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淺談2011年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更新成效

博物館頻道

  誰在那邊敲打著?從卑南文化公園藝術工作者駐園創作談起

國際頻道

  由傳統帶出的創新:參加第八屆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後的一些想法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1期 2012.2.15

由傳統帶出的創新:參加第八屆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後的一些想法

文‧圖/方鈞瑋

  在2011年即將結束的前幾天,我受邀前往香港理工大學參加「第八屆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The 8th International Shibori Symposium),並在會議上發表文章,分享這幾年在史前館從事泰雅傳統盛裝服飾重製計畫之過程、經驗與挑戰。受邀之初,由於對「世界絞纈協會」(World Shibori Network)與「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尚無認識,因而對他們的主動邀請感到特別意外。透過與主辦單位的聯繫才得知,原來他們閱讀過史前館在2008年出版的《重現泰雅:泛泰雅傳統服飾重製圖錄》一書,而對我們在臺灣進行的這項臺灣原住民傳統服飾重製工作極度感興趣,於是邀請我前往發表。這解答了「為什麼他們要找我?」這個問題,但究竟泰雅傳統服飾重製與絞纈染織研討會有怎樣的關連性?為什麼主辦單位對泰雅傳統服飾重製感深興趣?這些疑問從一開始就在我腦中盤旋,然而問題的解答卻直到研討會結束後才慢慢整理出來。

  絞纈,又稱為紮染,英文為Tie Dyeing,顧名思義是將織品施以綑綁、纏繞、針縫、打結、摺疊等方式,擠壓布料局部產生防染(resist dyeing)的效果。由於纖維承受不同壓力,放入染缸染色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防染作用,形成深淺不同的暈染效果。

雲南大理製作絞纈工坊的男子將綑綁與針縫的布放入染缸中染色(方紹能攝影)。

雲南大理白族用絞纈技法形成的暈染圖案(方紹能攝影)。

  在中國,絞纈的使用最早可回溯到西元第三、四世紀,並且一直持續操作到今日,這項技法同時與夾纈、蠟纈與灰纈合稱為「四纈」。不僅在中國,其他如日本、印尼、印度、土耳其、蒙古、非洲、中美洲與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絞纈也是當地重要的技法之一。簡言之,這是一項貫穿古今、跨越國家與地理疆界之人類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本次研討會的主席之一和田良子(Yoshiko Iwamoto Wada)女士,對絞纈的「神奇之處」有這樣一段描述:「染色之後,絞纈將原本二維向度的織品轉變成三維向度的型制……透過絞纈,織品細緻的紀錄了設計的樣式與施加的壓力,這些如同『記憶』般印記在織品上。」

  史前館典藏的民族學標本中,不乏來自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如苗族、白族等、海南島的黎族、印尼的蘇門達臘與巴里島等地區以絞纈技法製成的織品服飾。對我而言,這些標本所呈現的僅僅是區域性風格,展現的是不同地區在絞纈技法、風格與圖紋上的差異。然而在這次研討會,我看到許多當代藝術家、藝師或設計師們更細膩地將「絞纈」這項技術拆解為材料、染色、捆紮等元素,選取其中某項元素進行測試,並獲得突破。

  例如,以往的絞纈大部分是在絲或棉質的織品上進行操作,近年來開始有人以合成纖維進行操作。他們發現合成纖維經過捆紮、受壓或受熱之後,材質本身產生改變,呈現出另一種造型的美感,就如和田良子女士所說,可以將二維向度的織品轉變成立體的作品。這種突破的達成,主要是利用絞纈技法轉變織品本身的性質,具體呈現出技術與材質之間密切的互動關係,也大大轉變了我對於「絞纈只是一種構成圖樣的裝飾技法」這種刻板印象。

在當代,將合成纖維以絞纈技法加壓與加溫後,產生造型。

  這個研討會與我以往參加的研討會大不相同之處,在於參與者來自幾個不同領域,包括研究者、設計師、藝師與業界人士等,主辦單位將研討會設計成平台,讓不同領域參與者在其中得以互相分享專業,激發彼此想法,這也是創意產生的重要機制。在六天議程中,主辦單位根據不同領域的專業,安排好幾種發表形式,例如研究者主要以論文、藝術家主要以展覽或工作坊、藝師主要以實做演示等方式進行發表,其他還包括海報發表、紀錄片播放等活動。

新衝擊-國際學生設計展。

活力之源、可穿的藝術:藝術家邀請展。

  此外這個研討會不只宣讀論文,也搭配四個主題展覽活動,藉由展示來呈現參展者在絞纈技術上各方面的突破與創造。讓不同專業的參與者在研討會這個平台得以互相交流、汲取經驗,並從而獲得創意來源。如同本次研討會主題「Technology Shaped by Creativity」,強調製作者透過心想與手做的過程,突顯人與作品之間相互轉變的動態關係。

  現在,我們可以將焦點拉回「泰雅服飾重製」與「絞纈染織研討會」這兩者關連性問題的討論。我認為,這個問題實際上所帶出的,就是「傳統」與「創新」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個研討會中,幾位研究者發表了關於臺灣、中國、印度、日本等地區傳統染織文化與技法的調查研究,從其中一篇探討中國絞纈技術發展的文章中得知,當我們將研究的時間軸拉長,在當下這個時間點所稱的「傳統」,實際上是過去那個時間點的「創新」;「傳統」與「創新」實際上是處於一個不斷更迭轉變的過程。簡單的說,現在的「創新」將成為明日的「傳統」,二者處於一個動態的過程;「傳統」與「創新」不是做為一種對抗性的存在,也不是處於逕渭分明的對立關係。研討會的主要宗旨為,在試圖保留傳統工藝的同時,也促進新工藝的發展,並逐漸拓展其在當代的影響力。

  這種對「傳統」與「創新」二者間的動態理解,其實也充分表現在史前館對於泰雅傳統服飾重製的執行過程。從字面上來看,「傳統」與「重製」二者看似涉及不同時間點:「傳統」強調「過去」的面向,而「重製」是必須在「當代」實踐。藉由泰雅服飾重製計畫的實踐,我發現,如何透過重製來連結「傳統」與「當代」就成了研討會主辦單位對我這篇文章最感興趣之處。

來自日本的藝師示範如何從貝殼提煉出來的元素染成美麗的紫色。

  正如我在這篇短文中所說,當代絞纈技術的不斷升級與突破,主要來自對傳統技術本身更細緻的拆解,並對拆解所獲得的元素進行突破,如此帶起絞纈這個技術在當代的活力與進展。由此可知「傳統」的力量及其潛藏的巨大動能,如此之理解也在史前館「泰雅傳統服飾重製計畫」的實踐過程中得到呼應。在這個重製計畫中,我們根據傳統服飾分析與記錄所獲得的資訊,進一步建構起一個泛泰雅傳統服飾區域性的知識體系,藉由重製,將「傳統」進行當代的詮釋。所以,如果日後有人問起,究竟什麼是泰雅傳統服飾重製?我會說:「這是一個來自『傳統』的『創新』過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