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龍,東西大不同」──細說龍年特展

博物館頻道

  那一天,我們一起逛的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參訪交流心得

博物館頻道

  「第一屆兩岸民族文學交流暨學術研討會」史前館活動紀實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9期 2012.1.15
 

「龍,東西大不同」──細說龍年特展

文‧圖/黃郁倫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於當今現實生活中的動物,也因此,要以龍為主題來規劃具本館特色的生肖特展,實在是一大挑戰。往年的生肖特展一向保有架構上一個慣例,那就是分別從臺灣的自然史、考古學,以及民族學三個面向切入,來介紹該生肖動物的特色。但是龍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因此要在自然史方面有直接資料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古代的恐龍);從目前出土的考古資料來看,龍也不存在於臺灣的史前文化,因此沒有相關的考古學資料;至於龍與臺灣原住民族呢?可沒聽說過相關的論述與研究成果……,因此別說是臺灣了,就連全世界的龍要均衡地從這三個面向來談,都有一些困難吧。這也為難了此次擔任美術編輯的大哥,因為龍並沒有可依循的絕對形象可參考,只得靠他在我七拼八湊的參考資料下,加減著畫。

  然而,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卻意外地發現這個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的龍,竟幾乎跨文化地存在於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裡,彼此之間有相似之處,也有一些基本上的差異。因此,展示內容便慢慢地朝向以漢文化為主(相關的研究資料也是最完整的),再以其他不同文化中對龍的描述為輔,來介紹人類對龍的多元描述,並引導觀眾探討龍的形象為何普世存在的可能原因。本文重新整理展示內容的架構與順序,搶先帶領讀者一探龍年特展中,三個關鍵概念與其內容。

圖1、漢文化民間信仰中,龍掌管一切流動的水體。(侯方揚繪)

●掌管一切水體的神龍

  在漢文化民間信仰中,「龍」與「水」的關係密不可分,龍被神格化,人們認為「祂」掌管一切流動的水體,包括雲、雨、瀑布、江、河、海洋等(圖1),因此在旱澇之災頻繁的地方,常見代表水神、海神的龍王廟。「龍」在漢文化中亦被視為帝王與皇權的高貴象徵,同時也是遠祖「黃帝」的化身,因此漢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依照這個說法,不知道讀者是否和筆者一樣產生了疑惑:如果龍如此具有神力,既能呼風喚雨又會騰雲駕霧,那麼在十二生肖渡河比賽的故事裡,怎麼會淪落到排名第五呢?原來在故事中,掌管雲雨與水的龍,因神職所在,先到了遙遠的地方主持一場降雨,當祂再趕到比賽會場時已經錯失第一的機會,而僅拿到第五名的名次。

  而除了漢文化的龍,在我們習慣二元分類下的「東方世界」裡,還有許多其他文化也有關於龍的部份,而它們彼此之間或許互相受到影響:

臺灣宜蘭

宜蘭礁溪二龍村有著很不一樣的龍舟競賽!不只龍舟的外型長得不一樣,一般相信此儀式∕活動源於噶瑪蘭族人競渡以及祭水神,以驅逐水中精怪和超渡溺水亡魂之儀式,爾後並慢慢融入移墾漢人的端午龍舟競賽的習俗。(圖2)

圖2、二龍村的龍舟頭(上圖)與一般的龍舟頭(下圖)比較。(侯方揚繪)

日本

日本傳統信仰「神道教」最初以泛靈的自然崇拜為主,將自然界各種動、植物及山川都視為神祇。爾後日本受到漢文化影響,將水與龍連結,造成日本文化中的「龍(、龍、ryuu)」被視為川、湖的主人或神明,並主宰著水。

圖3、柬埔寨國家皇宮前多頭那伽像。2006年12月。(黃郁倫攝)

印度教文化

「那伽(naga)」是梵語中指稱一種傳說中形似巨蛇之物,有單頭形象,亦有多頭形象,有時也以人身蛇尾的造型出現。「那伽」據有靈性,是保護泉、湖、河、海的神,並且能夠造雨帶來豐收,但也能帶來旱澇之災。(圖3)

