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2012臺大人類系與史前館考古田野學術合作記實

考古探索

  考古發掘初體驗--從田野工作日誌談考古新手的訓練過程

考古探索

  那些年,我們一起挖的探坑--卑南考古記行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3期 2012.3.15

那些年,我們一起挖的探坑--卑南考古記行

文.圖/紀科安

史前館研究人員帶領同學於卑南遺址現地進行地景與環境說明。

  學期初選修陳有貝老師於開授的大學部課程「考古田野方法與實習」,得以在寒假參與考古發掘實習課程。今年的田野地點是位於臺東的卑南遺址,這是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第三次的考古田野學術合作計畫。課程中由老師、碩士班學長姊以及史前館的研究人員一同帶領同學,親身參與考古遺址的發掘,從中針對考古作業的工作流程、遺物標本認識、資料問題分析,以及後續研究報告撰寫等,進行一系列的學習。

史前館研究人員帶領同學參觀卑南遺址現場。

   年節假期過後,自臺北搭乘往臺東的列車,看著窗外制式的水泥建築逐漸轉為煙雨灰濛的山景,又化為明亮的山海風光,最後終於抵達這塊煦煦陽光照耀著的土地,檳榔樹影搖曳,原本在北部濕冷又鬱悶的心情,瞬間被臺東爽朗的天氣與環繞的山景給淨化了。大夥在火車站前的小旅館落腳後,隨即參加由史前館張善楠館長與研究工作人員精心準備的歡迎儀式,於史前館擔任研究助理的葉長庚學長,帶著大家行經將發掘的坑位,並參觀著名的月形石柱與考古現場,熟悉卑南文化公園的環境。卑南遺址在臺灣考古界中有著相當深厚的份量與位置,許多學界與系上師長當年都曾參與過卑南遺址搶救過程。卑南遺址猶如臺灣考古的搖籃,孕育了許多考古專業人員,有幸能來到這塊孕育臺灣考古的聖地進行發掘,更是令人驚喜與雀躍。

精準的高程測量,為每日發掘工作的首要之事。

  首日,在學長姐、史前館考古隊的助理及四位發掘大哥帶領下,大家依照自己的組別與坑位進行考古工作。從一開始的高層測量、探坑定位、以及用水線拉坑,一步步都照程序來;拉設探坑是發掘的起始,事關考古現象遺物的定位與紀錄,因而坑位的精準十分重要,否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溫天賜學長的細心指導下,我們這組也合力拉設好了一個探坑,撿拾並記錄散落在地表的陶片後,便拿起十字鎬與小平鏟開始掘土。一般常見的探坑多為2×2平方公尺的正方形探坑,但卑南遺址的發掘卻是採2.5×2.5平方公尺的探坑,並從中劃分為25個50×50平方公分的小區塊進行發掘,讓每個區塊出土的陶片數量、遺物都能更清楚與細緻地記錄和呈現。

準確地拉設探坑與地表整理是探坑發掘的第一步。

  發掘工具的運用可是一門學問。以往在其他遺址中,看著大哥們駕輕就熟地使用著小十字鎬與小平鏟發掘,工具所到之處,紅褐的陶片如同受驚擾的魚兒般紛紛跳了出來;對照自己拿著工具,卻笨手笨腳像個新手媳婦,挖得慢又弄得灰頭土臉。不過,隨著工作的時間增長,層位逐而下降,由礫石、板岩、石材與陶片所組成的現象也慢慢顯露出來,發掘的手感與經驗,在學長與大哥們的指導下,似乎慢慢也有那麼點上手,但仍是遠遠不及史前館四位大哥的發掘速度。最初幾天,晚上總覺右手虎口痠痛、掌心發麻,一到9點便累得呼呼大睡。後來在長庚學長解釋下,才知道虎口痠痛是十字鎬造成的,掌心發麻是握持小平鏟所致,各種工具使用上都隱藏著學問與技巧,需要不斷練習與經驗累積,方能駕輕就熟。

發掘時,記錄人員與發掘人員各司其職,分工執行田野的工作事項。

  在卑南遺址的發掘工作是一種享受,享受晴朗的天空與優美的山景,遠方的都蘭山眺望可視,天空偶爾見到老鷹盤旋,還不時聽到一旁檳榔園裡大剪尾的鳴叫與臨坑學妹們的歌聲,聽她們從流行歌曲一路唱到學校校歌,為田野帶來一股青春浪漫;肥沃的土壤中到處可見蜈蚣、蚯蚓、螬蠐等生物,但也因發掘之故,不得不請牠們搬家,這點倒是覺得很抱歉。工作中,史前館的李坤修老師與館中同仁不時來現場走動,指導同學們認識發掘出的現象;系上的師長、學長姊都從各地捎來許多點心與飲品為大家提振士氣、補充體力,讓考古的活動充滿了活力與溫馨。

