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創造一個記憶──記賽德克巴萊‧萊臺東

博物館頻道

  物質化?

博物館頻道

  簡介考古出土石質文物保存修復觀念及技術(下)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15期 2011.11.15

簡介考古出土石質文物保存修復觀念及技術(下)

文‧圖/林怡君、林怡如、彭惟莉

  上期電子報刊出〈出土石質文物保存修復觀念及技術(上)〉,本期繼續探討相關的作法。

三、清潔技術

  清潔主要是針對石質文物表面的生成物或附著物進行清理。其目的是為了呈現文物本身原有的樣貌及顏色,在文物保存維護概念下,盡可能選擇最佳的文物清潔方式。

(一)清洗

  找出適當石質文物清潔方式先以小範圍試洗,其強度由弱漸強,避免過多的清潔溶液及髒污滲入至石材中。如有藥劑殘留,要於未乾燥前以純水或低礦物質水做沖洗動作,以清除殘留在石質文物上的藥劑,並於乾燥後觀察評估清洗範圍與程度。

圖20、乾冰清潔

圖21、乾冰清潔試作
圖22、雷射清潔石質文物表層附著物(圖片取自課程教材)

(二)乾冰清潔

  乾冰清洗係指使用乾冰顆粒,在超音速的推動下對表層進行輕微的爆破,以高速撞擊清洗物主體而達成清潔表面的方法。藉由乾冰的物理特性,達到不傷害主體,不殘留任何物質,並同時將主體表面之污染物完全清除乾淨。乾冰清潔對苔蘚能有效且快速清除。

(三)雷射清潔

  雷射清洗技術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種新型清洗技術。它以自身的眾多優點在許多領域中逐步取代了傳統清洗工藝。採用高能雷射光束照射物件表面,可使表面的汙染物、鏽斑或塗層發生瞬間蒸發或剝離。它能高速且有效地清除、清潔物件表面附著物或表面塗層,從而達到潔淨的一項清洗技術。

  石質文物主要是運用雷射將表層的附著物、油垢等去除,或是使其表層的污垢鬆散後,再用非腐蝕性化學方法清洗。雷射會對眼睛及呼吸道造成危害,操作時需配戴護目鏡(按照選用波段挑選適當之護目鏡)、口罩、防毒面具、防護衣及空氣過濾集塵設備等。需注意雷射光不可對人或空氣發射、槍管不可對人。旋轉槍管時,注意不要壓折到訊號線,操作時需屏蔽或清場,以確保安全。

圖23、使用環氧樹脂-AB膠黏合加固(1)

圖24、使用環氧樹脂-AB膠黏合加固(2)

四、文物加固技術

(一)加固原理與作用

  石質文物加固處理的作用是在改善礦物組成的黏合,增強石質文物的機械性能。石質文物加固材料可分為無機材料及有機材料兩種。無機材料的加固原理,是透過材料中某些成分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或水合作用形成新物質而成,其形成之新物質與礦物的黏接是較為脆弱,因此黏接的縫寬不能大於10~50um。如:石灰水、氫氧化鋇。相較之下,有機材料擁有較佳的黏接性與柔韌性,但易受環境之影響而產生老化現象。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矽酸酯、複合材料。

(二)加固方法

1.噴塗法:加固石質文物最為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在表面噴塗加固劑並使其滲入石質文物內。此一方法至今仍為大家所普遍使用,其效果受石材種類、孔隙率大小、加固劑性質等所影響,差異性很大。

圖25、使用矽酸鹽加固劑,採用敷布法將石英砂予以加固。

圖26、電子顯微鏡檢視,靜置四週後石英砂加固狀況:石英砂顆粒間已形成透明的矽相互黏著。

2.敷布法:此種方法就是先在石質文物表面敷上棉布或紗布,然後像用吊瓶點滴一樣透過注射針管注入敷布中,使加固劑緩慢滲透。敷布時可用適當的塑膠材料膜覆蓋,以減少溶劑的揮發。

3.浸泡法:石質文物如能浸泡於器皿中或於周圍建造液池時,可以使加固劑浸沒整個石質文物,理論上應可以透過毛細作用使加固劑充分滲透,但其滲透作用將取決於時間與石質文物的孔隙率。一般作用時間不可少於幾個星期,且為減少溶液的揮發,其容器必須加以封閉。

4.連續噴灑法:德國修復師Wihr設計過一個連續噴灑系統,可使沒有被吸收掉的溶液重新收集起來,然後循環使用數個小時。據其指出這種方法可使加固劑滲透深度可達0.5~5.0公分,惟其滲透深度與所處理之石質文物孔隙率有關。

圖27、加固完成後,石膏塑模修補。

圖28、填充材料予以加熱後使用。

五、填補─填充與補色技術

  填充與補色的主要目的,是為求視覺的連續性,而將文物掉色部份予以上色,或是先將裂縫處填補後再上色。補色時常視文物狀況而選用不同的媒材,此次課程所示範補色材料為水性之廣告顏料。其調色時,採少量、多次添加之方式調和至所需之色彩,再以水彩筆逐次少量慢慢描繪至填補處。如此反覆施作於填補處,直到與原材質顏色相近,以降低視覺上之干擾與落差。

結語:

  石質文物會因受地下埋藏環境的汙染和鹽類的結晶作用,因而產生粉化、變色、生黴、起甲、蝕孔等劣化現象。由於石質不同,其處理方法及檢測方式亦不相同。此次研習讓我們對於石質文物的修護與處理程序有基本的概念與瞭解。也學習到保存修復標準作業流程(SOP)。依據修復流程,首先要做的便是文物檢視,先觀看岩棺的各種現象,如地衣、苔蘚、黴菌斑、植物著生等。再以繪圖之方式予以做紀錄,利用電子顯微鏡和測向投光器等儀器,清楚辨別岩棺上的現象,以做為日後修復工作之基礎,進而擬定修復方案、修復材料試作及後續修復工作(清潔、加固、裂縫填補)。

  經由石材的認識、檢視登錄、記錄繪圖、清潔及加固等理論課程予以建立基礎概念後,再與實作課程相結合,使得我們更容易理解與清楚辨別石質易產生之現象為何,及選擇適合的清理和修復方式。

  而其中修復工作所提到清潔主要是針對石質文物表面之生成物或附著物做清理。目的是為了呈現文物本身原來樣貌及顏色,所以盡可能選擇最好文物清潔方式與保存維護概念加以運用。就另一個觀點來探討,這些出土考古文物是不是都需要做到清潔處理呢?如果不施作文物清潔處理,是否可以延長石質文物的壽命呢?或者是有其他保存維護方式,可以靠石質文物本身自身能力生存下來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與評估的問題。

  本次研習特別感謝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的邵慶旺、蔡育林、鄭明水、周志明、張舜孔、楊偉宗、陳俊宇、李承臻等諸位老師,不辭辛勞前來臺東教導大家,讓我們也體會到石質保存維護是件不容易且繁瑣的工作,因其沒有既定之模式及方法,須經由評估及反覆試驗等方式,來取得最適當的修復方法。透過吸收學理知識與實務經驗的累積,方能對考古石質文物有更完善的保存與修護。因此,藉由石質保存修復觀念與技術之建立,使得從業人員對文化資產之保存修復得有較正確的觀念與技術,進而提升修復人員在典藏單位與地方文物保存管理單位的專業素養。

(本文作者群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典藏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