中國西南地區

中國西南各地以「龍」命名的河川湖潭,以及與龍相關的活動不計其數。這裡的「龍」與自然萬物合為一體,成為神聖力量的象徵,例如常見苗族的龍與花、草、人、獸、魚、蟲……等物結合,象徵一種向上昇華、幸福美好的吉祥物。(圖4)

圖4、中國西南地區苗族的龍形態可自由變化,此繡片圖紋中,龍與錢結合,隱喻龍帶來財富;孩童則由蜷曲的雙龍護衛,象徵繁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品,編號200426-229。(寬裕攝)

圖5、拉丁語系或日耳曼語系的字義上解釋,「dragon」一詞應指巨大的蛇或海中怪獸。(侯方揚繪)

●邪惡的西方龍

  在西方各文化中亦存在著「dragon」,通常被翻譯為「龍」,但從拉丁語系或日耳曼語系的字義上解釋,「dragon」一詞應指巨大的蛇或海中怪獸。西方世界的龍,在外形上通常被描述為:巨蜥或巨蛇一般的身軀,有兩雙如蜥蜴的腳,翅膀有如蝙蝠般長在背上。(圖5)在不同文化中有相近的描述:

基督教文化

在基督教文化中,龍象徵了邪惡與毀壞,被視為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在許多流傳的故事中,龍對人類的威脅在於牠(筆者按:有沒有注意到,在這裡我們使用「牠」而非「祂」喔!)口中所噴出的火焰以及毒氣。

古希臘文化

古希臘神話中的龍兇猛、力量強大且長生不死,並受到神的支配,被視為寶物的忠誠看守者。

北歐

在北歐文學作品中出現的龍,喜歡囤積寶物並小心翼翼地看守著,報復心與好奇心皆重;會噴火,牙齒會注射致死的毒液;能飛。

●龍的原型?為何「恐」龍?

  在許多古老文明中,諸如中國、印度、希臘、美洲、澳洲等,都傳誦著龍的故事。龍雖然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但是祂/牠的形象卻又全都取自現實生活中。龍為何會出現?龍的原型如何開始?不少學者嘗試解釋「龍」普世存在的原因。

圖6、 鱷魚脊椎骨,於澎湖水道採集,地質年代屬更新世。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藏品,編號200306-00261。

  一般認為,人類對「龍」的想像來自於對「未知生物化石」的詮釋;當地方出現了人們不曾見過的大型動物化石遺骸,例如恐龍、鱷魚等,而人們為了尋求解答,因而想像出龍的形象。例如說,在中國,動物學家與歷史學家認為,上古時代中國大陸氣候暖溼,曾較廣泛地存在著鱷魚與巨蜥,而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亦出土有鱷魚骨化石。(圖6)因此推論,中國龍的原型是由這類大型爬蟲類動物演變而來的。

  然而,美國人類學家大衛.瓊斯(David E. Jones 2002)則反問:許多地方並未出土「似龍的生物化石」,為何卻仍舊流傳著龍的傳說與故事?因此瓊斯以人類演化的角度,提出一個全新的假設:人類祖先對天敵的畏懼,被保留在基因中而代代傳下,這些天敵的形象,包括鷹、豹、蟒等,拼湊成不同文化中對「龍」的相似描述,並以藝術與文化的方式被呈現出來。

  瓊斯的說法充滿想像而飽受爭議,包括:恐懼或敬畏的情緒是否會烙印在基因中而流傳於子孫後代?瓊斯預設了龍的普世存在乃文化各自演變的結果,然而是否亦有可能是文化間的傳播造成的?而瓊斯又該如何解釋不同文化之間龍的相異之處?這些都是耐人尋味且值得探索的問題。

  上述這三點,是這次龍年特展最主要的三個關鍵概念與內容,將在本館二樓迴廊陪我們渡過整整一年,希望能讓來史前館參觀的觀眾,對龍有更多面向的認識。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