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一起守護繽紛生命──「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課程研修紀實

南島文化專欄

  「蘭嶼」地名與「雅美族」族稱的由來

博物館頻道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中)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5期 2012.4.15
 

一起守護繽紛生命──「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課程研修紀實

文/余明旂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研究中心與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Paris France,以下簡稱法國自然史博物館)於2008年簽訂了交流協定,進行為期兩年的「自然史詮釋與溝通系列」課程合作計畫。2011年10月份,該中心邀請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博物館學課程副教授Fabienne Galangau-Querat、蒐藏研究保存中心研究員Amandine Pequignot,以及臺灣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研究員兼主任黃文山、科學教育組副研究員兼主任劉德祥等人,一起討論博物館蒐藏、研究、展示、教育與生物多樣性的關連,而開設了「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研修課程,提供專業、跨文化的博物館觀點,連結博物館實務社群,在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上,啟發更深入的思考與關懷。

  法國的博物館發展與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有很重要的關係,1793至1795年間創立了四所博物館,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博物館,包括中央藝術博物館(1793.8.10)、自然史博物館(1793.6.10)、國立工藝博物館(1794.9.29)以及法國建築遺產博物館(1795.9.1)。

Carl von Linne (1707-1778): nommer。林奈(1707-1778):命名法則

  提到法國自然史博物館,免不了要對這個法國非藝術類博物館當中地位崇高的博物館加以敘述一番,該館設於巴黎第五區的國家植物園,可以說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一座自然史博物館。前身是皇家藥用植物園,在1636年原是亨利四世(Henry IV)的私人園地,放置各種藥物及稀有物品。到了1739年Buffon為館長時,這個植物園就轉變成研究中心。於是1793年成立自然史博物館(Museum de l histoire naturelle),陳列上採林奈命名法則。該館的發展因帝國主義擴張而攜回大量動植物標本,但是大量的典藏標本卻也造成博物館經營的困擾。1840年再將礦物、地質、植物等標本分出至新館。

  直到1984年,法國總理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下令整修此館,由Van Praet教授團隊負責展示規劃。Van Praet教授一方面改建館內設施,一方面為了瞭解觀眾參觀前後的反應,針對觀眾進行一系列的參觀評量,以瞭解觀眾對於演化論的認知及可能錯誤的觀念,作為策展的依據。

  在1992年「大演化廳」(grande Galerie de l'evolution)正式開放參觀之前,舉辦了一個「行走於地球上」的實驗展覽,作為正式展覽的模型。在實地評量觀眾入館可預見的困難度之後,可以立即修正展示方式。法國自然史博物館除了著重展示經驗之外,也借重教育社會學及博物館學的研究報告,來建構符合新博物館學觀念的展示空間,Van Praet團隊的展示方式也影響到博物館未來的走向。

  我於報名時對於「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涉入深淺不一,對「博物館學」已有粗淺認識,但對於「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卻僅止於一個保育生物名詞的印象,因此聽講時特別用心,以理解這兩項議題會如何交會?又在未來能提供什麼樣的視野。

第一堂「生物多樣性如何運作?以蘭嶼島動物行為演化為例」

  首先登場的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研究員兼主任黃文山研究員,這堂課程在妙語如珠、笑聲不斷的氣氛下進行,讓我們理解黃研究員在過去10幾年,在蘭嶼島上研究13種爬蟲類的生態及演化學,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赤背松柏根蛇的研究以及長尾南蜥親代照顧行為,這樣的研究分享十分有趣。

第二堂「生物多樣性概述」

  由法國自然史博物館 Dr. Fabienne Galangau-Querat主講,講師由生物多樣性的定義及此一問題為何受到重視和關心開始,依序由1.生物多樣性是什麼?2.記錄生物多樣性、3.生物多樣性:老調重彈?4.登錄和分類、5.環境難題、6.環境保護的公民運動、7.自然遺產、8.文化多樣性及氣候變遷等項目講解,最後以「隨著生物多樣性的出現,博物館的定位為何?」作為本堂課的結尾。

在這一堂課中,我吸收到幾個重要的觀念:

  1.生物多樣性到底是什麼?這個名詞雖然時有所聞,但是研讀興趣以文史為主的我一直都沒有真正的理解,經過講師說明,我才理解生物多樣性是有不同層次的,包括遺傳(基因)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而且這些議題攸關我們現今生活以及後代子孫生活,實在是十分重要的議題。

  2.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許多重要成員都在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儼然也是法國自然史博物館重要的傳統,因此推動「生物多樣性」成為該館極為重要的任務之一。Dr. Fabienne Galangau-Querat講述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歷史從生物的分類學、演化論的發展,到後來的生態學研究到保育運動及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十分詳盡,讓人有了整體的概念。

  3.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密不可分,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悠久歷史緊密相關。幾千年以來,人類已成為這個歷史的關鍵角色。這樣的內容讓我思考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異同之處,這樣的連結與議題顯然有很多待開發的火花,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的整合與討論。

第三堂「博物館的自然史蒐藏-對生物多樣性評估的貢獻」

形態學、生物化學與基因序列資料的證據顯示,地球上一切生物在基因上是相互關聯的,生命體的系譜親緣關係能用一棵大演化樹來體現,那就是生命樹。(圖:Dr. Amandine Pequignot)