發掘、記錄、測量與繪圖都是考古不可或缺的程序。

  結束一天充實的發掘工作,晚餐是大夥開心的聊天時光。路旁的小麵店端出一道道合菜佳餚,讓人大快朵頤,偶爾單點的水餃、牛肉麵、酸辣湯、雪花冰,滋味更是讓大家難以忘懷。夜晚的旅館大廳,是各小組討論、撰寫著當天發掘記錄與工作日誌的地方,大夥也會帶著筆電到大廳上網、聊天、閱報、寫功課,甚至是準備研究所考試。小旅館的昏黃燈光下,一天的辛苦頓時轉化為愜意與恬淡的悠閒,時光似乎變得緩慢下來,心中不自覺愛上這種自然又步調緩慢的生活,希望這樣的時間能再多一點。踏出旅館,外頭是涼爽夜風與滿天星斗,一日晚飯後與學弟妹相約到外頭認識星空,在邊鈺皓學妹的指引下,看著獵戶座的腰帶,向下找尋明亮的天狼星,進而找出天空中的冬季大三角。聽著學妹滔滔不絕地介紹起星星的名稱與星座故事,令人不禁感到宇宙的廣大與神秘,遙想古代的卑南文化人們,是否也同我們一起欣賞這冬季夜空的美景?

晚間,各小組由學長姊對於每日的發掘進度、成果進行指導討論。

  隨著發掘深度不斷向下,大夥的工作技術與速度都明顯提升。腳踩的泥土中總藏著未知與驚奇,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是否就會出現什麼新物件,所以每一鎬、每一鏟更是要膽大心細地去進行。伴隨各組出土的陶片與石器標本數量越來越多,坑內的出土現象也開始明朗化。面對著坑底由礫石堆疊排列的複雜結構現象,必須細心地用小平鏟與竹刀剃除石縫中的餘土,讓坑內石頭與陶片清楚呈現,後續便是進行繪圖與取石工作。

出土的現象與遺物(玉錛)皆需有完整的影像記錄與紙本記錄。

  考古過程中,繪圖考驗著各組成員們的功力,如何精確又美觀地將所見的石頭與陶片結構如實紀錄下來,作為日後第一手復原與研究資料,著實是一項需要耐心與細心的工作。繪圖完畢,即可依照現象的層位,逐層取下在結構上方的雜石與陶片堆積,使壓疊於下方的石列結構等現象清楚呈現,以釐清整個現象的形成原因,當中反覆著攝影與繪圖紀錄,直到整個現象發掘作業完畢,方告一段落。

史前館工作人員指導同學如何拍攝探坑界牆牆面。

  發掘的這段日子下來,大夥的心情也從一開始挖到石器的大呼小叫,轉為渴望玉器與石板棺的出現。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第十個工作天,王潁學妹的一聲尖叫,宣告了第一件玉製品出土,是件圓板狀的玉核。或許是學妹的叫聲喚醒了土裡的玉器們,往後各組都各有斬獲,如玉鏃、玉管珠、玉錛也陸續出現。聞風而來的記者們,為同學攝影、拍照,紀錄了此次發掘活動,也讓大家在觀看翌日的電視與報紙時開心不已。然而活動的尾聲仍悄悄地來臨,正當大夥發掘得意猶未盡,卻因時間關係,無法親自將探坑發掘到底,最終只得依依不捨將探坑交給史前館的工作同仁;同時,心中也默許,希望日後工作人員會在坑下面發現精彩的石板棺或現象,滿足內心對探坑的無限期盼。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臺東的自然美景與敦樸人文,伴隨著田野發掘的驚喜與小旅館內大家情誼的昇華,是這趟行程中最大的收穫。離開臺東,突然有股回到另一個熟悉又真實的世界,先前彷彿作了一場美夢;雖然田野的發掘工作結束,但仍有後續的資料整理,以及相關研究工作等待著我們。心中謹記這段難忘的旅程,日後課堂中仍須努力學習,期許能將本次卑南遺址工作成果作出完善的整理呈現,為這次的考古學習之旅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班學生,為本屆「考古田野方法與實習」課程修課學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