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淺談2011年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更新成效

博物館頻道

  誰在那邊敲打著?從卑南文化公園藝術工作者駐園創作談起

國際頻道

  由傳統帶出的創新:參加第八屆世界絞纈染織研討會後的一些想法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1期 2012.2.15
 

淺談2011年史前館自然史展示廳更新成效

文.圖/張至善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1990年開始籌設,本館於2002年8月17日正式開館,至今大部分展示設施已經歷10年以上使用時間。為因應展示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互動多媒體大量運用在展示設施中,已成為各大博物館展示設計努力的目標之一,本館亟需積極趕上。因此近年來本館一直不斷思考、規劃常設展示升級計畫。雖然做了許多努力,然而均因為經費嚴重不足而無法施展,殊為可惜。2011年獲得教育部經費補助,在有限經費及風格不作太大變動的前提下,以「豐富展示內容質量、升級展示媒體設施」為目標,兼顧展示科技與社會教育功能面向,以最少經費微幅更新展示內容,以最經濟但效能最大化的施作方向,完成本館自然史展示廳更新計畫。

  2011年的更新方向主要有二,一是規劃更活潑的展示介面,一是針對展示廳的照明做細部的檢測與更新,簡述如下:

調整後的燈光環境,地面較少凌亂的影子,動線清晰具安全性。

展廳照明更新

  針對本館自然史展廳的照明進行檢測與更新,以符合節能減碳趨勢,並活化展廳氛圍,提升展示吸引力,達到更大教育效果,深化本館自然史教育推動工作。

  首先進行展廳燈光環境的評估,經過燈光設計師的分析,本館自然史展示廳更新前的燈光環境有以下問題,包括:1.燈光焦點位移、2.亮度比例不平衡、3.燈光缺乏層次、4.光源多而零散、5.燈具眩光、6.被照物、展品亮度不均、7.光源角度複雜、8.展品與地面及走道不明確、9.同類型物件表情不一、10.廊道色溫與展區差異大。

  更新後的展廳則達成了以下效果,包括:1.更新後的優質光環境清晰地呈現博物館提供之資訊,參觀者可以完整並流暢感受展物訊息與空間氛圍;2.燈光效果具有整體感,顯示清晰的動線,參觀者視覺角度也得到改善,例如看展示文字時不會被自己的影子遮蔽、干擾;3.更新後的燈光分層十分有效,為展場物件分出層次,提供參觀者清晰明確的資訊傳遞;4.更新後的燈具以節能燈具為主,並兼顧視覺效果。

  整體而言,本次自然史展示廳照明的更新,有效創造博物館燈光的空間質感與獨特性,並且活化了展廳的氛圍,提升了展示吸引力。

海漂植物多媒體互動平台更新後的樣貌。

舊型展示以拉抽式呈現,展示資訊較少。
更新後提供較豐富的資訊,裝置上可供3人同時操作。

海漂植物多媒體互動平台

  海漂植物展示更新以互動式裝置為主,展示內容為海漂植物的相關學名、特徵、分布和文化、應用相關資訊。介紹15種海漂植物,包括林投、椰子、穗花棋盤腳、繖楊、欖李、蓮葉桐、紅海欖、海檬果、瓊崖海棠、水筆仔、 棋盤腳、大葉山欖、海茄苳、銀葉樹以及欖仁等。裝置一次可同時由3人操作,當觸碰按鈕時,會跳出1分15秒的動畫畫面。設計目的是希望遊客能接受訊息而不是單純體驗「按鈕反應」的快感,因此感應按鈕裝置並不像電視遙控器一樣可隨時切換。展示裝置以波紋意向環繞臺灣為主要視覺,動畫也有水紋蕩漾的效果,並以繪圖方式,強調植物細節的描繪及視覺美感。

  本次「更新」具有以下三個面向:1.海漂植物介紹種類的更新,將較不常見的植物改成民眾較易觀察到的植物,增加親和力;2.展示手法上的更新,將原本拉抽面版的方式,更新為電腦多媒體互動平台,讓展示手法活潑化;3.這是最為重要的更新,海漂植物原本展示內容資訊較少,僅有植物學名、在臺灣的分布圖和照片等,本次新增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或文化面向的說明文字。如此一來,呼應了當代自然史展示中的主要潮流──不再只是單純的介紹物種、相關的生態學知識,而著重於喚起觀眾去瞭解、去思索「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本館自然史展示廳經過小幅更新後,在展廳整體氛圍上、展示吸引力方面都產生了不一樣的展示效果,歡迎大家前來體驗。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