  本節課程由法國自然史博物館Dr. Amandine Pequignot 主講。以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歷史演進開始破題,介紹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過去及現在,以蒐藏的自然史標本、場域以及研究發展為主要介紹內容,最後以該館21世紀的挑戰做總結:

  1. 我們在做的是:研究地球生命-期能展現生物多樣性的知識新發現。

  2. 我們做的理由:為了地球與其住民的福祉-期能提供為人類今日與未來生活設計的教育訊息,使現代與未來的人類能夠協助制定環境管理的工作。

  這堂課讓我們瞭解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歷史、研究以及在生物多樣性議題上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一堂課讓我完全瞭解為什麼此次研習課程會邀請法國自然史博物館合作,因為歷史的因素,以及現今的研究實力和目標,法國自然史博物館最為適合,也是必需要在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上全力發展和開拓。這是一個21世紀的新局面,博物館必需因應社會脈動的變化,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推展,是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當今最為重要的終極目標。

第四堂「博物館展示與生物多樣性的推廣」

  這一堂課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劉德祥博士主講,首先他以各個自然史博物館的展示為例,說明這些展示的方法、詮釋的資料及背後代表的意義,這些館所的時代背景與當時自然史研究的主流觀念。而他也分享了他的發現,在同一個博物館中,也會同時呈現不同的「生物多樣性」思維。

  我印象深刻的是劉博士還提供了一些國外研究論文來說明「現代的博物館是否跟得上『生物多樣性』的思潮」,顯然,這樣的討論也是科學界、博物館教育界討論的焦點之一。

  但是劉博士最後分享的觀點,卻也是一個大轉彎:「儘管在展示中灌輸了生物多樣性的觀念,觀念被灌輸者也不見得會因此改變他們的行為!」這真是一個既有意思卻又令人感到無力的結論啊!

第五堂「生物多樣性:博物館誌觀點」

  這堂課程由法國自然史博物館Dr. Fabienne Galangau-Querat 主講,課程由介紹博物館開始,講述博物館任務與各世代的博物館樣貌,尤其花了不少篇幅說明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展廳更新歷史,特別是演化大廳的建造及設計歷程。歷史悠久的法國自然史博物館,在1994年整修重新開放之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動物學館的「演化大廳」。演化大廳以相當生動、變化萬千的場景展現了地球上生命的演化過程與現生物種的多樣性,打破傳統自然史博物館慣用的生物學分類展示手法,而改用美學方式來做安排,創新的展示手法深深影響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華麗的視覺效果讓我感到十分震撼。

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的大演化廳。(圖:Dr. Fabienne Galangau Querat)

  本堂課印象深刻的心得為博物館中生物多樣性的呈現,包括生物中心、生態中心和人類中心,各階段的呈現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例如奇物陳列室、自然史蒐藏/陳列,科學博物館展示廳的新佈置,標本展演、根據新的敘事線選擇展示標本以及生態學與全景模型的出現等,每一階段的演變是跟隨著研究取向的變遷而變化。

第六堂「動物標本剝製術」

Couagga (1798 - MNHN) 斑驢(擬斑馬)標本1798年收藏於法國國立自然史博物。(圖:Dr. Amandine Pequignot)

  由Dr. Amandine Pequignot介紹,內容包括1.動物標本剝製術的起源與定義、2.18與19世紀時的製作技術、3.博物館脈絡中的填充標本。這堂課的簡報檔案製作非常精采,有很好的敘事邏輯及圖樣配置和編排,令人目不轉睛。兩位法國講師的簡報都十分用心而詳盡,十分精采。配上Dr. Amandine Pequignot生動的敘述,和我們分享奧爾良公爵(Duc d'Orleans)的標本故事,配合歷史的演進,比較不同世紀的動物剝製標本技術,最後揭露奧爾良公爵博物館精采的動物標本最終去向─法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演化大廳」。這故事令人回味,也將本次課程帶入尾聲。

  整個研習課程下來,首先讓我對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有了全新的認識。其次體認到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博物館,都必需與現今社會議題有所連結與回應。在此次課程中就發現,自然史博物館的演進,不論在標本收藏、陳列展示、研究、資料管理與應用上,都與生物學門的發展史息息相關。最後則是,不同學門的交流可以產生不同火花,此次受邀講者都在自己的專業上有很深入的研究,匯集力量聚焦在生物多樣性議題時,讓對議題不甚熟悉的我在聽講同時,內心體悟到不同的意義,衝擊內心,產生特殊的化學變化。博物館的學問也在我心中留下不同的意義,也激發出更多、更廣、更值得多面向探索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official website
2. Dr. Amandine Pequignot,2011。State of Art : Natural History Collections in Museum (Contribution to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3. Dr. Fabienne Galangau Querat,2011。Biodiversity : Museographic Approach。
4. Dr. Amandine Pequignot,2011。Taxidermy – Origins & Definition。
5. Dr. Fabienne Galangau Querat,2011。La Biodiversite Quelques apercus。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專案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