿出大聲的精神自我要求。來到部落與族人面對面,年輕人學習到部落族人面對事情的態度。

  成果發表會那個早上,當這隊小隊所有的年輕人經歷了瘋狂沒有睡覺的夜晚趕製影像詩,他們都從中深深領會了部落名為「卡地布」的意義:「團結」、「在一起」。這也是這個部落向來驕傲的地方,只要累了、倦了,一想到自己是這個部落的子孫,就覺得一定要團結下去繼續前進。我看到這群才來到部落三天就擁有這個部落氣質的年輕人,男孩子綁著標示卡地布男子的黃頭巾,露一手部落男生拿老虎鉗尬鐵絲固定竹子的功力,女孩子頂著斗笠背著最時尚的水管包像極了部落要去做工的媽媽小姐,一起在舞台上唱著才學了三兩天的〈卑南族版圖頌〉,真的深深領會故事報導營的魅力,讓一群原本陌生的年輕人,不只認識了好朋友,也認識了原本感到陌生的部落與原住民朋友,而那絕對是課堂上教不來的。

苦練兩天的卑南族版圖頌,歌詞就印在頭巾上!要一直記住這份在一起努力過的感受唷!

  隨著2012夏季故事報導營又展開報名的同時,此時也是我們這群繼續在Facebook上頭以「軋鐵絲俱樂部」為社團名的卡地布小隊,準備回到部落收割首次由自己親自整地種小米的日子到來。我喜歡昕恬用「深刻的『羈絆』」來形容她從卡地布所帶走最重要的收穫,那就是記得回來,記住曾與部落在一起的感受:

  不論是部落裡傳承經驗、不斷付出的哥哥、ina們,亦或這些天一起揮灑青春、創造故事的同伴,我們就像阿拜一樣,被一條名為羈絆的繩子緊緊繫住,永遠卡地布!那緊密的連結,是時間和空間都無法切斷的堅韌。我們永遠記得,當小米金黃的飽滿了夏季,是該回部落的時候。

部落媽媽要年輕人記得回來,這就是最美的情感羈絆。

  儘管每次擔任營隊田野導師那五天四夜都讓我累得半死,但我還是覺得好值得好甘願。能在每一次活動看到又有更多的年輕人深深感受到部落的喜怒哀樂而能敞開自己與部落的脈動一起哭笑,而部落也透過這樣的方式帶領更多年輕人認識部落的在乎及情感,就覺得就算是42歲的身體也要當作24歲的青春繼續跟著你們年輕人燃燒下去,不斷的從身體與心靈經驗當中,去實踐那種與土地、與各式人群「在一起」的精神。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卡地布小隊團隊作業影像詩《阿拜不醜-我在卡地布的生活》

 

2012「非嶼不可」夏季故事報導營訊息由此去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